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電力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 許進超
- 1255字
- 2019-01-03 12:13:11
第三節 電網企業人力資源總量龐大
根據相關報道,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擁有的員工人數加起來超過200萬人(還不算未上劃兩大電網公司的地方電網企業)。200萬人是什么概念,根據相關統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2015年的人口數量分別大約是2000萬、2300萬、1300萬、1000萬人,兩大電網公司的員工人數相當于這四大城市人口數量的10%、9%、15%、20%左右;而中國一個普通縣城的人口大約在幾十萬,以普通40萬人口的縣城比較,兩大電網公司的員工人數相當于5個普通縣城的人口數量。并且,電網企業在每個行政區域,從省、地、縣、鄉鎮都有供電單位,覆蓋所有區域,連一個普通的鄉鎮供電所,多的也有幾十人。所以,電網企業的人力資源總量是較為龐大的。
造成電網企業人力資源總量龐大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梳理了一下:
一、歷史原因
電網企業是國有單位,從2002年廠網分開以來,承擔了電力傳輸、配送、購銷職責,是典型的公共服務事業,需要承擔較多的社會責任,包括電力保底服務、稅收貢獻、人員安置等,并不能按照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去開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承擔社會勞動就業、保證員工隊伍穩定等責任。所以,電網企業在正常開展經營管理并進行各項事業改革時,按要求以各種形式接收安置、招錄了大量的體改人員、農電工以及畢業生和復轉退伍軍人,特別是地方電力公司上劃兩大電網公司的時候,人員隨資產一并上劃,接收了很多地方富余人員。同時,電網企業和大多數國有企業一樣,本著維護員工隊伍和諧穩定的原則,并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員退出機制,人員的減少途徑只有退休、死亡等自然途徑,所以造成了電網企業人員入口多、而出口少、只有進、沒有出的局面,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員只增不減。
二、輿論原因
電網公司等國有電力企業,長期以來被外界冠以“電老虎”的稱號,這個稱號不但暗示電網公司的強勢,掌握著全社會所有單位所有人用電的權力,一家獨大,外界難以介入,同時,也暗示電網企業的高薪酬、高福利,是眾人眼中的“鐵飯碗”、“金餑餑”。實際上也大概如此,電網公司作為中央直屬企業,承擔著的電力輸、配、售職責,電廠必須賣電給電網,用戶必須向電網買電,電廠、用戶都必須依賴電網,電網處于利益鏈的關鍵環節。而且電網公司也承擔了一部分政府管理職能,比如電網規劃、用電稽查、用電報裝等。以上總總,使得電網公司在外名聲好、地位高、薪酬福利待遇優越,所以吸引了全社會的人找各種關系背景、擠破腦袋進入。
三、自身發展需要
近年來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全社會用電量增加,伴隨著的電網建設需求也同步增加。同時,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和就業,加大電力等固定資產投資,電網投資建設項目也大規模鋪開。由于電網規模的擴大,本身也就需要大量的建設、運行、維護及業務管理人員,所以電網企業對人員的剛性需求也在增加。電網企業每年都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外系統調入、政策性安置、業務劃轉等各種方式補充大量用工人員。在校園招聘方面,每年的招聘會現場,電網公司都被圍得水泄不通,哪怕一個偏僻的縣級單位,都有很多人報名,電力專業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一搶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