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治通鑒故事(中華經(jīng)典故事)
- 陸令儀 朱莉
- 2486字
- 2019-01-03 14:18:40
荊軻刺秦王
燕國太子丹曾作為人質(zhì),住在秦國。他見秦王嬴政決心兼并列國,又奪去了燕國很多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他向太傅鞠武征求意見,鞠武建議太子丹向西與韓、趙、魏三國訂立盟約,向南與齊、楚兩國聯(lián)合,向北與匈奴講和,穩(wěn)定了周邊的局勢,然后聯(lián)合強國,一同攻打秦國。
太子丹是個急性子,他說:“太傅的謀略雖好,但要最終實現(xiàn),實在是曠日持久,我等不及了。”太傅的建議,太子丹并沒有采納。
恰好這時候,秦國將軍樊于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國,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勸太子丹別收留,說:“以秦王那暴脾氣,加上長久以來對咱們燕國的積怨,就足以令咱們燕國膽戰(zhàn)心驚了。更何況,你還將他手下逃跑的犯人樊將軍收留,這就等于把肉棄置在餓虎往來的小道上。您還是盡快將樊將軍送到匈奴那邊去吧,這樣既不得罪樊將軍,秦國也不怨恨咱們。”
太子丹說:“樊將軍走投無路,歸附于我,我本該舍命保護(hù)他,您讓我送他到匈奴,我萬萬辦不到。還是請您考慮一下其它辦法吧。”
鞠武說:“您想謀求安定的環(huán)境,卻去做危險的事情;您想要求福,卻去制造災(zāi)禍;您謀略淺薄,以致積怨加深;您不過為了結(jié)交一個朋友,卻置國家安危于不顧。您這樣做下去,那可是要蓄積仇怨,為國家?guī)頌?zāi)禍啊!”太子丹對鞠武的勸說置之不理。
太子丹聽說衛(wèi)國人荊軻很有本事,便差人攜帶厚禮,十分恭敬謙卑地把他請來。太子丹對荊軻說:“現(xiàn)在秦國已擄走了韓王,又乘勢舉兵南進(jìn),直搗楚國。又向北威逼趙國,趙國是無力抵抗秦國,那災(zāi)難即刻就要到燕國頭上了。燕國又小又弱,近百年來,已經(jīng)多次為戰(zhàn)爭拖累,哪里還能夠抵擋秦國?東方的那些諸侯國都屈服于秦國,沒有哪個國家敢再合縱抗秦了。現(xiàn)在我有個辦法,雖然這個計策算不上十分高明,但能讓秦國一片混亂。要先找到一位天下最勇敢無畏的勇士,派他前往秦國脅迫秦王嬴政,迫使他將兼并的土地歸還給各國,就像曹沫當(dāng)年逼齊桓公歸還魯國領(lǐng)土一樣。假若不還,乘機刺殺掉秦王。秦國大將都擁兵在外,一旦國內(nèi)發(fā)生動亂,他們君臣之間就會相互猜疑。趁此時機,各國聯(lián)合起來,一起滅掉秦國,那是指日可待。希望您留心這件事情,幫忙物色一下這樣的人選。”
荊軻思前想后,這樣的勇士,到哪里去找?太子的意思,不就是叫我去當(dāng)這個刺客嗎?思忖了半天,他還是答應(yīng)了太子丹。于是,太子丹把荊軻收在門下當(dāng)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與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dāng)然很感激太子丹。
荊軻說:“我現(xiàn)在前往秦國,秦國如何能信任我?有什么接近秦王的理由?這事兒不難,如果能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把這兩樣?xùn)|西獻(xiàn)給秦王,他一定會很有興趣,愿意召見我,那時我就有機會刺殺他,來報答太子的恩情。”
太子丹說:“樊將軍在窮途末路時來投奔我,我實在不忍心殺他啊。”
荊軻于是私下見了樊于期,說:“秦國對待您,可說是殘酷之極,您的父母、宗族都被誅殺或淪為官奴了,現(xiàn)在聽說秦國通緝您,說要懸賞千金、封地萬戶取您首級。您打算怎么辦呢?”
樊于期長嘆一聲,流淚說道:“能有什么辦法呢?”
荊軻說:“希望能借您首級一用,讓我獻(xiàn)給秦王,秦王見此必定很高興,并且要召見我,到那時候,我左手拉住他的衣袖,右手持匕首刺死他。這樣一來,您的大仇得報,燕國也可以報仇雪恥了。”
樊于期說:“這正是我日日夜夜苦思冥想想要做的事情,我成全你。”說完,拔劍自刎。
太子丹聞訊,連忙趕了過來,見到此情此景,伏尸痛哭,但已無可奈何,只好按照荊軻的主意,把樊將軍的首級盛在匣子里,準(zhǔn)備獻(xiàn)到秦國去。此前,太子丹已得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他叫工匠把匕首燒紅,浸入毒藥之中。被這把帶毒的匕首刺中,只需刺出一點點血,人就會立即沒命的。
荊軻出發(fā)那天,太子丹親自到易水河畔送別,與他同行的還有燕國的勇士秦舞陽,算是他的助手。荊軻唱起了離別的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在悲壯的氛圍中,頭也不回地奔赴秦國。
荊軻一行來到秦國都城咸陽,通過秦王寵臣蒙嘉見到了秦王。秦王一聽要獻(xiàn)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的領(lǐng)土,很是高興,于是安排朝會大典,召見荊軻。
荊軻手捧地圖進(jìn)獻(xiàn)給秦王,地圖是卷著的,慢慢地打開,等到最后圖卷全部展開,匕首露了出來。荊軻乘勢抓住秦王的衣袖,拿起匕首刺向他的胸膛。還沒等匕首刺下去,秦王已經(jīng)下意識地往后一躲,然后又往旁邊一扭,躲開了荊軻的攻擊。荊軻拼命追趕秦王,抓住了秦王的衣袖,因為用力過猛,把衣袖都撕裂了。
荊軻把斷裂的衣袖拿在手中,猛然一愣,隨后就開始繼續(xù)追逐秦王。秦王在秦宮粗壯的柱子之間躲閃,繞著柱子奔跑。這時,殿上的群臣都嚇呆了,秦國法律規(guī)定,群臣在殿上不得攜帶任何武器。事發(fā)突然,群臣全都失去了常態(tài),也顧不得朝堂之上的禮儀,只好徒手上前撲打荊軻,并喊道:“大王,把劍推上背。”因為當(dāng)時的劍比較長,不推到后面,緊急情況下不太容易拔出來。秦王將劍推到背上,拔出劍來回?fù)羟G軻。荊軻一下子就失去了優(yōu)勢,被砍中大腿,倒在地上。最后關(guān)頭,荊軻孤注一擲,把匕首向秦王投過去,不料秦王躲開了,只擊中了銅柱。荊軻見此情形,知道自己無法完成刺秦的任務(wù),但是心里很是不平,只好坐在地上破口大罵道:“此事所以不能成功,只是想活捉你,然后逼你簽訂盟約,歸還那些兼并的土地,以此回報燕太子啊。”但是空說無用,秦王召衛(wèi)士上殿,把荊軻當(dāng)場殺死。秦舞陽也被殺了。
秦王遭此一番驚嚇,勃然大怒,隨即增派軍隊奔赴趙國,命令王翦的大軍進(jìn)攻燕國。秦軍氣勢如虹,所向披靡,短短十年之內(nèi),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即告完成。

漢畫像石中的荊軻刺秦王
【博聞館】
中國古代的地圖
故事里講到,荊軻將匕首藏在進(jìn)貢給秦王的地圖里,在給秦王看地圖的時候,圖窮匕見,隨即刺殺秦王。傳說大禹治水時,河神河伯獻(xiàn)一青石給大禹,上有治水用的地圖,大禹用它來指揮治水,終于成功。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的地圖,是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代墓葬中出土的,這個地圖包含了中國南方的諸多河流和城市,其繪制的精度很高,技法非常成熟。荊軻獻(xiàn)給秦王的地圖大概就是這種繪制在絹帛上的地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中國的地圖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和我們現(xiàn)在的地圖恰好相反。這種習(xí)慣一直保留到清代才逐漸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