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與發展:亞洲工業化時代的民主政治研究
- 房寧等
- 895字
- 2019-07-17 11:54:28
作者介紹
房寧,政治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擔任亞洲政治發展研究課題組組長,主持全部調研工作,負責本書的策劃與設計、提綱編寫、修改與定稿以及緒論、伊朗部分和理論發現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現代西方政治理論》《成長的中國——當代中國青年的國家民族意識研究》《民族主義思潮研究》《自由威權多元——東亞政治發展研究報告》《民主的中國經驗》等。
許利平,東南亞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參加對菲律賓和印度等國的調研,負責菲律賓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赤道上的翡翠——印度尼西亞》《當代東南亞伊斯蘭:發展與挑戰》《亞洲極端勢力》等。
郭靜,政治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比較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參加對菲律賓、越南等國的調研,負責菲律賓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政黨輪替的政策價值》《爭取權力和擴大權利——政治變遷中的社會運動》等。
馮立冰,政治學者,現在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任教。參加對印度的調研,負責印度部分的撰寫。
Binod Singh(高興),印度學者,現在北京大學南亞學系任教。參加對印度的調研,負責印度部分的撰寫。
潘金娥,越南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參加對越南、菲律賓等國的調研,負責越南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越南政治經濟與中越關系前沿》《中越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比較研究》等。
梁炳猛,越南問題專家,廣西外國語學院教授。參加對越南的調研,負責越南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革新開放后的越南共產黨(1986—2010年)》等。
吳冰冰,中東問題專家,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參加對伊朗等西亞北非多國的調研,負責伊朗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什葉派現代伊斯蘭主義的興起》等。
鄭振清,臺灣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教授。多次赴臺灣地區及東南亞多國調研,負責臺灣部分的撰寫。主要學術著述有:《工會體系與國家發展——新加坡工業化的政治社會學》《選舉制度、社會分歧與臺灣政黨政治新形態》《當代臺灣政商關系演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