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權法治(2002~2016)
- 田禾 呂艷濱主編
- 356字
- 2019-07-17 12:13:04
五 結論
在2004年中國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之后,2005年中國法治建設過程中國際人權法的作用更加彰顯。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國際人權法,積極參與聯合國新的國際人權文件的起草,非常重視與聯合國高級專員辦公室等開展的國際合作。
人權學術研究非常活躍,社會性別主流化、非歧視、人權兩公約、刑事司法中的人權保障等是研究的重點,為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和精神支持。人權教育頗受重視,為人權知識和意識的普及和公民及組織的能力建設和提高奠定了基礎。
借鑒、吸收和轉化國際人權標準,中國立法和司法領域在2005年取得較大成就。中國政府則在保障婦女兒童權利、保障關注弱勢群體利益等方面采取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措施。
國際人權法在促進中國法治建設和中國人權保護事業的發展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見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4(2006)》)
推薦閱讀
- 商法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注解與配套(含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實用版(2013年版)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民事訴訟法(2013—2014)
- 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2014年版)
- 實用版法規專輯:婚姻家庭(2012年版)
- 債法總則研究(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4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系列)
- 相對所有權的私法邏輯
-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2013年版)
- 最新醫療衛生法律政策全書(第四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注解與配套(第三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案例注釋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