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8)
- 康曉光 馮利
- 642字
- 2019-01-10 17:06:29
第二部分 分報告
慈善欺詐
近年來,在我國慈善事業面臨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風險,其中,慈善欺詐成為重大風險?!皰煅蝾^賣狗肉”,假慈善之名,行自利之實者大有人在。慈善欺詐事件層出不窮,事件本身更為隱蔽,帶來的后果愈加嚴重,對慈善領域乃至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防范慈善欺詐變得難上加難,防不勝防。如,2017年4月新聞披露的“老人被騙鳥巢領錢”事件;2017年7月21日公安部官方公布的偽慈善“善心匯”斂取巨額資金事件……
今天,慈善欺詐的具體表現及發生邏輯和成因具有極為顯著的中國特色,慈善欺詐在中國猖獗蔓延,已經到了不得不揭露和懲治的地步。各類欺詐者花樣百出,扮演公益組織、捐贈者、受助者、公益組織合作伙伴等進行詐騙,手段不一而足。有人捐錢撈慈善頭銜,有人借此非法集資,有人造勢公益性捐贈,卻中飽私囊。有機構“賣”慈善,賺真金;有機構以慈善立世,收巨額會費發財……慈善不僅成了任人拿捏玩弄的漂亮木偶,更成了欺詐者暢行無阻的通行證。
互聯網的深入普及,為無德之人斂財創造了極佳的條件,“假慈善”、“偽愛心”如虎添翼。以往欺詐手段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高明,線上線下齊頭并進。
摧毀慈善的最好辦法就是以善作惡!本文只列舉了極為少數的案例,這些僅僅是中國慈善欺詐的冰山一角,每日發生的、正在醞釀中的慈善欺詐事件幾乎可以說無法計數。
關注中國慈善領域和慈善事業發展的人士需要反思,為什么近年來中國慈善欺詐事件持續不斷,且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而愈演愈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期望本文在尋找其中的答案時,能夠提供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