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吳起《吳子兵法》論水

吳起(?—公元前381),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一說山東曹縣東北)人,戰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后世把吳起與孫子連稱“孫吳”,著有《吳子》,與《孫子》合稱《孫吳兵法》,共有48篇,大部分已經失傳,今保存下來的有《圖國》《料敵》《治兵》《論將》《變化》《勵士》6篇,約5000多字。其中在《料敵》《論將》《應變》等3篇中,吳起論及了水與戰爭的關系。

img

吳起,戰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一是因水而戰。在作戰指揮方面,吳起強調料敵用兵,“審敵虛實而趨其危”,以此決定戰與不戰。在《料敵》篇中,他依據敵情特點,指出有8種情形不需占卜吉兇即可同敵交戰,其中與水相關的情形大致有4種:大風嚴寒,晝夜行軍,伐木渡河,不顧部隊艱難;盛夏炎熱,行軍急速,途中不休息,又饑又渴,只顧趕往遠處;軍用物資耗盡,柴草短缺,陰雨連綿,無處可以掠奪;兵力不多,水土不服,人馬感染疾疫,四鄰援軍未到。同時,吳起還指出了可以進攻敵軍的13種情形,其中之一是“涉水半渡”。

二是以水灌敵。吳起認為,利用地形是將領用兵的關鍵之一。在《論將》中,他論述了根據敵情采取權變的情形,其中提出了以水代兵、以水灌敵的水攻作戰方法:“居軍下濕,水無所通,霖雨數至,可灌而沈。”即是說敵人處于低洼潮濕的地方,水道不通,大雨連綿,可以灌水淹沒之。

三是依水而戰。在《應變》篇中,吳起論述了依水而戰的多種戰法:如敵人很多,既受過良好訓練,又作戰勇敢,背對高山,前臨險要,右依山,左靠水,深溝高全,強弩守備,后退穩如山移,前進急如風雨,糧食又很充足,很難與之長久相持,則以五軍合擊,形成有利態勢,此即打擊強敵的方法;如遇丘陵、林谷、深山、大澤等不利地形,應迅速通過,不要遲緩;如與敵相遇于大水匯集的地方,水勢傾陷了車輪、淹沒了車轅,車騎都有被洪水吞沒的危險,又沒有準備舟楫,進退不得,則將車騎留在岸邊,登高觀察四方,一定弄清水情、了解水面的寬窄、查清水的深淺,才可以出奇制勝,此即水戰之法;如果敵人渡水而來,則乘其半渡而打擊之;如陰雨連綿,車馬難行,四面受敵,全軍惶恐,則停止戰車作戰,待天晴地干時再行動,且選擇高處避開低處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阜阳市| 浙江省| 三河市| 石嘴山市| 阜平县| 西乡县| 南乐县| 平顺县| 霍林郭勒市| 黑龙江省| 横山县| 沙坪坝区| 建湖县| 望城县| 鹤峰县| 通城县| 沽源县| 姜堰市| 巩义市| 安化县| 海阳市| 安丘市| 富锦市| 萍乡市| 昌图县| 苏尼特左旗| 渝中区| 手游| 泾川县| 夹江县| 邵武市| 青龙| 岗巴县| 政和县| 九龙县| 敦化市| 前郭尔| 潍坊市| 怀化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