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編輯思想的社會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說:“歷史并不是作為‘產(chǎn)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shù)量的生產(chǎn)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大量生產(chǎn)力、資金和環(huán)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chǎn)力、資金和環(huán)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guī)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德〕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段話科學地指出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編輯活動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在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存在的影響和制約。魏晉南北朝的編輯主體,生活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無論是他們的人生理想、學術趣味、審美風尚,還是編輯宗旨、編輯風格、編輯傾向,都必然受到整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客觀社會現(xiàn)實的制約。因此,研究魏晉南北朝的編輯思想,就要首先認識該時期編輯思想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汉中市| 乌什县| 宽城| 昆山市| 桂林市| 台中县| 新河县| 利辛县| 朝阳区| 修武县| 洪江市| 沾益县| 彩票| 理塘县| 定南县| 什邡市| 稷山县| 永胜县| 荥经县| 东宁县| 西乌| 砀山县| 正宁县| 孟津县| 阳东县| 隆安县| 彰化县| 白城市| 闻喜县| 美姑县| 兴城市| 尖扎县| 安宁市| 偃师市| 额尔古纳市| 普宁市| 衢州市| 中阳县| 双鸭山市|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