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股權一本通:股權分配+激勵+融資+轉讓實操作者名: 全聯軍本章字數: 1044字更新時間: 2019-09-09 16:36:23
第五節 早期股權設置不合理,會制約公司發展
所有的創業公司,早期基本都缺錢,這使資本的力量無比重要,在同創業者的談判中居于優勢地位。直接以出資比例來確定股權比例的做法,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我身邊有朋友創業就是如此,自己出資40萬元,找人投了60萬元,他們的股權分配方案為40%、60%。可謂是簡單、直接、高效、粗暴!
更有甚者,有些外部出資者只是出資,不在公司負責任何具體事務,也不出任任何職務,同樣按出資比例享有公司股份。
還有更極端的情況,我看到有一些所謂的創業公司孵化器或是投資人,要么趁公司創始人急需資金,要么是看他們不懂游戲規則趁火打劫,象征性地投資幾十萬元,就主張半數以上的股權。更有人,還固守著“誰投錢,誰是老大”的陳舊觀念,投個百十萬元,就要求70%的絕對控股權。
這種股權設計會對公司的成長造成嚴重制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創始人心里越來越不平衡。
創始人永遠是創業公司的主導,尤其是其他投資人不參與公司具體事務的情況下。當創始人由于資金窘境而將股權大頭讓與投資人時,隨著公司業務的開展,投資人會逐漸發現自己終日忙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為公司事務付出了幾乎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最后卻成了小股東,是在為別人作嫁衣。
這會讓創始人產生一種挫敗感,心理不平衡,產生一種打工心態,不利于創業公司的發展。
第二,后續投資人進不來。
過于僵化的股權設置,往往沒有了股份的空間。創業公司再想引起其他合伙人和投資人,也沒有了操作余地,因為沒有股權可出讓。當然這種主要出資人而不是創始人占大頭的股權分配,也會讓專業正規的投資機構止步,等同于將優秀合伙人與后續機構投資人進入公司的通道都給堵上了。
“出大錢,占大股”的根源在于創始人融資談判時的底氣不足,在于創始人的不自信,致使他們在資本的面前沒有討價還價的砝碼,容易低頭讓步;也在于投資人的鼠目寸光和格局狹隘,他們根深蒂固地認為手里抓到的股權越多越好。卻不知,這是將公司做小甚至是做死的節奏。
第三,無法預留期權池,進行股權激勵。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賦予員工股權,使其變身為股東,同企業命運休戚與共,可有效調動其積極性,實現企業組織自動自發運轉,最大程度激發人力資源潛能,其威力堪比核動力(見圖3-5)。

圖3-5 企業操心機制
公司有多少股東,就有多少人為公司操心。所以,公司步入正軌后,對普通員工的股權激勵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上日程。
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前提是有股份可用來激勵,如果創業公司早期就已經將股份分光,而沒有預留期權池或預留股份的話,當然也就談不上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