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敏感期
人類的心靈好像也沿著相同的路徑進行發展,也是從“無”開始的。在新生兒的內心并沒有任何現成的東西,心靈的建構也是圍繞一個敏感點而產生,而此前是不斷積累資料的過程,這通過有吸收力的心靈來完成。當積累進行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更多的敏感點,具有超乎人們想象的強烈程度。語言的獲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敏感點所引發的并不是心靈的發展,而是心靈發展所需要的建構過程。心靈建構開始也是各自獨立地進行發展,說話、走路、判斷遠近、辨認方向以及其他協調運動等能力也都是這樣,它們都各自圍繞一種興趣發展,非常明確地把孩子引向某類活動。當相應的建構完成之后,那種敏感性也就隨之消失了。直到所有建構都完成了,它們才結合起來構成心靈的實體。
如果我們不了解敏感期以及其出現的順序,我們就不會明白孩子的心靈是怎樣建構的。經常有人辯解說,以前的人根本不懂敏感期,他們一樣培育出了健壯的后代。可是要注意的是,在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很多自然賦予母親的本能受到極大的壓抑甚至消失了。過去,母親能夠本能地協助孩子在敏感期成長和發展,她們走到哪里就把孩子帶到哪里,這正好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了他所需要的環境,而且她們用母愛保護孩子。而如今的媽媽已經失去這樣的本能,人性也正趨向于退化。所以,研究母性的本能是非常重要的,這與研究孩子自然發展同樣重要,兩者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