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
- (美)羅威廉
- 1410字
- 2019-03-27 11:17:20
戰利品
但是毫無疑問,由于該縣在帝國地緣政治上的戰略中心地位,戰爭常常是難以避免的。整個黃州地區是長江流域東西部交通的關鍵接合點(這是中國現代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但在長江顯示出作為現代交通動脈的重要意義之前一千年,麻城縣及其山脈關隘已經是連接北方和南方的要沖。它從未失去過這種戰略中心地位,即便是在技術和人口變化使東西向的水運貿易超過了南北向的陸上交通之后。每逢中央控制完全失效的亂世,麻城總會變成戰利品。用帝制晚期的說法,它是一處兵沖或嚴邑,用現代白話來說則是兵家必爭之地。自遠古以來,每逢朝代衰落之際,它都會面臨外部的入侵,而且如王葆心立刻補充的,常常還伴隨著內部的叛亂。
面對著西周時代的城墻遺跡,麻城人民很難不知曉該縣的血腥歷史。的確,麻城幾乎所有的地方志都會從該縣的軍事歷史說起,首先是1535年熊吉的記載:
然崇山大川,重關復壁,天限南北。三國六朝晚唐季宋,是為形勢必爭之區,如[三國]滿寵之所度,陸遜之所筑,[晉]石虎庾亮之所爭,毛寶樊峻之所效死,[唐]吳少陽之所竊奪,李道古之所扼隘,[蒙古征服時期]阿海張柔之所覬覦,李埴夏陽之所防截,胡氏真氏之所經畫,分合蕩析殆無寧日,元氣方復,疥瘍迭乘,救死不贍,雖有名世之英、山澤之癯,誰則書之。
在當地人的意識中,最讓人銘記在心的英雄傳說,正是使該縣得名“麻城”的那一個。東晉時期(317—420),亞洲內陸一個叫麻秋的將軍在朝中野心家石虎手下任職,他占據著今天麻城所在的地方。為了鞏固這一有利陣地,他責令當地百姓修建一座令人畏懼的城池。他急于完成這項工程,讓人們徹夜勞作,只有在每天早上公雞打鳴、小雞尖叫的時候才允許他們回家看望親人。根據傳說,麻秋的女兒麻姑同情這些人,學會了鳥語。一天夜里,拂曉還遠未到來,她模仿打鳴的公雞,接著全縣的公雞和小雞都叫了起來,工人們早早地回家睡覺了。她的父親發現這個花招后暴跳如雷,麻姑只好逃進了一個山洞。她在那里修習道家煉金之術,最終在去世后成仙。她得道升天的地方麻姑仙洞,至今仍是麻城人珍視的地標。幾個世紀里前來造訪的當地詩人、先后記述其重要意義的方志編纂者,都頌揚了麻姑神話所蘊涵的種種抗爭敘事:愛國主義者對蠻族侵略的抗爭,和平主義者對軍事征服的抗爭,地方主義者對中央政令的抗爭,以及普通民眾對精英侵奪的抗爭。

麻城縣

麻姑仙洞,作者攝。
但麻城不僅僅是全國范圍內軍閥的戰利品(他們常常穿過東北的關口或西南的河流席卷而去),它還見證了更具地方色彩的長期戰斗。麻城漫長的北部邊界位于大別山脈的中心,對大規模軍隊構成了障礙,但對當地交通來說卻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我們已經提到該縣接納華北平原南部地區饑民的能力;關于這些多達數萬人的饑民的報道,以及盡可能使之過上安寧生活的計劃,成了好幾個世紀當地文獻中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大別山非但不能庇護麻城,反倒是掠奪的通道、搶劫者的避風港。如1920年的《湖北通志》所說:“豫南汝寧、光州、南陽一帶民性狂悍,當地無賴成幫結派,劫掠敲詐?!?img alt="《湖北通志》,卷73。"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DC30/12102049104011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767938-HpLjtQx4cmlbNv5Uhhts5ypTioGuURp9-0-5dcd9edf1dd5a525166b33b3962af7bf">我們將看到,這些來自河南的掠奪者是對麻城和平的一種(常常是毀滅性的)侵擾。他們通常是自己為了掠奪財物而來,但也時常會應某一黨派之請穿越省界,卷入該縣本地的暴力行為。這種事件不一定是單向的,早期共產主義活動家王樹聲坦承,他的麻城同胞可能也經常翻越大山,到光山和商城縣進行劫掠:“[湖北]農民[把河南]當作外國,到了那里就會為所欲為?!?img alt="如他對張國燾所說,見Chang,220。"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DC30/12102049104011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767938-HpLjtQx4cmlbNv5Uhhts5ypTioGuURp9-0-5dcd9edf1dd5a525166b33b3962af7bf">大別山兩側的居民,總是彼此懷著恐懼、敵意和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