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金融市場學
- 許純榕
- 3739字
- 2019-09-09 16:33:24
4.2 政府債券
4.2.1 中央政府債券
中央政府債券也稱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為背書,一國中央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或籌措建設資金而發行的債券。國債是公債中的一種主要形式,因其安全性較高,所以又被稱為“金邊債券”。一般分為短期、中長期和長期三種,一年以內的為短期國債,一年至十年期限的為中長期國債,十年以上的為長期國債。國債作為一種特殊的債券,是國家財政分配的一種方式,對于調節國家財政收支狀況和市場貨幣量、集中資金進行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中央銀行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部門,主要依靠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其中,公開市場業務就是中央銀行通過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國債等有價證券,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中央銀行或國家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買入國債時,并無現金的交割,而是增加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準備金賬戶,這樣金融機構就能增加貸款,也等于發行了基礎貨幣。在經濟過熱、需要減少貨幣供應時,中央銀行賣出債券、收回金融機構或公眾持有的一部分貨幣從而抑制經濟的過熱運行;當經濟蕭條、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中央銀行便買入債券,增加貨幣的投放。
美國的國債由財政部發行,具體經辦部門是美國財政部公債局。根據美國財政部的劃分,持有國債者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公眾持有者”,另一類是“聯邦政府內部持有者”。
美國國債的“公眾持有者”包括外國政府、外國投資者、其他政府機構(例如,美聯儲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基金、私人養老基金、銀行、保險公司、企業以及個人投資者。在這一部分中,美聯儲所持國債最多。“聯邦政府內部持有者”主要是指美國聯邦政府各個部門及機構,估計約有230個聯邦政府部門持有財政部發行的國債,其中持有國債數量最多的是社會安全保障署的“社會安全保障信托基金及聯邦殘障保險信托基金”,其他持有美國國債的機構包括聯邦人事管理局、退伍軍人管理部、衛生和公眾服務部、能源部、勞工部等。
美國國債品種很多,大致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以及通脹保值型、浮動利率型幾種。美國人投資國債,所得利息除了要交聯邦稅外,可以免交州稅及地方稅。外國投資者則完全免稅。
短期國債的期限有4個星期、13個星期、26個星期、52個星期等幾種。短期國債與其他幾種國債不一樣,并不在到期前付息,而是在面值基礎上貼現銷售。例如,面值1000美元、52個星期到期的國債,根據到期當時的利息,可以按990美元出售。中期國債的期限有2年、3年、5年、7年、10年。中期國債每6個月付息一次,利率固定不變。長期國債年限為30年。長期國債每6個月付息一次,利率固定不變。通脹保值型國債的年限為5年、10年、20年。通脹保值型國債每年付息兩次,利率固定。浮動利率國債的年限為2年,這是財政部最新推出的一種國債,2014年1月開始發行,利率按季度計算,與其他品種的國債不同,利率不固定,每個季度浮動。
我國政府發行的國債分為記賬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和儲蓄式國債。
(1)記賬式國債是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發行的一種電子國債。記賬式國債的發行、交易、兌付都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完成的,記賬式國債不記名、可流通。記賬式國債既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發行,也可以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也可以在兩個市場同時發行。
(2)憑證式國債是主要針對個人投資者發行的一種國債,購買這種國債的投資者會拿到一張國家給你開的紙質收款憑證,題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在憑證上需要填上你的姓名、發行利率、購買金額等內容。憑證式國債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可流通。
(3)儲蓄式國債是僅針對個人投資者發行的、以電子形式記錄債權的國債。儲蓄式國債采用實名制,不可流通,與記賬式國債的區別在付息方式多樣,既有按年付息的,也有利隨本清的,記賬式國債只能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投資國債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在國債交易市場上買賣,當急需現金時,隨時可以脫手換現。這也是許多投資者愿意投資國債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否可以隨時兌現買賣,是衡量一個投資品種的重要考慮因素。國際上有不少對沖基金以及共同基金,都規定客戶在一定的期限內,無論市場發生什么變動,都不可提早撤資兌現。
另外與股票及公司債券相比,國債的收益率相對較低,風險也較低。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期,投資國債是值得考慮的主要投資策略;在經濟高速發展期,在投資組合中持有一定比例的國債,也不失為一種平衡投資的手段。
當前發達國家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利率水平也不斷下降,一些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已經達到負利率。數據顯示,2016年6月14日,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001%;6月17日,瑞士3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057%,至此,瑞士所有國債收益率皆為負;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早已淪陷;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滑至1.6%左右。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目前全球負收益率的國債規模達到13萬億美元,這一數據在英國“脫歐”公投前還是11萬億美元。國際資本都在尋求既安全又低風險的投資領域,英國“脫歐”帶來的全球金融市場的混亂,也凸顯了中國經濟的相對穩定性,中國國債受到了來自全球的投資者的青睞。近日,韓國國民年金管理公團(韓養老金管理機構)基金運營本部長姜勉旭表示,將于明年擴大對中國和印度,特別是中國的國債投資。韓國10年期國債利率僅1.4%,而中國10年期國債利率為2.6%。與此同時,世界銀行計劃于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前夕(8月31日),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總規模為20億元的SDR(特別提款權)債券產品。
4.2.2 地方政府債券
地方政府債券是某一國家中有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機構發行的債券。地方政府債券一般用于交通、通信、住宅、教育、醫院和污水處理系統等地方性公共設施的建設。地方政府債券是以地方政府的信用做背書,一般也是以由地方政府的稅收能力作為還本付息的擔保。
地方政府發債有兩種模式,第一種為地方政府直接發債;第二種是中央政府發行國債,再轉貸給地方,也就是中央政府發國債募集的資金給地方政府使用。
我國首期地方政府債券,200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債券(一期)于2009年3月30日至2009年4月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結束后將于2009年4月3日上市。我國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地方政府債券利息免征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稱,對企業和個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經我國國務院批準,2014年上海、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另外還包括深圳和青島。這意味著我國地方債發行朝著市場化路徑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我國金融市場得到進一步完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存在較大壓力,對財政收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些地方政府又陸續進入了償還債務的高峰期,在這個過程中引入了PPP模式來解決一些項目建設,特別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問題,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大步伐。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組合,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PPP模式吸引了民間投資,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政府建設項目的單一財政投資主體的問題,提高了資金運營效率和項目運行效率,完全符合目前國家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這個過程中所節省出來的財政資金可以投入更重要和必要的國防、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而且在大型項目的建設及運營中均不需要支付完全的資本投入及全額利息,這有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有利于化解政府性債務。
4.2.3 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債券
地方政府除了直接發行的債券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地方債券叫作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債券,簡稱城投債,也被稱為“中國式的市政債券”。發行主體是某一地方政府的國資委控股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從表面上看雖然屬于企業債,但由于最終的信用主體是政府,所以城投債屬于一種特殊的地方政府債。
城投債作為一種政府發行的債券,其融得資金主要用于投資城市基礎建設。城投債不同于其他地方債,城投債期限一般為5年至10年(一般地方債期限在3年左右)。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發行城投債至兌付,其時間跨度較大。這雖然對地方政府而言不至于形成緊迫感,但卻容易導致地方政府忽視未來的風險。
城投企業的劣勢在于盈利能力弱,現金生產能力不強,短期償債壓力大,靠其自身實力并不足以支付利息和到期債務,必須依靠借貸維持資金周轉。這種非企業內生的現金流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一旦融資緊縮將導致短期償債指標迅速惡化,其流動性風險便會暴露。目前我國政府對于城投債問題的解決辦法還是以PPP模式來進行轉移、消化,并積極探索新的解決辦法。
據Wind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投債發行量出現井噴現象。2016年3月,中國城投債發行量同比增長1689億元,環比增長2313億元。2014年,中國發行城投債1393種,規模15398.8億元。2015年,中國發行城投債1420種,規模14146.7億元。因城投債利率高,投資者一度十分熱捧,大量參與投資和交易。2016年9月5日至9日,一周時間城投債就發行了10種,總發行量為80億元,總償還量274.55億元,凈融資額為194.55億元。發行利率方面,最高的是“16湖南環科債”(7年期,省級,債項為AA),發行利率為4.17%;最低的是“16蘇國信SCP007”(90D,省級,主體為AAA),發行利率為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