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淝水之戰

img

謝安(320-385),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著名政治家

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東晉軍擊敗前秦苻堅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公元317年,晉瑯玡王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起東晉王朝。公元351年,占據陜西關中一帶的氐族統治者以長安為都城,建立了前秦政權,并先后滅掉前燕、代、前涼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北方地區。公元383年8月,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近衛軍)3萬,共計90萬大軍在東西長達幾千公里的戰線上,水陸并進,南下攻晉,意欲一統全國。東晉王朝得到前秦軍隊大舉進犯的消息后,立即任命桓沖為江州刺史,令其率10萬晉軍控制長江中游,阻遏秦軍由襄陽南下;任命丞相謝安之弟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安之侄謝玄為前鋒都督、率領8萬“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派胡彬率領水軍5000增援戰略要地壽陽。

東晉與前秦的戰略性決戰拉開了帷幕。起初,苻堅之敵苻融率領的前秦軍前鋒攻占了壽陽,生擒晉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秦軍慕容垂部攻占了鄖城。奉命率水軍馳援壽陽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壽陽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硤石,等待與謝石、謝玄大軍會合。苻融率軍尾隨而來,攻打硤石。苻融部將梁成率兵五萬進抵洛澗,并在洛口設置木柵阻斷淮河交通,使晉軍胡彬部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胡彬寫信向謝石求援,但信被前秦軍截獲。苻融及時密報苻堅,并建議前秦軍乘晉軍兵力單薄、糧草缺乏迅速開進,以防晉軍逃遁。苻堅得報后,把大軍留在坎城,親率騎兵8000馳抵壽陽。符堅一到壽陽,即派被俘的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到晉軍大營勸降,而朱序到晉營后,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真實情況,并建議謝石乘前秦軍各路兵馬尚未集中,立即發起攻擊,打敗其前鋒,重挫其銳氣,足可大敗前秦軍。謝石迅即改變作戰方針,轉守為攻,派猛將劉牢之率領精兵5000夜襲洛澗,取得大捷。然后,謝石率晉軍主力渡過洛澗,直抵淝水(今安徽壽縣東南方的東淝水)東岸,在八公山下扎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接到洛澗失利的消息后,苻堅和苻融登上壽陽城樓,了解晉軍動向,向東望去,只見晉軍陣容嚴明,旗號鮮明;向北遠望,恍惚之間,好似八公山上,漫山遍野全是晉兵,心中頓生一絲懼意,但依仗人多,期冀速戰速決獲得勝利。謝石知道己方兵少糧缺,宜速戰速決、不宜久戰,利用苻堅的這一心理,派遣使者激將苻融,要求苻堅后撤軍陣以利晉軍過河后決戰。苻堅不顧諸將勸阻,應允了晉軍的這一要求。苻融下令秦軍后撤,秦軍本無戰心,經河澗一戰士氣大為受挫,大軍后撤,造成陣腳大亂。謝玄等率8000精銳騎兵乘勢搶渡淝水、攻擊秦軍。朱序又乘機在陣后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軍官兵信以為真,爭相逃命,陣形更亂。苻融見形勢不妙,飛馬沖到前方,力圖阻止士卒后退,但坐騎被晉軍沖倒,自己命喪晉軍。前秦軍人馬相踏而死者,滿山遍野,堵塞大河。路上人聽到風聲鶴唳,也以為是晉兵追來,更沒命地拔腳向北逃竄。秦軍被殲滅十有八九,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逃至淮北。淝水之戰以秦軍大敗、晉軍全勝而告結束。

img

淝水之戰示意圖

淝水之戰,僅有8萬人馬的東晉軍隊臨危不亂,利用前秦統治者苻堅“驕傲輕敵”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和“半渡而擊”戰術部署上的不當,用計使秦軍后撤軍陣、乘機渡河突擊攻敵,大破其90萬大軍,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跡。淝水之戰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戰爭,勝利者東晉王朝徹底粉碎了前秦軍隊的南下攻勢,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一流轉至今的成語,是對苻堅“投鞭斷流”“起第長安”的驕橫態度的絕妙諷刺。淝水之戰也是驕兵必敗的實例。唐朝詠史詩人胡曾作有《東晉》《八公山》兩首詩,總結淝水之戰。《東晉》詩中道:“石頭城下浪崔嵬,風起聲疑出地雷。何事苻堅太相小,欲投鞭策過江來。”而《八公山》中言:“苻堅舉國出西秦,東晉危如累卵晨。誰料此山諸草木,盡能排難化為人。”唐朝另一名詠史詩人周曇則寫有《苻堅》一詩,譏諷苻堅剛愎自用,拒諫、輕敵,導致國破身擒:“水影星光怪異多,不息修德事干戈。無謀拒諫仍輕敵,國破身擒將奈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阿城市| 望城县| 信丰县| 广德县| 本溪市| 黄龙县| 华蓥市| 竹山县| 龙海市| 文水县| 柯坪县| 天全县| 获嘉县| 搜索| 华阴市| 耒阳市| 桃园市| 高青县| 合水县| 孟州市| 河池市| 乌拉特前旗| 高州市| 彩票| 缙云县| 改则县| 白城市| 宜都市| 安西县| 定州市| 祁连县| 邯郸县| 齐齐哈尔市| 淳化县| 庄浪县| 刚察县| 日土县| 友谊县| 闻喜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