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思想史
- 錢穆
- 1140字
- 2020-07-10 16:41:15
四 子產
在魯昭公七年,子產赴晉,晉趙景子問他:聽說鄭國常鬧伯有鬼出現的事,伯有已死八年了,難道還能有鬼嗎?子產道:能。
這是中國人對于死生鬼神一個傳統的想法,在子產口里,明白地道出了。
首先我們該注意的是子產說“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那幾句。中國人在那時,似乎已不信人生以前先有個靈魂,所以說人生始化曰“魄”,魄指形體。既生魄,陽曰“魂”,可見是有了肉體才有靈魂的。靈魂只是指此肉體之一切作用神氣而言。這一觀點,顯然與世界人類思想史上其他幾個文化民族,同時或先或后,對此問題的看法與想法截然不同。中國人在此時,已擺棄了靈魂觀,對人生不作靈、肉分異的二元看法。因此中國在此后,對宗教,對哲學中之形而上學,都不能有很大發展。中國人用思想,似乎很早便不喜作深一層的揣測,而寧愿即就事物現象的表現上作一種如實的描寫。這是中國心靈在宇宙觀、人生觀上之更近于近代的科學精神處。
“魄”是生理,“魂”是心理。人生以后,若在物質上、精神上處境好,使用厚,他的身體和心靈,便會比別人的強些,故說“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心靈強的,他精神作用便精明精爽。爽即是明。精明之極,便成神靈了。神明猶今說神靈。可見“神明”在當時指生前言,不指死后言。
人到衰老而死,他的生理作用停止了,他的心理作用也完畢了。然則何以有鬼的呢?正為生理作用并未衰老,驟然橫死,即強死那時猶有余勁未歇,于是遂有鬼的現象。那些余勁,也不能歷久不散,所以趙景子要問何以伯有死了八年之久還能有鬼出現呢?據子產的想法,這是可能的。因為伯有生前的魂魄蓄勢太厚,所以死后余勁可以歷久不散。然則某一人的心理作用,在其生前極偉大極超特的,在其死后可以成為神明,也是理所當然。不是子產的思想,直到現在,我們還提到它嗎?這是中國古代人對于鬼神的想法,直到現在,還成為中國一般人的觀點。我們只舉子產來作一代表。至于此一說法是否準確,只有待將來新科學之發現作考驗。
子產惟其抱有這一見解,因此把人之生前和其死后的問題看輕了,而更看重在人之生命之實際過程中。換言之,即是更看重了人生論,而忽略了宇宙論。因此子產另有一句名言,他說:
中國人愛講人道,不愛講天道。愛講切近的,不愛講渺遠的。非切實有據,中國人寧愿存而不論,這是中國人傳統的思想態度和思想方法。
鄭子產發表他對于討論伯有鬼出現的一番話,正當孔子十七歲的青年時期,我們應該注意鄭子產這番話對于此后孔子思想之影響。
其次要說的是魯國的叔孫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