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祈生殖繁衍內(nèi)涵的演變

祈生殖繁衍是水崇拜另一原始內(nèi)涵。以此為本義,又依次作如下引申。

●由祈求生殖到祈求生長

在原始水崇拜中,人們向水祈求生殖的力量,包含了水具有生殖力的觀念。新生兒誕生后,需要健康生長,人們又借水來舉行儀式,表達(dá)這種愿望。水又成了人們祈求生長力的對象,并由此被賦予了生長的力量。水的生長力信仰是由水的生殖力信仰引申而來。人們對水的生長力信仰,多體現(xiàn)在誕生禮習(xí)俗之中。

宋代《浴嬰圖》展示了古人日常生活中為嬰兒洗澡的場面

在我國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誕生禮是各種形式的浴嬰禮儀。宋代已有關(guān)于這種禮儀的記載:“親賓盛集,煎香湯于盆中,下果子、彩線、蔥、蒜等,用數(shù)丈彩繞之,名曰圍盆。以釵子攪水,謂之?dāng)嚺琛S^者各撒錢于水中,謂之添盆。盆中有棗子直立者,婦人爭食之,以為生男之征。浴兒畢,落胎發(fā),遍謝坐客,抱牙兒入他人房,謂之移窠。”要了解這種禮儀的根本意義,可對它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加以分析:以彩綢裝飾浴盆,有祝吉、渲染隆重慶典氣氛的作用,表明浴兒已不是一般的出于清潔衛(wèi)生方面需要的洗浴行為,而是包含著神秘的信仰與祈求的禮儀活動。用銀釵攪盆水,往盆水中投錢幣,是帶有巫術(shù)性質(zhì)的儀式。按接觸巫術(shù)的原理,接觸過銀釵、錢幣的水便成了銀水、富貴水,具有了銀、幣般珍貴的價值。接下去的儀式是婦人爭吃水中直立的棗子,據(jù)說因此可以生男孩。可見,盆水的珍貴價值在于具有使婦人生育的生殖力量。最后一道儀式才是以盆水浴兒。用具有生殖力量的水來洗浴嬰兒,是希望憑借水的生殖力促進(jìn)嬰兒健康成長。由此,生殖之水就成了生長之水。通觀浴兒誕生禮的全過程,可見其根本意義在于祈求、祝福新生兒健康成長。洗浴的所有儀式都是圍繞這個中心而形成的。洗兒誕生禮,包含著人們對水的生殖力、生長力的信仰。

《臺灣內(nèi)山番地風(fēng)俗圖》之母嬰冷水浴

臺灣土著民族,如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nóng)人、卑南人、魯凱人、曹人、雅美人、賽夏人、邵人等,都曾有一種古老的浴兒習(xí)俗。新生兒誕生后,要帶到山溪、河流用冷水洗浴。《臺灣府志》卷七《風(fēng)土志》中記土番習(xí)俗說:“甫生產(chǎn),同嬰兒以冷水浴之。疾病不知醫(yī)藥,輒浴于河;言大士置藥水中,以濟(jì)諸番。冬日,亦入水澡浴以為快。”臺灣土著民族的浴兒禮儀,更清楚地表現(xiàn)了這類禮儀祈求新生兒健康成長的意義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對水的生長力的信仰。盡管臺灣土著民族是從神靈撒藥角度來解釋水的生長力的,然而這種神話式的解釋顯然是由古老的水生殖信仰派生而來,因為神靈撒藥神話的解釋只能是人們在對醫(yī)藥的作用有所認(rèn)識之后,對水的生長力的一種新的解釋。直到近代,臺灣土著民族仍有抱新生兒到山溪行冷水浴的習(xí)俗。俗信認(rèn)為水中有仙氣和神力保佑小孩安康。其實,這種對水中仙氣和神力的信仰,是水生殖信仰進(jìn)一步神靈化演變的產(chǎn)物。清乾隆時,滿洲人六十七奉命巡臺,著《番社采風(fēng)圖考》,該書有冷水浴嬰圖及說明文字。是書已佚,但其說明文字在其他典籍中尚存節(jié)錄:“番俗初產(chǎn),產(chǎn)母攜所育媳翳同浴于溪,不怖風(fēng)寒,蓋番性素與水習(xí)。”這段文字說明,臺灣土著民族的洗嬰禮儀,無論天寒地凍、刮風(fēng)下雨、冷水刺骨都要如期舉行,可見對水的育嬰、護(hù)嬰功能崇信到何等程度。與上述說明文字相配套的圖畫在故宮信片第13輯第1組《臺灣內(nèi)山番地風(fēng)俗圖》中也有收錄,不過,卻是出于一無名畫工的手筆。臺灣土著民族的這種冷水浴嬰習(xí)俗到本世紀(jì)初才慢慢改變,因為戶外冷水浴對新生兒確實有百害而無一益。據(jù)說,是在當(dāng)?shù)鼐斓膭駥?dǎo)下,才改用溫水洗浴,并由戶外改為戶內(nèi)洗浴的。有趣的是,改變后的習(xí)俗在無害和不傷大雅的前提下,仍保留了冷水浴嬰習(xí)俗的殘跡,表現(xiàn)出這種習(xí)俗頑固的傳承性。如雅美人在溫水洗嬰后,尚須滴幾滴泉水在嬰孩頭上,祈禱孩子的生命如清泉般長流不息。又如曹人在溫水浴嬰前,要用少許冷水擦洗小孩的身體,其意義在于神所造的天然水是純凈不染的,可以永保孩子安康。擦洗時,助產(chǎn)老婦還在一邊念念有詞:“祝他健康。”冷水擦身完畢,再行溫水浴,洗凈身上的污垢。冷水洗兒,表現(xiàn)了對自然水的生殖力、生長力的崇拜,應(yīng)該是洗兒習(xí)俗最原始的形式。

●由祈求生殖到祈求再生

由于受“靈魂不滅”“靈魂轉(zhuǎn)世”觀念的支配,我國一些傳統(tǒng)的葬俗往往包含祈愿死者“再生”或“轉(zhuǎn)生”的內(nèi)容。相當(dāng)多的葬儀都包含了祈愿死者再生的意義。用水舉行的葬儀便是其中的一類。這類葬儀形式多樣,原理完全相同,即借助水來“實現(xiàn)”死者的“再生”。它反映了人們認(rèn)為水能使死者再生的信仰。水的再生信仰,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是由原始水崇拜所包含的水生殖信仰引申而來。由水生殖信仰引申出水再生信仰是順理成章的,因為生殖與再生都是生命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洗尸是喪葬禮儀中必不可少的儀式。許多民族的洗尸活動伴隨著復(fù)雜隆重的禮儀。說明洗浴不僅僅是出于尸體潔凈方面的需要,而是有著更為重要的信仰方面的意義。這就是通過為死者沐浴,讓生命之水接觸死者的身體,為其注入生殖的力量,促成其早日再生。這屬于接觸巫術(shù)之類。一些民族在洗尸前,還要舉行買水儀式,人們來到井、泉、河邊,焚香燒紙,算是向水神買水。只有買來的水才能用于死者的沐浴。洗尸的水,為什么要買呢?這是因為人們相信只有付出一定代價而獲得的東西才有它特殊的力量。市場買賣法則在洗尸活動中的運用,也說明人們對于水的再生功能虔信無疑。廣西壯族的人死后,孝男孝女便來到河邊挑洗尸水,先把幾個銅板或銀元丟入河中,謂之買水。彝族“買水”音譯為“謚文”,由死者的男性親屬到井旁打水,要焚香燒紙,俗稱“替死者買水”。瑤族的買水除了要焚香化紙外,還要向河神投四枚銅錢。瑤族稱為死者打來的水為“陰水”。買水之后,便是燒水浴尸。一般的做法是用蒿枝、柏枝、檀香等和水煎煮。燒好水后,便是浴尸了。一般是男性死者由男子來洗浴,女性死者由女子洗浴。各地浴尸方法雖有細(xì)微差異,但也大致相同。值得提及的是,仡佬族為死者燒熱的一鍋水,只用一部分洗尸,另一部分則由死者的后人每人喝一口,稱“喝救苦水”。據(jù)說,孝子們喝了這種水,可以減輕死者在陰間所受的痛苦。實際上,這種儀式的真實目的并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活人,是一種祈求祖宗庇護(hù)的儀式。在人們的觀念中,用于浴尸的水具有特殊的價值,是生命之水,死者浴身可以獲得再生之力,活人喝了則可以求得家族興旺。水的生命力在此獲得了雙重效應(yīng)。

水還被引入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一些安葬儀式之中。白族有一種奇特的葬式,棺木放入墓穴之前,要在墓穴底部中央安置一個水罐,內(nèi)裝水與活魚,用紅木封口,其意義在于借水與水神(魚)的生命力幫助死者轉(zhuǎn)世再生。類似的葬式還有在墓穴中放上兩壇清水作為隨葬品的做法。

洗骨葬也是以水的再生力信仰為底蘊(yùn)的一種葬式。這是一種二次葬,將墓掘開,取出遺骨,拿到河里洗干凈,置于甕或木匣內(nèi),再行安葬。有時,視情況的需要還要舉行多次洗骨葬。為什么要將死者的遺骨掘出來洗凈重新安葬呢?據(jù)稱主要是為除祟,即除去先人帶給后人的禍患,所以洗骨葬多在家道中落、家中有人生病時舉行。《梁書》卷五十二中記敘衡陽地區(qū)的洗骨葬說:“山民有病,轍云先人為禍,皆開冢破棺,水洗拓骨,名為除祟。”為什么先人要作祟于后人呢?為什么用水洗遺骨就能除祟呢?這與人們對水的再生力崇拜有關(guān)。在人們的觀念中,先人總是對自己的后裔子嗣加以保護(hù)的,之所以要作祟,大約是在給后人傳遞一種信號:表明自己在陰間過得不好,無法脫胎轉(zhuǎn)世,需要后人的幫助。于是,后人便重演洗尸故伎,掘墓洗滌遺骨。洗滌遺骨的作用在于讓水接觸遺骨,為其注入再生的力量,促使亡靈早日轉(zhuǎn)世;而亡靈一旦獲得了水的再生力,能脫胎為人,當(dāng)然就不會繼續(xù)作祟。

在喪葬習(xí)俗中,水作為再生之物,除被直接用于洗浴外,還被想象成能為死者亡靈飲用,這就形成了贈亡靈買水錢的葬俗。黔東南苗族有為死者贈買水銀的葬俗。老人過世后,房族子孫及親友都要趕來為死者贈買水銀,每人將各自所贈送的碎銀子裝入一條長長的布袋,袋子打上結(jié),隔開各人所贈碎銀,然后置于死者身旁,供亡靈到陰間買水喝。苗族民間信仰認(rèn)為一個人死后有三個靈魂:一個靈魂留在墳里;另一個靈魂進(jìn)入家中住在神龕上,接受后人供奉;還有一個靈魂則要返回東方老家,上天堂拜會始祖蝴蝶媽媽和再生始祖炎公炎婆,然后再返回來投胎轉(zhuǎn)世為人。當(dāng)這個靈魂在返回祖先身邊的時候,要經(jīng)過天地交界處的一座高山。上得山頂,靈魂便會又累又渴,就要坐下來休息并找水喝。山頂有一清一濁兩口水井,喝了清水,才記得清自己前世是人,也才會投人胎再生為人;若喝了濁水,則可能變得糊涂起來,投錯胎變牛變馬。但喝清水要用銀子買。所以子孫及親友要為死者贈買水銀。這里,把水的功能說成是能使亡靈頭腦清醒,似乎與再生無直接關(guān)系,但是從中仍可見人們是把水與亡靈的再生緊密相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丁青县| 景宁| 巨野县| 叙永县| 南乐县| 航空| 嘉禾县| 项城市| 确山县| 舞钢市| 福鼎市| 环江| 南丰县| 共和县| 茶陵县| 古蔺县| 古丈县| 安国市| 莒南县| 科尔| 沁水县| 临沧市| 彭泽县| 长宁县| 唐海县| 深圳市| 青神县| 龙门县| 什邡市| 仙桃市| 富平县| 宣汉县| 辽宁省| 吴堡县| 南召县| 卢湾区| 安多县| 天峻县| 缙云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