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非王公《荀卿論》
- 寫意周流
- 齊周流
- 497字
- 2018-11-11 14:20:08
茍不論茲夫子之言是否,知己愛己然后能知人愛人,畢方使人知己愛己,此仁人智者之序也。非知己愛己,何以言后來者哉?必若浮萍之無根,潢污之無源,故荀卿之意在乎真正固本。以明君子入,方昭知己愛己之重;以士之謂出,誡責仁人智者不在逐名末利,使人知己愛己可有也無。公非荀卿以謂“知己者賢于知人者;愛己者賢于愛人者”,是不明荀卿之意也,又公曰:“夫能盡智仁之道,然后能使人知己、愛己。”與荀卿詎相左乎?
公以“食不足以厭其腹,衣不足以周其體者”云云作譬,仆以為不當。蓋夫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發膚生受父母,倘窮而強善,吾不知其孝矣。富者,進可勤于善事,退可自怡而無害于天下,孰能譏之者乎?是以兩廂比校,窮而強善者,不孝也,富而自守者,無所害也,此之所謂“不若”也歟?
仆知公言“使人知己、愛己者,未有不能知人、愛人者也。能知人、愛人者,未有不能知己、愛己者也。”意其先后可以之理。章末又言墨翟之愛,并“能知人而不能知己者。”是表公所見仁人智者也,非荀卿之本意也。仁人智者故不必愛人愛己之先后,其仁智發于心而見于行,若夫平平人眾安能驟得乎?是以荀卿省知己愛己之明以先,而后奔名逐利之末以后,何錯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