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男性邊緣型人格障礙
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邊緣型人格障礙者中成年男子比例約為25%,也就是說每四個邊緣型人格障礙有一個成年男性。這個比例或許應該還會高一點——“歡迎來到奧茲國”上,為伴侶而注冊的非邊緣型人格障礙成員中,半數是女性(而且她們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男性伴侶通常還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目前,對于男性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如何表達,或為女性設計的治療項目對男性效果如何,這兩點我們知之甚少。為什么對于男性邊緣型人格障礙,我們更加缺乏了解呢?以下是一些原因:
男性更少尋求專業幫助
一再有研究表明,對于不那么復雜但同樣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郁,男人甚至不會尋求治療,更不要說邊緣型人格障礙。許多男人認為承認自己的感受,尤其是與邊緣型障礙沾邊的脆弱和對拋棄的恐懼,是很“沒有男子氣概”的。
臨床偏見
有研究發現,加州一家心理健康機構的五十二個專家評估病人病歷時,他們無法準確診斷男性是否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盡管其癥狀與女性病例中的相差無幾。
這樣的結果解釋了,男性的憤怒與女性的憤怒為何有不同的解讀方法。安德烈·勃蘭特(Andrea Brandt)說:“極大程度上,女人的憤怒是不理智、頭腦發熱、過于情緒化的。另一方面,男人的憤怒非常有力,且攻擊性強。”
文化影響
社會影響使男人不會透露自己對拋棄的恐懼,或其他情感上的脆弱,而這些都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標志。男人理應有“男子氣概”,理應無懼,理應用盡少的承諾“征服”更多地女人。如果一個男人不幸被婚姻“捆綁”,他應該是婚姻中掌握主動的人,這樣才能免得被視為過于軟弱。
最重要的是,如果一個男人的自信達不到期望值,或者說如果他感到孤獨、抑郁、驚嚇,在“男性的規則”中,他也不應該顯露這些情緒。然而,憤怒是被允許的。在有的情況下,甚至打人都被視為都是正確的。
邊緣型人格障礙男性與家庭暴力
想象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恐懼是被拋棄,而且你是一個男人,并且這樣的恐懼僅次于看到鏡中空洞的、沒有價值的自己。想象將這樣的感受分享給別人,而你害怕這些人排斥你,這是多么困難,更不要說尋求專業治療了。
這些感受必須要有出口。有的男人使用與邊緣障礙女性相同的情緒出口,比如嘗試自殺。許多男人(或許多于女人)會用酒精與藥物(如可卡因、冰毒)麻痹自己。然而,也有一類男人,將自己的情緒導向憤怒與攻擊性,這樣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男人和女人都會將自己對拋棄的恐懼表達為身體上的攻擊,攻擊的對象是他們痛苦的“原因”。然而,男人的暴力級別往往更為致命。背叛被發現、(真實或想象的)拋棄行為都可能引發一些外化行為,如踢門、強迫的性行為、阻攔伴侶逃離、用武器威脅伴侶。有的還會有控制和跟蹤行為,如竊聽電話、秘密安裝攝像頭、雇私人偵探。
這樣的攻擊行為通常導致實施者被誤診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青少年則會被誤診為品行障礙
。結果是,這些人沒能接受正確的治療。他們只是被監禁起來了而已。其實,太多邊緣型人格障礙男性都被關過,以至于在監禁場所,已經形成了一套針對男性罪犯的辯證行為療法
。
性外化
瑪麗·蓋伊(Mary Gay)是一個心理治療師,她治療過許多邊緣障礙男性,她發現邊緣型人格障礙男性常有成癮的、不能自控的性行為,包括定期找妓女、風流韻事多、去脫衣舞廳、癡迷情色作品、偷窺、裸露、執迷于手淫。
一位邊緣障礙男性的自我傷害方式便是高危險性的性行為,他說:
“我討厭自己的一點就是不受控的性行為,完全是無法自拔,就像一只隱形的手抓著我的領子,拖著我去做一件事。我需要痛苦和墮落。我給自己的伴侶也帶來了危險,這讓我感到非常愧疚,這種愧疚破壞我內在的一些東西。但當內心的孤獨感強烈起來,性是唯一能平息恐懼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