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與周邊安全
- 張義明
- 12字
- 2025-04-03 17:57:39
第三節 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
一 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歷程
中智兩國自1970年正式建交以來,雙邊政治經濟關系不斷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雙邊貿易更是步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2000~2003年,中國對智利的出口年均增長率達21%,中國自智利的進口年均增長率達41%。2003年,中智雙邊貿易總額為3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了37%,呈現了高速發展的態勢。其中,中國向智利出口13億美元,同比增長為28%,從智利進口22億美元,同比增長為43%。截至2004年,中國是智利第三大貿易伙伴,智利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中智兩國對進一步發展兩國經貿關系抱有強烈愿望,對商建自由貿易區持積極態度。2001年底,智利官員在APEC會議上首先提出中智兩國商建自由貿易區的建議。2004年4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訪問智利時與智利外長阿爾韋亞爾共同宣布啟動中國-智利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中智自由貿易區聯合可行性研究對中智經貿結構、資源稟賦以及在貨物、服務和投資等領域的現行政策進行了客觀評價,并通過經濟模型的評估,分析了雙方實現貨物、服務和投資自由化的影響,探討了雙方加強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與途徑。中智專家還召開了三次工作組會議,就聯合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進行商討。聯合研究于2004年10月底結束。
根據聯合研究的結果,中智雙方經貿互補性較強,合作領域廣,進一步發展經貿關系的潛力大。中智如建立自由貿易區,兩國的經貿關系將變得更加密切并獲得制度性保障,從而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合作,推動雙邊關系全面發展。以貨物貿易為例,雙方通過削減關稅和消除非關稅壁壘,改善市場準入條件,可進一步擴大兩國優勢產品向對方的出口,從而使出口收入、國內稅收和國內生產總值獲得增長,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生活。此外,自由貿易區還將為兩國在海關、檢驗檢疫等領域建立合作平臺。研究報告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指出中智建立自由貿易區將帶來雙贏結果。
200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舉行的APEC第1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訪問期間,兩國元首一致同意確立兩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并宣布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智方宣布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智FTA談判自2004年11月18日起,歷經10個月、5輪磋商。最終《中智自由貿易協定》在2005年11月18日,談判“周年”之際得以簽署,但是簽署之地卻是在異國他鄉。當日,在韓國釜山出席APEC第13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胡錦濤主席與時任智利總統拉戈斯會晤,并共同出席了中智FTA簽字儀式。
中智FTA規定:智方74%的稅目進口關稅將于該協定生效后立即降為零,中方63%的稅目進口關稅將在兩年內降為零。雙方其他產品稅目進口關稅分別將于該協定生效后5年和10年內降為零。雙方只保留3%以下的稅目作為例外產品,保持原有關稅不變。這意味著在啟動關稅減讓進程10年后,雙方將有97%以上稅目的進口關稅降為零。此外,中智FTA還規定,雙方可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對某些產品實施加速降稅。除貨物貿易自由化內容外,該協定還規定,雙方將在經濟合作、中小企業、文化、教育、科技、環保、勞動和社會保障、知識產權、投資促進、礦產業和工業等領域加強合作。中智FTA從2006年10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效果良好,2007年中智雙邊貿易額為1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中國自智利進口103億美元,向智利出口44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79%和42%。
2006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訪智,與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共同宣布實施《中智自由貿易協定》和啟動中智FTA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此后,中智雙方就服務貿易協定的具體條款和部門開放承諾表等內容進行了6輪磋商,并就協定內容全部達成一致。根據該協定,中國的計算機、管理咨詢、房地產、采礦、環境、體育、空運等23個部門和分部門,以及智利的法律、建筑設計、工程、計算機、研發、房地產、廣告、管理咨詢、采礦、制造業、租賃、分銷、教育、環境、旅游、體育、空運等37個部門和分部門將在各自WTO承諾基礎上向對方進一步開放。2008年4月13日,在胡錦濤主席和巴切萊特總統的共同見證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和智利副外長萬克拉韋倫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海南三亞簽署了《中智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定》。該協定是中國與拉美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也是中智關系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協定的簽署將有助于兩國進一步相互開放服務市場,增進優勢互補,提升國際競爭力;有助于改善投資環境,創造商業機會,降低交易成本,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多福利;也將有助于推動兩國各個領域的全方位合作,拓展合作領域,提高合作水平,促進兩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深入發展。
2012年9月9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第20次APEC峰會召開之際,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與智利外長阿爾弗雷多·莫雷諾(Alfredo Moreno)簽署了中國-智利FTA中《關于投資的補充協定》。投資協定涵蓋了常規投資保護協定包括的主要內容和要素。具體來說,投資協定共包括33條規定及4個附件,主要包括投資和待遇的實體規定及有關爭端解決的程序性規定兩部分內容。投資協定還包括4個附件,包括征收、轉移、公債、終止《中智雙邊投資協定》等內容。締約雙方同意1994年3月23日簽署的中國與智利《關于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在本投資協定生效之日起終止。[45]
投資協定的簽署,標志著中智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全面完成。雙方愿以中智自貿協定中《關于投資的補充協定》的簽署及中智自貿區的全面建成為契機,加大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力度,進一步促進中智兩國企業雙向投資,深化中智經貿合作,將中智經貿關系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加快推進中智戰略伙伴關系建設步伐。中智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快速發展,雙方高層交往頻繁,推動了兩國交流合作持續深入。此前,兩國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這是兩國關系史上一個新的起點。兩國經貿合作富有成效、成果豐碩,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尤其是中智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成為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