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該題目不很適宜,但只因有“酒品”、“棋品”、“牌品”等類,那么“游戲品”的稱呼大體亦可仿制。這僅在說其名面上,以例舉來釋其含義,譬如他人正打電子游戲時,大聲武氣,絲毫不顧及旁人感受,成為了一噪音污染源,便可算他作沒游戲品。
于打游戲時的大呼小叫,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玩得投入,每逢“生死”緊要關頭,人體的腎上腺素或要提個檔次,順著就從嘴上叫出聲來。我也是好玩兒游戲的,與那種一時的刺激的感受切實交會過,可正如此我曉得,茲激動絕非不可控因素,稍加克制,并不會夸張至胡吼亂嚷。
我有位同窗的觀點是:打游戲就是要激動出聲才爽快,所以就算他備受影響,他也不愿申討打游戲者從而打斷其爽快。他當然也是個愛玩,且激動起來還過他人的主,之所以說出這番話,或是為了提供其游戲激動時打擾他人的充足支撐罷。
我十分不贊同他這般“慮及他人的感受”,正如你無意撞見一位酒后裝瘋者,其人莫名其妙給你一拳吃,你非但不還手,還要說道:“打吧,打吧,只要你爽快了,那我也就舒坦了。”這可真有種別樣的“黃蓋精神”。
我們人類是相依相存的,大家非是各自生活在單間,老死不相往來,為此才有我們聽爛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倒還要給加個前提,便是“大眾所共識的不欲”,若不如我提及的同窗,他可沒認為打游戲者大吵大鬧的不對。
生活在該社會,我們就要遵循其主流價值觀,反之你只能被判作異類,這里的異類也僅僅是相對的,倘你的價值觀某天成了主流,自然要反轉過來。所以無論你所持何種價值觀,我表示尊重,但興許不認同,并且在違反主流價值觀的景況下,到底會給你生活帶來些不便,譬如鮮少有人喜歡結交你,那長期單身則是自然的了。
是以在打游戲時激動萬分,絲毫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便歸分于異類行為,該異行的報應大都不會立馬找上你,只會積累至某日某事傾潰而出,或演變得一發不可收。如不及時補飭,仍抱著“我沒錯”的觀念,那你只合適自活自樂,去住世外桃源罷。
如此當他人的某行引起你的不快時,大可立馬勸說他一二,當然是以和善的語氣行勸,如不管用,則再另尋他法。被勸者也千萬別慪氣,以為他人顛對你,只因別人當你作朋友,這才好言相勸,否則半句話也嫌多,直對你敬而遠之,而你將持續保持該“惡習”,俟你于社會上碰釘時,方曉悔之晚矣。
最后擴言開了,還不得不說諸多人在看手機視頻時的外放問題,與我上述道理是為一則,十分惹人厭,好似他不知世上還有名叫“耳機”的科技產品存在!戴上耳機,那可比克制打游戲時的激動,容易太甚了罷!
言盡于此,再多說怕也無益,冀望列位別學楊朱的“損己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