第七講 應收票據的核算
會計是數字與理論的綜合體,從這節開始我們將與一些復雜的數字計算打交道了。會計方面的計算是最復雜也最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一不小心看錯一個小數點,就可能導致一系列的錯誤。其實,我做會計也與小時候爸爸對我的教育有關。我讀小學三四年級時就開始做爸爸的“會計”。爸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就充當了“爛筆頭”的角色,記記小隊里的流水賬。有一次出錯,差了一分錢,爸爸一直讓我做到晚上十點多,我正嘟囔著“不就是一分錢嗎,這么摳門”時,爸爸嚴厲地批評了我,這也讓我知道了做會計一點兒也馬虎不得。后來,到了大學里我仍是班里的“會計”,每個月定期領發學生補助,都是伍角一張的飯票,每人20元,48個人,一張一張地數回來,數出去。沒有多的時候,少了就算我的。我可不想做勞心又無功的事,所以領發的時候就非常細心。
從畢業后到現在,我一直從事工業企業方面的會計。大家都知道,工業企業方面的會計在核算時最復雜,因為其涉及復雜的成本計算。可是,不能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就可以出錯,相反,我們要仔細、認真地計算好每一步。有些會計人員在涉及一些計算問題時總想偷工減料,其實到頭來害的是自己。和我一起共事的有幾個同事,因為工作馬虎而賠錢的事沒少干。
在這里,我說這些話的目的就是要告誡各位:作為一名會計人員,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怕麻煩,遇到有關計算問題時,一定要細心、認真,不能有半點兒馬虎。好,廢話少說,下面我們開始講解應收票據的核算的相關內容。
應收票據作為一種債權憑證,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還沒有到期的,尚未兌現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商業匯票的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因而我國的商業匯票是一種流動資產。商業票據是一種載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點、付款金額和付款人的無條件支付的流通證券,也是一種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轉讓給他人的債權憑證。應收票據按不同的標準可分為如圖7-1所示的幾種類型。

圖7-1 應收票據的分類
一、帶息和不帶息票據的核算(掌握)
帶息票據到期時除須支付票據面額外,還須按票面規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無息票據到期時只需支付票據面額。工業企業應于年度終了和中期期末計算帶息應收票據到期時的利息,并增加應收票據的票面價值,同時沖減財務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票據利息=應收票據票面金額×利率×期限
上式中的“期限”是指有效期,也就是從簽發日到到期日這段時間,一般用月和日表示。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計算簡便,我們常把一年定為360天,當按月表示時,應按到期月份中與出票日期相同的那一天當作到期日。當按日表示時,應從出票日起按照實際天數進行計算。為避免重復,一般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計算其中的一天。上式中的“利率”是指年利率。
帶息的應收票據到期收回款項時,按應收到的本息,通常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票據,按照差額,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下面我仍以我企業的實例向大家講解應收票據核算的會計處理。
我企業于2017年9月1日銷售一款起重機,貨已發出,發票上注明的銷售收入為200000元,增值稅額為34000元,收到銷售商交來的商業承兌匯票一張,期限為6個月,票面利率為10%。那么我們的會計人員在收到相關憑證時,應如何做會計處理呢?下面是我們的會計人員小明的處理。
收到票據時:

年度終了(2015年12月31日)計提票據利息:
票據利息=234000×10%×4÷12=7800(元)

票據到期收回貨款:
收款金額=234000×(1+10%÷12×6)=245700(元)
2016年計提的票據利息=234000×10%×2÷12=3900(元)

大家說,我們的會計人員小明所做的會計處理正確嗎?好,既然大家一致說正確,那就是正確的!其實,只要我們領會每一個知識,具體的會計操作還是比較簡單的。下面我們接著講無息應收票據的核算。
工業企業無息應收票據的到期價值等于應收票據的面值,一般設立“應收票據”科目核算應收票據的票面金額,當我們收到應收票據時,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等科目,借記“應收票據”科目,按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剛剛在辦公室休息的時候,我看到我們的會計人員小白處理了這樣一筆有關無息應收票據的經濟事項。
2017年我企業向客戶銷售一款大型起重機,貨款為80000元,增值稅為136000元,尚未收到,已辦理手續,12天之后我企業又收到經銷商寄來一份3個月的面值為936000元的商業承兌匯票抵付欠款,3個月后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票面金額為936000元存入銀行。我們應如何做會計處理?
新員工小李回答:
產品已銷售并辦理手續,但應收票據還沒有收到時,應做如下的會計處理:

12天后收到經銷商送來的商業承兌匯票,抵付欠款時,應做如下的會計處理:

3個月后,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票面金額936000元存入銀行時,應做如下的會計處理:

小李回答得非常正確,這也是我要給大家講解的答案。看來大家學習得都還不錯。我很高興,為了讓大家盡快上崗工作,我們接著講下一個知識點。
二、帶息和不帶息票據的核算(掌握)
當工業企業持有應收票據而又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時,可以持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向開戶銀行申請貼現,以便獲得急用的資金,所謂“貼現”就是指票據持有人將未來到期的票據在背書后送交銀行,銀行進行受理,從票據到期值中扣除按銀行貼現率計算確定的貼現利息,然后將余款付給持票人,從而作為銀行對工業企業的短期貸款。看來,票據貼現實質上是工業企業融通資金的一種形式。票據貼現的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票據到期價值=票據面值×(1+年利率×票據到期天數÷360)
或:
票據到期價值=票據面值×(1+年利率×票據到期月數÷12)
對于無息票據而言,票據的到期價值就是其面值。
貼現息=票據到期價值×貼現率×貼現天數÷360
貼現天數=貼現日到票據到期日實際天數-1
貼現所得金額=票據到期價值-貼現息
一般此類情況的會計分錄,應按扣除其貼現息后的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貼現息部分借記“財務費用”科目,按應交票據的面值,貸記“應收票據”科目。
應收票據的貼現的會計處理主要復雜在其貼現利息的計算,其實只要把貼現利息計算清楚了,其會計處理也是非常簡單的。前幾天我還辦理過一個有關應收票據貼現的會計處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2017年4月1日,我持收取的出票日期為3月31日、期限為3個月、面值為100000元的無息商業承兌匯票一張到銀行貼現,因為我企業和承兌方都在同一票據交換區,銀行貼現利率是8%。我們應如何做會計處理?
做會計處理之前,我們首先要計算出貼現息和貼現凈額:
到期日是6月22日貼現天數=30+31+22-1=82(天)
貼現息=100000×8%×82÷360=1822(元)
貼現凈額=100000-1822=98178(元)
做會計分錄如下:

三、應收票據回收的核算(重點)
應收票據到期收回款項時,應按票面金額予以結轉;商業承兌匯票到期,承兌人違約拒付或無力支付票款的,應于收到銀行退回的商業承兌匯票、委托收款憑證、未付票款通知書或拒付款證明時,將其轉作應收賬款。將持有的應收票據背書轉讓時,應按票面金額結轉,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如果我們將不帶息應收票據背書轉讓以取得所需材料時,應借記“材料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取得的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收票據的賬面余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如有差額,按應收或應付的補價,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但在票據到期時,如果票據的簽發人無力支付票款,則背書人應負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