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乾為心 坤為物
-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jīng)密碼(第1輯)
- 劉君祖
- 950字
- 2018-11-28 16:06:13
乾馬、坤牛,上文已提過,接下來要說的是另一種含義——乾卦談的是“心”,坤卦談的是“物”。心為主,物為從。心主物從,心物合一,才能生生不息。
心如野馬,健行不已,就是心的象。《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真正去取經(jīng)的其實(shí)只有唐僧一個修行者,其余那些都是象,孫悟空屬“心猿”,白馬屬“意馬”,心猿意馬。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憑的是正心誠意,一個修道者,碰到那么多妖魔鬼怪、九九八十一難的挑戰(zhàn),沒有“心意”怎么能行?他的坐騎白馬就是“意”,大弟子孫悟空護(hù)法的就是“心”,筋斗云一下就十萬八千里,只有“心”才能辦得到,可是那個心有時會有妄念。因為旁邊老是有個豬八戒,豬八戒就是肉欲的化身,貪功諉過,好吃懶做,當(dāng)中還有一個沙悟凈,所以唐僧這個組合就很有意思。《西游記》原本就是佛教小說,其中自然有含義。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面對那么多的生死恐怖、妖魔鬼怪,怎么完成取經(jīng)的任務(wù)?可見像唐僧這樣一個修行功深的人,尚且天天在天人交戰(zhàn),你就知道我們一般人的艱難了。
我們看《西游記》,往往會看到每次大戰(zhàn)妖魔鬼怪之后,師兄弟爭辯對錯,常常是豬八戒贏了。唐僧這個做師父的耳根子軟,總認(rèn)為豬八戒講得有理。結(jié)果孫悟空一氣回花果山,“心”跑掉了,這就喪心病狂了。但豬八戒的“肉欲”又沒法解決問題,最后只好把“心”請回來,師父懺悔,大家再往下走。就這么一個四人小組,再加一匹馬,時刻面臨天理人欲的斗爭、修行必有的步驟。由此可見,那個“馬”就是“心”的象,乾是講心,《易經(jīng)》所有的馬基本的象征含義就是講“心”。各個卦爻出現(xiàn)“馬”的時候,緊扣著這個觀點(diǎn)去想,才能想得透。當(dāng)然,心也不是絕對不會出問題,一旦那個“心”管不住了,唐僧就得趕緊念緊箍咒。
再看,坤卦假定是物,從字面上看,“物”的偏旁不就是“?!眴幔颗T诋?dāng)時社會覺得是龐然大物。像萃卦卦辭“用大牲”,就是講用最高規(guī)格——?dú)⑴<老茸妫∫饩褪恰拔锢S厚”。
總的來說,乾心、坤物是就本源而論,真正的象征是——萬物皆從心物始。為什么會有生命?為什么有文明的開展?就是心物合一,剛?cè)峄?jì),生生不息,大生廣生。若偏重心,沒有物的支持,就不可能生;光只有物,也會陷于“地勢坤”,受欲望驅(qū)使,屈服于現(xiàn)實(shí)利益,或者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妥協(xié),那也不能生,因為缺乏天理的指導(dǎo),缺乏心的控管。這就是“乾心坤物”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