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殷啟欲修道,出宮訪太師
- 封神之夢入諸天
- 去看那山那海
- 2055字
- 2019-04-10 13:56:24
帝乙回過身來,眉頭皺起,心里有些不快:“難道他還想讓孤回心轉(zhuǎn)意不成?”
只見殷啟拜在地上,口中問道:“兒臣聽說聞太師回來了?”
帝乙眉頭皺的更深,說道:“你昏迷已有數(shù)日,這消息是從何處聽來的?”
殷啟心里咯噔一聲,暗道不妙,趕緊解釋道:“這只是兒臣猜測,父王要祭祀圖騰,必然有大事要發(fā)生,聞太師身為國之棟梁,父王自然要將他召回朝歌……”
帝乙表情緩和了一些,但依然不悅,問道:“若聞太師在朝歌,你待如何?”
莫非他以為,聞太師能夠讓孤回心轉(zhuǎn)意?
殷啟知道帝乙恐怕是誤會了,便說道:“稟父王,兒臣經(jīng)歷此番劫難,心有所感,不求富貴,但求長生,請父王準許兒臣外出求道。”
帝乙對他的回答有些意外,畢竟原來的殷啟,并沒什么求道之心。
“你可知仙道難求?有些人,庸碌一生,也不得其門而入?轉(zhuǎn)而靠著一身本事,在人間謀求富貴?”
殷啟如何不知,而且封神大劫正要到來,修道更是劫數(shù)重重,難成正果。
不過這些都不能讓殷啟放棄求道之心,修道還能有一絲機會登上封神榜,但是不修道,以他的氣運,死了就死了。此時乃是帝乙二十八年,離壽王繼位,也就只有一年多了,而離封神大劫起時,也就只有十年不到。
“父王,兒臣心慕長生,欲拜聞太師為師,謀求仙道。”
帝乙卻不以為然,說道:“那你可知?聞太師亦未成正果,所以才到人間,建功立業(yè)來了?況且你為人王之子,理應修持人道。就算以后不能繼承王位,也可以分封一方,護持一方百姓。”
殷啟可不這么認為,人道再興旺,最后還不是那些大能的棋子?
“父王,聞太師是截教高人,兒臣求的是成仙之法,而非仙人之師。”
帝乙沉吟片刻,便同意了此事,說道:“你起來吧!孤對仙道知之甚少,若是你無緣仙道,你可以去看看藏書殿中的武道典籍,那武道典籍乃是我人族祖先,與野獸搏斗、與妖魔搏殺總結而來的,修到極致,未嘗不能超凡入圣!”
殷啟聽帝乙同意,松了口氣,同時也有些失落,帝乙同意自己去尋仙求道,何嘗不是因為對他的不重視呢?不過這也是原身記憶在作怪,殷啟對帝乙卻是無感的。
“多謝父王!”
帝乙搖了搖頭,帶著王后離去。
那王后至始至終都沒說一句話,倒是讓殷啟松了口氣,在著異世界,沒人疼愛最好不過,無牽無掛,可以專心求道了。
……
午后,殷啟出了王宮,備了些禮物,來到了太師聞仲的府邸。
聞仲自幼修道,學成后下山輔佐商朝,此時已經(jīng)將近百歲,又常年在外征戰(zhàn),所以他府中,只有一個老仆,還有一些兵士。
聞仲聽說殷啟來訪,也有些詫異。他連年在外征戰(zhàn),從未與這些王子接觸過。
而殷啟在這個時候來拜訪他,意味難明。聞仲本想不見他的,但想到殷啟既然能夠出宮,必然是經(jīng)過了帝乙同意的,所以也就沒什么顧忌了。
少頃,殷啟便見到了前來接引的一個老人。
“殿下,我家老爺有請!”
殷啟不敢怠慢,對著老人也行了一禮。
那老人讓到一邊,說道:“不敢如此,老奴跟隨太師三十余年,也不曾受人禮數(shù)。老爺見到,會怪罪的。”
殷啟哪里會聽他的,這老人跟了聞仲三十多年,必然有其過人之處,殷啟要是得罪了他,今天的事情,多半是要泡湯了。
聞仲可能會收一個徒弟,但肯定不會收一個眼高手低的傲氣王子。
聞仲連年在外征戰(zhàn),對錢財不是很看重。他的府邸雖然很大,但看起來卻很樸素,仆人似乎也只有一個。
聞仲并未自恃修士身份而怠慢與殷啟,待殷啟走至大廳,便看見大廳中站著以為身材魁梧,一臉正氣,眉心有一只閉著的豎瞳。
不用人提醒,殷啟也知道,這就是太師聞仲。
聞仲向前,其聲如雷,道:“臣聞仲,參見殿下。”
殷啟被嚇了一跳,連忙讓開,口中稱道:“太師外守邊疆,內(nèi)安諸侯,乃商之國柱,啟不敢受太師禮。”
聞仲卻沒半點修士的架子,渾然將自己當成商朝臣子,他見殷啟客氣,便知道殷啟今日必有所求。
為官多年,聞仲也不會傻到主動問起,對殷啟來意一點也不提。
不過他也沒再向殷啟行禮,此時還沒有儒家,人道講究自強不息,還遵循著人皇伏羲時定下的禮儀。
“殿下請坐!”
聞仲讓殷啟坐下,便一言不發(fā),就這樣靜靜地坐在那。
殷啟可沒他這種定力,忐忑地坐了一會兒,便闡明來意:“不瞞太師,啟心慕仙道,懇請?zhí)珟熓障碌茏印!?
他一邊說,一邊已經(jīng)要對聞仲下擺。
聞仲念動,殷啟便拜不下去了。
只聽聞仲道:“殿下貴為王子,應將心思放在社稷上,放在人族子民身上,卻不該去追尋什么虛無縹緲的仙道。況且我觀殿下面相,也有王道之氣,即使不能成為人王,卻也能成為一個諸侯,造福百姓。”
殷啟呆了呆,歷史上微子啟便是封了一個小諸侯國,號為宋,最后降了周。
但他現(xiàn)在是殷啟,不是微子啟啊!不過殷啟也松了口氣,看來聞仲并未看出自己乃是假貨,真的微子啟早已被那瓦片砸死。
殷啟想了想,便說道:“太師,我修道法,也可如太師一般,守護人族。”
聞仲卻搖了搖頭,說道:“你與我無師徒之緣,我不會收你為徒。”
好吧,這個理由很強大。但這不是闡教的說法嗎?
殷啟有些不甘心,咬了咬牙道:“太師,啟聞太師乃截教修士,又聞截教有教無類,啟有向道之心,太師難道要拒之門外嗎?”
這就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了,不管成敗,殷啟都會為聞仲厭惡。
成的話,聞仲可能會把他送給一些貪戀紅塵的截教修士當徒弟,畢竟殷啟王子的身份擺在那;不成的話殷啟就血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