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主見與依見
- 寫意周流
- 齊周流
- 1049字
- 2018-11-25 23:20:09
主見不多說,依見即為“依人所見”,是相對于主見的來自他人的見地。主見與依見間極不好平衡,主見太過則稱剛愎自用,依見太甚則叫人云亦云。而在剛愎自用的情況之下,倘你最終是為正確,則成了“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少數人;反在你人云亦云的時候,若是跟著大家伙都對了,則少數人只能冠名作剛愎自用了。
那么將少數人和多數人的對錯來論斷,他們的結果無過有三:一是少數人錯了,多數人對了;二是少數人對了,多數人錯了;三是多數人和少數人都錯了。第三條尚好,前兩者的結果或要使得一方遭殃,當然,用“遭殃”一詞的本意是過了點兒,但錯的一方也絕不好受,為何?
只因錯的一方有被奚落的風險,像什么“你看看你,哎呀!我就知道你是錯的,你怎么......”云云。總有些人,絲毫不顧及他者顏面,反反復復嘮叨,一直拿某人的某錯說事兒,十分惹人嫌,偏則你多半要忍氣吞聲,誰叫你錯了呢?那情況若換作少數人對了又怎樣?
少數人對了則恰恰相反,他有資格在心里暗爽一把,可若對眾人說:“我就知道你們是錯的,你們偏不信我,哼哼!”別人或要說:“是是是,就你厲害!”后小聲附道:“臭屁個什么勁!”這時候你倘再矜耀的話,就要犯了眾怒了。在平日里,我們自然大都不會如此,卻還要關系一前提,便是不能忽略了“要性”。
何謂要性?即一件事在你心頭的重要性,譬如你們一個團隊答題,總共是五題,通通答對便可獲獎五十萬,那么當由于一名隊員的失誤導致你們與獎金失之交臂時,這名隊員除了自責外,或要背負隊友們的責備。若場景換作班級內組織的答題游戲,不涉及任何利益,大家輸了也就輸了,也就置之一笑罷了。所以當有人說他在任何時候都很有主見,那定是扯淡,只是他沒遇見要性過大的事件而已,除非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氣概,否則斷難時時主見。
所以很多人會選擇隨大流,因為做少數人的風險太大,不如沒主見的輕松,即便是有些,在大家慫恿之下,亦是跟著默許。但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是為獨立之個體,不與任何人盡同,故在思想上也無法吻合至百分百,當你發見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一時,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無需以自己為怪。
即便你認為他人的想法有理,也不能全然放棄自己的,在無十分把握前,與他人商討,或許他人亦覺你有道理,末的結合他人之經驗,籍由自己的話表達出來,這樣一來,錯了也沒人怪得,因為你尊重了他人的意見,且保留了自己的見解,對了那自然是更好的。祝愿諸君將未來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再怎么也得七七八八得有,而不是聽風是風,聽雨是雨,失去了身為個體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