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天災
- 風起九鼎臺
- 是誰的小貝殼
- 2026字
- 2018-11-14 23:27:13
秦公明挪動臃腫的身軀在地上打了滾兒,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雪茬子,心有不甘的看著蒙石,“放人。”沖著身后喊道。身后環關軍鎮的子弟看著自己的將軍輸了,心中雖有不甘,但也沒有辦法,只得開營門放人。
小胖子將兩指伸入口中,吹去一聲尖銳的口哨,壯碩的黑馬從轅門中飛馳而出,奔向小胖子。
“哼,下次你就沒這么走運了。”小胖子撂下狠話,一瘸一拐的走向黑馬。
蒙石身后的武川軍子弟不斷的吹口哨,喝倒彩,蒙石雖腹中吃痛,但看著秦公明吃癟,心情倒也舒暢。
環關軍子弟見自己將領吃了虧,心中雖有怨氣,面子上也不能發泄出來,江湖之人最講信義二字,就算打碎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
沒一會兒,環關軍鎮中王威帶著明教弟子,押著運糧草的馬車出來,身上明顯負了傷,已經被包扎起來。蒙石看著已經王威,問道“師弟,那秦公明還對你怎么樣吧。”
“沒有,秦公明扣下糧草車讓我們去喚你來取,我們不肯,言語激烈了些,便與他們打起來。也沒吃什么虧,他手下有好幾個親隨都被我們打的掛了彩。”
“你這身上?”蒙石問道。
“秦公明吩咐手下的隨行郎中包扎的,那小子還算講點道義。若是碰上李黑水那幫人,說不準今天就回不來了。”王威苦笑道。
“無妨,沒吃虧就好。不管是誰,他要是敢下死手,我非把那小子的帥旗砍掉。”蒙石拍著胸脯,沖著王威說道。
“那小子回去也定會挨他爹一段訓斥。”王威說道,他暗自心中苦笑,還真是沒你小子不敢干的事兒。
“回營吧,代教主等不及了。”蒙石沖著王威說道。
“好。”王威回應。
糧草馬車緩緩上路,武川軍子弟圍繞著馬車緩緩前行,按這速度,大概兩個時辰便可回到九華山。王威等人騎馬走在隊首,寧桓跟在蘇小小身后。
“這位兄弟面孔好生,不知是?”王威看向寧桓說道。
蘇小小見王威發問,連忙解釋道“這位是李遺塵前輩的弟子,寧桓。”
“李遺塵前輩?莫不是代教主當年失蹤的師弟?”王威滿臉驚訝,看著寧桓說道。
“正是家師。”寧桓笑著回應道。
“早就聽聞李遺塵前輩為二十年前絕代劍仙,驚艷武林,寧兄為李老前輩高徒,想必也是天縱之姿。”王威夸耀道。
“不敢當,跟家師學了點皮毛而已,哪兒能算的上天縱之姿。”寧桓苦笑著回應。
“哦?原來是李遺塵前輩的弟子,那日后有機會定要切磋切磋了。”蒙石也來了興趣,咧嘴露出白牙笑道。
“蒙兄高抬,不敢不敢。”寧桓心中苦笑,剛來明教,寧桓可不想惹麻煩。
路上幾人閑談,難免避不開李遺塵的往事,寧桓在眾人口中也了解了一些關于李遺塵的往事,只是這位當年絕代劍仙李遺塵究竟是為何突然消失不見,眾人卻一概不知。寧桓大概了解到李遺塵與江湖上那個臭名昭著的金花海棠有莫大仇恨。
不知不覺間糧草車隊幾乎要行至九華商鎮前,路上不斷的有人盯著他們身后的糧草車,只是看見蒙石滿身披掛,身后又跟著整齊的武川軍弟子,不得不打消了截糧草的念頭。
車隊又行至上九華古鎮前的石牌坊前,蓬頭垢面的災民們躲在破敗的古廟中,相互擠著取暖,路邊有些披頭散發的災民一些不足三四歲的小孩子頭上插著草標,身后的武川軍子弟皆不忍心看去。
寧桓心中疑惑,不知那些災民為何站在路邊,身邊的小孩子頭上還插著草標,寧桓之前在古涼集鎮也見過有人在路邊抱著母雞在路邊,母雞雞冠上綁著草標,寧桓一直不知道那些是干什么的?便在馬背上轉身問蘇小小。
“蘇姑娘,你看那些災民帶著小孩子,頭上還插著草標,所為何事?“
蘇小小看著路邊的小孩子,有些于心不忍。轉頭回復寧桓“那些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災民們活不下去,便將他們賣予富貴人家做奴做婢。”
寧桓心中一陣驚訝,說道,“這豈不是販賣人口,官府難道就不管嗎?”
蘇小小幽幽的看著寧桓,臉上浮現出難以言明的神色,說道“官府雖明面上不許買賣孩童,但暗地里也算是默許,年年黃河發大水,朝廷年年發賑災糧,可那點兒糧食哪兒夠這么多災民吃,這些災民兒女若是不賣身,怕是連今年冬天也熬不過去。”
蘇小小緩了口氣,說道“這些災民連自己的溫飽都難以解決,又怎么能顧得上這些兒女?反而是將這些兒女賣到大戶人家手中,能保他們一輩子衣食無憂。雖說是受些苦,吃些打罵,但總算能活下來,不必跟著自己東奔西走,將來若是自己死了,這些孩子落到雜耍青樓手中,那更是生不如死。”
“尤其是這些女孩兒,將來若是大戶人家的少爺看上,納了小妾,更是天大福氣。”蘇小小嘆了口,話語中帶著深深的無奈。
灰白的天地間飄零著散碎的雪花,那些災民孩童站在寒冷的街上,凍得嘴唇發紫,止不住的在寒風中打著哆嗦。寧桓看著這些孩童,心中良久不能平靜,沉默不語。
寧桓出生在小富人家,家中有幾畝良田,年年收租大抵能維持寧家的開支,寧家鎮雖然偏僻,但是富饒。寧桓年幼的時候,父親告誡他勿要驕奢淫逸,但基本的開支還是能保證的。至于餓殍,寧桓不曾在自己那個偏遠的家鄉見過。
“寧桓,走吧。明教管事的管家最近應該會下山來買一些下人,到時候他們能到明教,也算有個好歸宿。”蘇小小對著寧桓輕聲說到。
寧桓這才從沉思中醒來,說到,“好,我們走吧。”
眾人穿過災民遍地的城樓前,進入了九華商鎮中。寧桓似乎還在想著身后的災民,心中思緒也漸漸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