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磨坊里,甄茴也醒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回了回神兒,這才起了身。
打水洗了臉,又散了頭發,待梳的通透以后,仍舊編了一根麻花辮子垂于胸前。
額上沒有劉海兒,僅有幾根略微卷曲的軟軟的碎發,倒平添了幾分柔和與可愛。
一早買的包子,送了十二個給二牛,甄茴自己趕路時吃了兩個,中午又吃了兩個,現在還剩八個。
想了想,甄茴將其中六個包了起來,提在手里,剩下的兩個則放在一只小竹籃里,于陰涼又通風處掛好,希望大王回來之前不要壞掉。
掩了門,甄茴高高興興地朝著甄大春家里走去。
一路上仍有二三閑人對她指指點點。
“聽說這個丫頭自己跑去鎮上定了一門親事,嘖嘖,真是好沒教養,要是我閨女,早就打斷腿了。哪里還會讓她出來四處招搖閑逛?”
“哎呀,你說的那都老黃歷了,人家甄家早就出來辟謠了,沒那回事!前一陣說是和王家的二牛子定親了。”
“可拉倒吧,這事都鬧這么大了,你們居然還不知道嗎?和二牛定親的是雜貨鋪家里的俠子。二牛為著這事還被氣跑了,家里找了好些天呢,說是今天才回來。”
“哎呦呦,亂啊,真是亂,得虧我二姨的大姑姐家里把親事退了,不然得平白生出多少事來?嘖嘖嘖。長得好看值幾個錢?家世清白人也安生才是正經的。”說完,此人還下意識的挺了挺胸脯,大概是想表達自己就是個“家世清白人也安生的正經人”的意思吧。
前幾人的話,甄茴都沒放在心上,無非是老生常談罷了,她已經逐漸學會免疫這些以自己為主角的鄉村八卦了。唯獨第四人所言,讓甄茴留意了幾分。
說這話的女人三十幾歲的年紀,體型瘦弱矮小,遠遠看去以為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待湊近了,方發現已經長了一臉的褶子。
原來就是她二姨的大姑子家和原主訂過親啊?不知道是一戶怎么樣的人家?若是之前沒退親的話,那現在是不是就得嫁過去了?
甄茴一想到要嫁人,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忙低下頭,快步走了過去。
終于到了甄大春家里,甄茴長舒了一口氣,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農村老娘們炮制的鄉村大八卦。
抬手敲了敲門,喊了一句,“有人在家嗎?”
寧丫聽到甄茴的聲音,忙應了,“進來吧,門沒關。”
甄茴便推開門走了進去。
寧丫正坐在樹下做針線,見甄茴來了,忙起身給她拿了一張小板凳。
甄茴伸手接過,坐好,“你爹娘呢?沒在家嗎?”
“沒在家,這時節,哪有功夫在家里待著?剛用完午飯,就一起出去除草了。”寧丫學大人的樣子,用針刮了刮頭皮,說道。
“竟然這么忙嗎?那我怎么看著村里閑人多得很!左一堆,右一堆,每天都有扯不完的舌。”甄茴詫異道。這些人難道沒有活在一個世界里嗎?為何甄大春兩口子永遠都是一副疲于奔命的樣子,而村里永遠都少不了閑散的婦人。
寧丫“咯咯”笑了起來,“是不是又有人編排你了?”
甄茴無奈的聳了聳肩膀,“是呢!這些人家里沒地嗎?為何這么閑?”
“啪”,甄茴的肩膀被寧丫狠狠拍了一下,甄茴莫名,“你干嘛?”
寧丫已經虎了臉,“大姑娘家家,做什么怪樣子?成何體統?出去可不能這樣!”
甄茴:“……”寧丫這是以為全天下的人都是她弟弟妹妹嗎?
教育完甄茴,寧丫又恢復了臉色,“他們自然也是有地的,許是家里人口多吧,下地的人多,她們也就閑下來了,沒什么事情做,可不就是整天聚堆嚼舌頭扯閑話嗎?你別理會就是了。”
這么一說,甄茴就明白了,甄家說出去人口很多,但是干活的人卻很少,甄富貴已經癱瘓在床,鋼頭鐵頭都還小,寧丫雖然能做農活了,但日常還需要讓她照看家里。算起來,統共也就甄大春兩口子是主要勞動力了,自然格外勞累些。
甄茴想到了自己的來意,先把手里提著的包子遞過去,又在袖中掏了掏,把手伸到寧丫面前展開。
寧丫還沒來得及對幾個包子喜出望外,就被甄茴手心里的2塊碎銀子晃瞎了眼,她瞪大眼睛,“你哪里來的銀子?怎么這么多銀子?你,你莫不是……”
甄茴趕緊打斷她的話,“不要瞎說,不是偷的!”說完,甄茴突然有點心虛,雖說那木樁不是什么好人,但不告而取,也算是偷吧?算嗎?不算!這字眼也太刺眼了,就算是為民除害吧!
“那你怎么會有這么多銀子?”寧丫不可置信道。
“你別管這個,總之,這銀子是我堂堂正正得到的!”甄茴說的一臉正氣,心里卻暗道:我堂堂正正打敗了他,得了他的錢,簡略說起來,就是我堂堂正正得到的,不為過吧?
“那你把錢給我做什么?”寧丫問。
甄茴笑了,“自然不是給你,是給你娘的。你娘沒在家,自然是托你轉交了!”
“即便是給我娘?總得有個由頭吧!”
“這事,說起來也有一段時間了,我之前在山上摔倒受了傷,是你爹背我下了山,又替我付了醫藥費,我之前沒有錢還給你們,如今有了錢自然是先還了你們。”
寧丫當然記得這事,也就是從那次受傷開始,甄茴突然成了村里八卦詆毀的頭號種子對象。
“這事我可不敢做主,若他們并不想要你的錢,我反而拿了,豈不要被他們罵了?你還是當面給我爹娘吧。”寧丫邊說邊把甄茴的手推了回去。
甄茴直接拽過寧丫的手,把錢拍在她的掌心,“聽我的,別跟你爹說,只交給你娘就行了。”
寧丫還要再推,甄茴已經站起身來走了。
晚上,寧丫悄悄地把錢給了桂枝,桂枝問明了緣由,腦海里打了許久的架后,到底還是不聲不響地把錢留下了。家里人口多嚼用大,日子也是艱難,有了這些錢,當真便解了燃眉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