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巨型四足獸

磨齒獸

這些巨型動物,包括大地懶、巨爪地懶、伏地懶和磨齒獸,其骨頭尺寸之大,令人瞠目結舌。它們的習性,博物學家也是一無所知,直到近來歐文教授才揭開這一謎底。它們的牙齒結構簡單,說明它們是食草動物,多半以樹葉和嫩芽為食。它們體形龐大,爪子彎曲堅硬,動作笨拙,所以有些著名博物學家認為,它們和親緣關系相近的樹懶一樣,能夠背朝下掛在樹上,以樹葉為食。這種想法即使不荒謬,那也算大膽了。試想,史前巨木就算再結實,要想承受與大象等重的動物,也不容易。相比之下,歐文教授的看法比較可行。他認為,這些龐大的四足獸不是爬到樹上,而是掛住樹枝,連根扯斷,從而進食樹葉。它們的后肢十分粗重,但并非無用,事實上,它們還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巨獸粗大的尾巴和沉重的后腿,像三腳架一樣牢牢地固定在地上,這樣它們的前腿和爪子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樹木再牢固,也抵不住它們強大的力量。

達爾文說

歐文教授最早在《“小獵犬”號航海考察之動物志》中對此進行過簡單描述,后來又在《論強壯的磨齒獸》中詳細地論述了這種理論。

此外,磨齒獸還有像長頸鹿一樣伸縮自如的舌頭,這是天賜的禮物,再加上長頸的幫助,它完全可以夠到樹葉。根據布魯斯詹姆斯·布魯斯(1730~1794),蘇格蘭旅行家、作家。的說法,埃塞俄比亞的大象用長鼻子夠不到樹葉時,便會用長長的象牙猛擊樹干,在樹干上劃出多道痕跡,直到把大樹弄倒。

化石埋藏的地層,僅比漲潮時的海面高出4.5米~6米,由此可以推測,從那些龐大的四足獸生存的年代到今天,地殼的隆起非常微小(也許中間有過一次沉降,但是我們沒有證據),當時的地貌與現今相當。也許有人會問,當時的植被情況是不是也像現在一樣貧瘠?由于與這些四足獸化石一起埋藏的貝類,和現在的物種相同,我一開始也認為,當時的植被和現在相似,不過這種看法多半錯誤,因為在巴西那些叢林茂密的海岸上,也長著同種貝類。顯然,用海洋生物的構成來判斷陸地生物,沒有任何說服力。盡管如此,我并不認為,這些四足獸曾經生活在布蘭卡港一帶,就能推測出當時這里的草木茂盛。我也不懷疑,再往南的內格羅河地區僅有零星的多刺植物,就能養活許多龐大的四足獸。

人們一直認為,巨大的四足獸需要植被繁茂才能存活,但我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這樣的看法會影響地質學家在考古上對重要問題的推測。這種偏見,可能來自印度和東印度群島,因為那里的象群與茂密的森林,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如果我們看看任何一部有關非洲南部的游記,就會發現,幾乎每一頁都會提到那里土地的荒涼,以及其中存在的許多大型動物。許多已經出版的關于南非內陸地區景色的版畫,也能印證同樣的情形。“小獵犬”號在開普敦逗留時,我曾深入該地內陸地區,做了幾天的遠足,所見所聞足以證明那些游記的真實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姜堰市| 岳阳县| 临安市| 临湘市| 武冈市| 柏乡县| 留坝县| 大石桥市| 安宁市| 张家口市| 青浦区| 龙南县| 浦东新区| 西城区| 滦平县| 龙里县| 新郑市| 海安县| 阿瓦提县| 海城市| 永清县| 桐城市| 玉屏| 宜宾市| 微山县| 唐海县| 聊城市| 乐平市| 翁源县| 兴海县| 武城县| 秦安县| 彰武县| 揭西县| 盐边县| 河西区| 黎川县| 绥德县| 禄劝|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