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策故事(中華經典故事)
- 劉世潔
- 1148字
- 2019-01-03 14:18:54
馮且巧施反間計
有一天,東周國國君正在琢磨怎么對付西周國,突然有人來報:“大王,西周國大臣宮他求見。”東周國君一聽,心下大喜,趕緊召見。宮他見到東周君以后,恭恭敬敬地行大禮參拜,說:“感謝大王召見,宮他素聞大王英明仁慈,禮賢下士,特來投奔。”東周君問:“你不是西周國的大臣嗎?”宮他說:“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我空懷滿腹才華,在昏庸的西周國國君那里卻得不到重用,故棄暗投明,前來投奔。”東周君說:“大夫來東周,實在是我東周國之幸呀!”于是將宮他留在了東周國,并對他委以重任。宮他便把自己在西周國當大臣期間所了解到的情報統統告訴了東周國。
東周君獲得這些情報,十分高興,可西周君知道后卻大為震怒。西周國大臣馮且說:“大王不必生氣,要除掉宮他這個叛徒簡直是小菜一碟!”西周君問:“你的意思是派刺客把宮他殺了?”馮且一笑,伏在西周君耳邊小聲說:“我們殺他豈不太麻煩?并且他已經把我們的情報說出去了,我們殺了他這情報也收不回來啦。大王只需給我三十斤黃金,我保管把這件事處理得漂漂亮亮,既除掉宮他,又讓他透露的那些情報作廢。”
拿到黃金后,馮且馬上秘密地寫了一封信,內容是:“告訴宮他:那件事如果可以辦成,就盡量去辦;如果辦不成,一定速速返回,以免事情敗露,白白送死。”同時,馮且又派人向東周邊境的巡邏吏“告密”說:“今晚有西周國的奸細要入境。”巡邏吏一聽,立刻下令嚴格檢查進入人員,果然抓到了馮且派出的送信人,并從他身上搜到了黃金和書信。巡邏吏把黃金和書信獻給東周君,東周君看到信的內容勃然大怒:“大膽宮他,原來他是西周國派來的奸細!給我推出去斬了!”自然,宮他帶來的那些情報也就被東周國君當成“假情報”而棄之不用了。

戰國時候的書簡
【博聞館】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謀略智慧的結晶和寶藏,每六條計策為一套,共六套,各套分別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其中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時所用的計策,后三套是處于劣勢時所用的計策,反間計就是敗戰計中的一條。為便于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人在每計中取一字,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尸,擊魏連伐虢。”全詩共40字,除了“檀公策”(因“三十六計”一語源自南朝宋將檀道濟,故說“檀公策”)三字外,其余37字代表了三十六計(“伐虢”兩字代表一計):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里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計、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尸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