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游子歸來
- 故鄉(xiāng)的龍
- 逍遙玩家
- 2077字
- 2018-11-16 00:55:00
三月一日上午,楊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大字:情侶。
他說今天我給你們兩個講情侶,是因為我收到了你們李家的一個請?zhí)页鱿魈炷銈儍蓚€的訂婚盛宴,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這個事情,而訂婚又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他讓承運站起來說說。
承運沒有想到楊老師,今天會講這個題目,可是對于訂婚的含義,他還是知道的,就站起說道:“我們兩個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事情,訂婚就是男女雙方互相簽訂的一個契約,曉玲將來成為我的妻子,我就是他的丈夫。”
“坐下吧,說的不錯,我也希望你們兩個,將來能夠成為夫妻,白頭偕老,所以今天就給你們兩個小情侶,講一首詩。”
接著在黑板上寫了:《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本來你們兩個還太小,我不應(yīng)該給你們講這個事情,但你們都是要訂婚的孩子,我覺得有必要讓你們兩個學(xué)習(xí)這首詩,才能夠真正理解它的含義。
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第一首詩,是華夏族群最早描寫男女相愛的情歌,在華夏流行最廣,也特別受到男女青年的追捧。
我今天的要求就是要背誦它,并能夠講出它的含義?!?
對于兩個孩子,他們的確還太小,不知道男女相愛的真正含義,可家庭、家族和社會,逼迫他們要提前進入這個過程。
孩子沒有錯,錯的是那個年代的社會制度和倫理道德,還沒有提高到一個科學(xué)的應(yīng)有高度,一旦他們今后走進社會,懂得了愛情的真諦,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可能今天的契約,就會束縛他們的一生,所不同的是兩個孩子,現(xiàn)在都喜歡對方,至于將來的結(jié)局如何,路還很長,誰又能夠說得清楚,但愿上天能夠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成全兩個孩子。
李家的宅院,有一個主院,東西兩個附院組成,三個院子的后邊是一個花園,在花園的中間,還建了一個涼亭,門前矗立著兩只石獅子,虎虎生威,整個宅子的布局,在源鎮(zhèn)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
就在楊老師給他兩個學(xué)生講課的時候,鎮(zhèn)上來了一輛汽車,停在了這所宅子的門前,從后箱上下來的一群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
因為他們中間還有一位金發(fā)碧眼的女子,手中牽著男孩,特別引人注目。
這些人大部分,都穿著西裝,戴著眼鏡,手中提著皮箱。
不過在這群人中,有幾個人,街坊鄰居還是熟知的,他們就是承運的爺爺奶奶、二叔和三叔。
可以說,每年三月三的廟會,會讓大部分游子回到故土,省親祭祖,不過大部分的客人,都會在三月初二到達,而真正源鎮(zhèn)的人,也都會提前一天回來,見見自己的家人。
當這輛汽車停在李家門口的時候,源鎮(zhèn)的五大族長和一些長輩都已經(jīng)站在了車前。
首先下車是承運的爺爺奶奶,兩位老人看到浩天,第一句就是:“怎么沒有看到承運?!?
“父親、母親,他和曉玲正在上課?!?
“好,等到上完課,帶這兩個孩子來讓我看看?!?
今天兩位老人回家,也是知道承運明天要訂婚,所以第一句話問的就是孩子。
緊接著下來的四位老人,就是當年從源鎮(zhèn)私奔的兩對情侶,雖然他們已經(jīng)沒有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容顏,并且已經(jīng)上了年紀,但是從他們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能夠看到歷史的痕跡。
當年這四位老人私奔的時候,浩天才五歲,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不能夠從當年的記憶中,和今天的二叔對上號,可親情血緣,讓他一下子就知道那位是自己的二叔,但沒有父親的介紹,他還是不能夠上前相認。
浩天的父親,把這四位老人,一一介紹給五位族長,這樣大家才互相擁抱相認。
二叔抱住浩天說道:“終于到家了,你這位族長,不會不讓我進入祠堂吧?”
“只要二叔回來,祠堂的大門,永遠給二叔您敞開,等待著二叔認祖歸宗?!?
“好,我終于親耳聽到了族長的承諾。”
四位老人介紹完畢,接下來就是兩對年輕夫婦帶著兩個男孩。
這個時候,有二叔介紹,他們是自己的兒子華奧,兒媳安娜,孫子高杰;弘新三姑的兒子慶安,兒媳香梅,孫子明輝。
這六位介紹完畢,最后下來是承運的二叔浩瀚,三叔浩波。
李家的老大浩天,守祖業(yè)管礦山,老二老三在外經(jīng)商,一個坐鎮(zhèn)省城,一個居住京都,而浩天的父親,生活在離源鎮(zhèn)最近的洛城,頤養(yǎng)天年。
這些人下車之后,都進了李家大院的東附院,這里就是李家尊貴客人的居住地。
在上房的客廳,一行人經(jīng)過短暫的休息之后,在這里有五大族長作陪,擺了兩桌,為這些回家的客人,舉行了歡迎酒宴。
席間,回到故土的四位老人,心情都特別激動,幾次說話,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們是海外游子,因愛情流落它方,多年的思鄉(xiāng)回歸之情不能實現(xiàn)。
現(xiàn)在終于回歸故土,怎么能夠不讓人激動。
酒宴過半,四位老人,也大體介紹了海外的情況,可是浩天的父母,卻兩次提到孫子承運,讓浩天不得不派人去叫承運過來。
這個時候,承運和曉玲剛剛上完課,就被燕子送到了東附院上房。
承運看到爺爺奶奶,就自然奔去,曉玲看到父親弘新向她擺手,可并沒有過去,而是跟在了承運的身后。
弘新看到這個景象,就自嘲對身邊的三姑說道:“女生向外,這還沒有訂婚,連我這個父親都不認了。”
“在路上,我就聽說這兩個小家伙要訂婚,我們上一代沒有實現(xiàn),你們這可是一代接一代啊,等到他們兩個再大一點,就把他們送到國外去讀書,這樣對他們兩個的成長,會更有利。”
承運和曉玲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被兩位老人安排坐在了自己的左右。
爺爺拿出一條金項鏈給承運戴在了脖子上,奶奶則拿出了一雙金手鐲,給曉玲戴在手上,看來兩位老人也是有備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