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分析

我國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擴大,既有合理的因素,包括資源察賦特征、經濟體制轉軌、發展的階段性等原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包括對資源享有的初始不平等、行業或部門壟斷、體制機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原因。

(一)資源稟賦的制約和要素市場化的要求

資源稟賦對經濟發展模式和收入分配格局有著深刻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勞動力供給始終處于過剩狀態,城鎮就業形勢嚴峻,農村隱性失業問題沒有根本緩解,而資本、資源、技術和管理的供給則處于偏緊狀態。這些矛盾在計劃經濟時期沒有充分暴露,轉為市場經濟之后,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直接導致收入分配向資本傾斜,向有管理能力的經營者傾斜。

(二)市場競爭機制和效率優先原則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分配制度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是為了適應要素市場化的要求,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需要。計劃經濟時期,國有和集體經濟為經營主體,分配方式基本上是平均主義。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收入分配制度由“單一的按勞分配”調整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對收入分配格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三資、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參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各類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個人收入與企業盈利能力的關系更加緊密;二是勞動力市場得以發展,勞動力價值經歷了一個再發現的過程,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能力勞動力的價格出現明顯差異,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價格差異擴大;三是管理的價值得以體現,經營者對企業決策過程和經營成果的影響擴大,知識產權逐步得到認可;四是資本市場取得長足發展,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通過期權、股權等方式得以實現,居民也可以通過投資和財產經營獲得收入。可以說,隨著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收入分配轉向按要素的貢獻和勞動力的質量進行分配,使收入差距相應擴大,這是轉軌階段的伴隨現象,也是為提高經濟效率付出的必要成本。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快發展的階段,依托自然資源和資本優勢的重工業發展明顯快于輕工業,更快于第三產業,而政府和企業在重工業的收入分配中占有天然優勢。一些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收入分配與經濟發展之間會呈現一種倒“U”型曲線關系,即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差距會伴隨著經濟的增長而擴大,到達一個高點后,才會出現下降趨勢。大國尤其是發展起點低、內部發展不平衡的國家,大都無法回避這個問題。近幾年,我國經濟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增長,國家經濟實力和可支配總收入大幅度增加。在政府、企業和居民三大塊的分配關系中,政府收入主要是體現在稅收上,由于稅率相對固定,政府收入增長可以保持與國內生產(增加值)的增長基本同步,并可通過企業所得稅、個人累進所得稅的征收,取得分配格局中的優勢地位。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企業的盈利狀況相應有很大改善。通過對利潤的支配權,企業在收入分配中也占據了相對有利的位置。居民收入則主要受工資收入剛性的影響,增速低于國家、企業的收入增速,占比相應下降。可以說,國民收入向政府和企業傾斜是經濟高增長時期的必然結果。

(三)城鄉、區域、群體的發展不平衡,固化甚至擴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當前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國家發改委社會所一項研究表明,2007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總收人差距的貢獻率達到64.5%。同時,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東部沿海地區擁有區位優勢和資源、人才、產業集聚效應,經濟發展快,收入水平提高也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后,收入增長相對較慢。從群體來看,低收入群體尤其是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提高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難度很大;高收入群體則可以依靠財富的累積效應,使收入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速。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54,農村居民為0.51,這個系數遠遠超過城鄉居民總收入的基尼系數,并呈逐年擴大的態勢。財富聚集具有的“馬太效應”推動財產性收入向收入水平較高的少數人集中,進一步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四)體制機制的“逆向調節”

一是財稅體制不完善。稅收收入以間接稅為主,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較弱。財政支出中公共服務項目的支出比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二是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全面建立,保障水平比較低,特別是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緩慢。由于配套制度不健全和執行上的偏差,財政轉移支付、社會保障等再分配手段產生逆向調節效應。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中,轉移性收入3928.2元,占2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轉移性收入323.2元,占6.8%。農村居民獲得的轉移性收入僅相當于城鎮居民的8.2%。三是公共服務不均等。在城鄉之間、國有單位與非國有單位之間,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們在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方面執行不同的政策,享受不均等的公共服務,不僅拉大了當前的收入分配差距,還造成了起點不公平、機會不公平的問題,成為今后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起因。四是行業壟斷問題和企業分配機制缺陷依然存在。壟斷行業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取高額利潤,并轉化為經營者和職工的高收入,同質勞動獲得的勞動報酬明顯偏高,導致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在企業內部,一方面,處理勞資雙方關系的機制不健全,勞動者權益保障不到位;另一方面,經營者約束機制不健全,內部人控制問題嚴重,管理者收人偏高。另外,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工作中存在重速度、輕就業,重效率、輕公平,重經濟、輕社會的傾向,對解決收入分配領域的問題,往往缺乏總體考慮和政策、資金支持。由于解決收入分配問題需要多方面配合,需要綜合性政策和長期的努力,短期內很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收入分配問題重視不夠,缺乏政策協調和改革的動力,也是造成收入分配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的原因之一。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雖然有了共識,但由于部門之間缺乏配合,甚至有畏難情緒,很難有效推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绥芬河市| 都匀市| 靖边县| 宁蒗| 大渡口区| 德化县| 曲麻莱县| 高淳县| 宜宾县| 城固县| 香港 | 常山县| 凤城市| 那坡县| 瑞金市| 怀远县| 若尔盖县| 内乡县| 江川县| 囊谦县| 宁乡县| 衡东县| 明水县| 沙河市| 玉田县| 得荣县| 张家界市| 团风县| 宝应县| 股票| 西昌市| 上虞市| 宣恩县| 仁怀市| 五莲县| 东光县| 铅山县| 女性| 庆元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