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智:從數字化車間走向智能制造
- 朱鐸先 趙敏
- 638字
- 2019-01-03 14:56:16
第二章 務實戰略,客觀認識德國工業4.0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越是時髦、喧囂的熱潮,越需要冷靜、獨立的思考。我們既要積極學習德國工業4.0的先進理念,也要看清楚其戰略本質,不要照搬照抄,一定要結合國情與企業情況,制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才能在這場全球工業革命中取得主動,助力企業的健康發展。
德國工業4.0恰逢中國企業轉型升級之際,再加上各種媒體、論壇的推波助瀾,工業4.0在中國一度炙手可熱。很多企業對工業4.0寄予厚望,希望抓住工業4.0的機遇,全面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的跨越發展。
在這種熱潮下,我們需要冷靜、獨立的思考。我們既要積極學習德國工業4.0的先進理念,但也要看清楚其戰略的本質,不要盲從,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才能在這場全球的工業革命中取得主動,助力企業的健康發展。
“工業4.0”被德國學術界與產業界認為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希望通過工業4.0革命性的變革,升級國內的工業體系、保持其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現在工業4.0已經上升到德國國家戰略。
德國為什么要實施工業4.0戰略?有人說,是德國為了抗衡美國、壓制中國,最直接證據就是2014年6月24日,德國機械協會主席在日本說,德國和日本攜手應對中國制造業的挑戰。德國《世界報》網站也報道稱“中國機械制造業嚴重威脅德國。”如果理解成這樣,就是一種典型的主動進攻戰略,但作者認為,恰恰相反,本次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源自德國沉重的內憂外患,是德國人采取的一種被動應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