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環境下的文件檔案可信性保障
- (加拿大)聶曼影
- 1281字
- 2019-01-10 17:04:27
前言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Permanent and Authentic Records in Electronic Systems(InterPARES)是國際文件檔案界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深遠的研究項目,其成果為國際上眾多的電子文件、電子檔案管理政策、標準、系統等的制定和研發提供了領先的知識支撐。該項目第四階段主要致力于以互聯網為主要形成、使用和管理環境的數字文件以及數字信息可信度的研究,簡稱為ITrust。中國作為亞洲團隊的負責國,全面負責該團隊的研究活動、成果傳遞和知識移動。ITrust自2013年啟動以來,其所屬的北美和歐洲團隊已經研究出眾多成果,將居于領先地位的北美和歐洲研究成果引進來,同時,積極產出與北美、歐洲團隊相對應的中國團隊研究成果并將其推出去,對檔案界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本譯集以“云與信任”為主題,入選的文章皆是北美的文件學者、檔案學者對云環境下的文件和檔案可信性保障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既有對實踐創新的肯定,又有對不斷出現的新挑戰的考量。當前,云和網絡正在從各個維度改變著人類的傳統認識和實踐,由數字構成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人與人、人與機構、機構與機構間的信任變得越來越微妙。文件、檔案作為人類活動的第一記錄和憑證,是構建社會信任的重要橋梁,而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也經受著更多的考驗。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本譯集不僅是對檔案學國際前沿研究成果的推介,更是對檔案界面臨挑戰的警醒和諸多機遇的期望,對引導檔案學未來的發展和前進方向有著重要意義。
譯集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關注文件構建信任功能所依賴的基礎特性——真實性。第二部分從文件保管與處置、文件檔案管理要求、云對檔案工作者角色的影響等角度對信任展開了全面探討。第三部分由云檔案館和云保存服務案例構成。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力求準確,忠實原作者的意愿,同時注重本土化,厘清關鍵術語在中國的真實含義。例如,“records”一詞,既對應中國歸檔前的文件,也對應保管在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室的檔案,故在本譯集中,根據語境分別譯成“文件”“檔案”;又如“records management”“records system”“records policy”,主要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文件、檔案管理,而非檔案館的檔案管理,因此,本譯集譯為“文件檔案管理”“文件檔案系統”“文件檔案政策”。對于將ISO 15489等國際標準和MoReq、美國國防部DoD 5015.2等文件中的“records”譯為“文件”的既有譯法,本譯集不做修改,但應理解為“文件檔案”。需要指出的是,基于個人不同的知識背景和學術理念,不同譯者對原文的解讀未必一致,故譯集的呈現不代表唯一的結論。
本書譯者分別是白宇哲、蔡盈芳、范冠艷、范雯然、李思藝、馬林青、聶曼影、曲文哲、施蓓、田呈彬、王健、王寧、吳爽、張晨旭、張淑霞和張汪嬡(按音序排列);校譯聶曼影、張淑霞。作為譯集的主編,我非常感謝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的謝麗教授,她是ITrust中國團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為本譯集的策劃和整合做出了重要貢獻;感謝在翻譯過程中付出了辛勤勞動的譯者,他們都是ITrust中國團隊的骨干研究人員。另外,國家檔案局檔案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王熹為本譯集的出版做了大量事務性工作,在此也表示感謝。
本譯集是文件/檔案領域國際前沿研究成果,內容新穎,創新性強,加之譯者水平所限,錯誤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聶曼影
2017年11月8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