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不輕傳,圖騰顯圣
- 封神之夢入諸天
- 去看那山那海
- 2051字
- 2019-04-10 15:31:34
殷啟以為聞仲就要發怒,沒想到卻聽到聞仲一聲大笑。
“哈哈哈,殿下博學多才,知我截教教義,但殿下可知?我截教之人,從不循規蹈矩,我不想收你,便不會收你,即使你與我有師徒之緣,現在我不喜歡你,也不會收你為弟子。”
殷啟心一突,他被前世小說誤導,只以為截教有教無類,給向道者留有一線生機,卻忘了大部分截教修士的心性。他本來覺得聞仲剛正,算得上是君子,可欺之以方。不料自己確是看錯了。
“管家,送客!”聞仲大袖一揮,便離開了大廳,不知到哪去了。
那老仆領命,便喚醒有些懊悔的殷啟,將他送出府邸。
殷啟也未強留,帶上留在府外的隨從,便進了宮。
此番求道不成,下一波怕是等不到了。壽王繼位,微子啟身為長子,必定會被分封,遠離朝歌,或者像比干那些人一樣,輔佐紂王。
按原來的軌跡,紂王被打擊迷惑,殺比干,殺宗室,微子啟便以此為由,投向姬發。
“算了,帝乙說宮中還有一些關于修煉的典籍,我去看看,或許能有一些收獲。若實在不行,便等到了封地之后,招攬奇人異士,奉其為師,縱使沒有長生之法,也可憑借些許神通,加入封神之戰,以求死后封神,再圖將來?!?
回到宮中,殷啟便回到自己的住處,決定先把傷養好,再去藏書殿尋找修煉之法。
……
一晃三日便過去了,這日一早,帝乙派人來尋,讓殷啟沐浴更衣,前往圖騰所在之處。
這圖騰乃是供奉的乃是玄鳥,殷啟從前身的記憶中知道,玄鳥曾救過開國人王,人王立國后,便奉其為圖騰,一來為了報恩,二來以圖騰之妙,可以護佑皇宮,不使妖邪來犯,就連一般的修士,到了皇宮中也與普通人無異。
況且人族領地,尚有人王大禹的九鼎護持,任何法術神通,在這里都要受到限制。
皇宮則更甚。
而殷啟等王子也正是因為這個,才一直住在宮中,未在朝歌城中開府邸,等到分封之后,才會前往封地。
殷啟沐浴更衣完后,便聽到外面有人在喊。
出門一看,卻見一個少年,眉眼與帝乙有些相似,殷啟認得此人,這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微子衍。
“大兄,近幾日不見你去讀書,可是舊傷未愈?”
殷啟不知道是被記憶影響,還是其他什么,只覺得心中一暖,沉寂在心底的孤獨都散了幾分。
殷啟笑道:“我已無礙,衍,圖騰祭馬上便要開始了,你我同行?!?
微子衍點點頭,一邊走,一邊說道:“三弟壽王將承王位,大兄也要被分封了,倒是可以一展所學,治理一方了?!?
“額……”
殷啟不知道怎么回答,原身是個好王子,學習努力,志向是治理一方百姓,使其安居樂業。但他現在是殷啟了,想要修仙,想要長生,甚至想要尋找自己來這里的原因,想要回到地球,回到父母身邊?。?
不過這些殷啟可不敢在人前吐露,便含糊道:“聽父王安排吧!”
半個時辰后,兩人才趕到現場,一個石鑄的廣場上,立著一根三人合抱的石柱,上面雕刻著玄鳥,透露出絲絲玄妙。
又過了一會兒,應該是時辰到了,祭祀開始,不過這與殷啟沒什么關系了,他只是身懷王族血脈,來這里湊熱鬧而已。
比干宣讀祭文,帝乙和壽王站在其后,等待圖騰顯圣。
這個儀式的目的,也就是告訴圖騰,大商要換領導了,知會你一聲。相當于集團董事長會,不過圖騰無權決定立誰為王,只要支持就好了。
況且壽王頗有美名,文才武藝不弱,是最適合當這個繼承人的。
忽然,圖騰綻放五彩光芒,上面雕刻的玄鳥仿佛活過來了一般,從圖騰上飛了下來。
殷啟雖然在微子啟的記憶中見過這種景象,但親眼見到,也頗為震撼。
“玄鳥顯圣,人族大昌!”
“人族大昌!”
殷啟只覺得眼一花,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五彩空間。而眼前不遠處,卻站著一只大鳥,身上五彩斑斕,殷啟一看,便認出了這是一只孔雀。
那孔雀忽然化作一個人的模樣,他身著青袍,走近前稱道:“臣孔宣,見過殿下!”
孔宣?
殷啟不知是喜悅,還是恐懼。眼前這人可是敢和圣人剛正面的狠人啊。
他找自己干什么?莫非他知道自己非此界人,要拿自己來做研究?
“殿下不必擔憂,臣并無惡意,此番引你前來,確是有一比交易相商?!?
殷啟松了口氣,這等人物言出法隨,不會騙自己。
不過他又擔憂起來,自己身上,似乎沒什么可以圖謀的。
“還請前輩明示!”
孔宣笑了笑道:“我知殿下有心向道,但卻不得其法?!?
殷啟一喜,問道:“前輩可是要收下弟子?”
這可是抱上大腿了,孔宣在封神時期,稱之為圣人之下第一人也不為過,就連陸壓道人也打不過他,最后只能以化虹之術遁走。
孰料孔宣搖了搖頭,說道:“我有一寶一術,可以傳給你,但不會收你為弟子。不過這一寶一術,有滔天因果,你可愿接受?”
殷啟呆了呆,這是什么操作?
“前輩,敢問是何寶,何術?”
孔宣并未隱瞞,直言道:“術名五色神光,寶名夢道輪回珠。兩者皆有大因果,我見你身上有異,或許可替我擔下這因果?!?
五色神光!殷啟懵了,五色神光乃是孔宣的本命神通,可刷萬物,就連準提道人,都一下給他刷進去了。
雖然后面被破開,但也足以證明此術厲害。
孔宣見殷啟神色有異,也不甚在意,殷啟這種凡人,自己甚至可以窺視他的記憶,知他心中所想。但怕染上更大的因果,所以孔宣并沒有這樣做。
“如何,你可愿意擔此因果?”
殷啟也不問是什么因果,有得必有失,若是畏首畏尾,何以成道?
“晚輩愿意,還請前輩傳法?!?
有五色神光在前,他下意識地忽略了那個夢道輪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