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體育競賽組織與管理的體制、制度

第一節 體育競賽的管理體制

體育競賽與運動訓練是競技體育的兩個方面的工作,它們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緊密聯系和相輔相成的。通常運動訓練管理目標的制定應該遵循運動競賽規律,充分考慮競賽制度、規則的要求;各單位訓練項目布局和設項也應以競賽設項為依據;運動訓練管理周期的劃分和訓練內容、方法亦是以重大比賽的時間周期及競賽規則為依據的。組織和管理運動員參加比賽,是實現運動訓練目標的重要過程,是檢驗訓練效果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通過各類競賽活動可以檢查訓練效果,交流訓練經驗,增強運動員的實戰能力,提高訓練水平,達到鍛煉運動隊伍的目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競賽管理效果,有利于運動訓練管理目標的實現。

體育競賽的管理體制是指體育事業中管理競賽方面工作的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和競賽制度的總和。由于我國體育事業的機構設置與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是相適應的,基本屬于“集權型”的體育管理體制,即國家體育總局、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局、地方體育局。我國的競賽管理體制基本上受該體制的制約和影響。以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個系列的目的、任務劃分競賽管理體制的類型。運動訓練的競賽活動管理亦稱競技體育系列的競賽管理,在我國基本屬于“集權型”的管理體制;而群眾體育系列的競賽活動管理是由政府機構與社會組織共同管理的體制,稱為“結合型”的管理體制。

一、體制的概念

體制和制度緊密聯系,它是制度的一個下位概念。制度是指“具有普遍意義的、比較穩定的、有一定強制性的和正式的社會規范體系”。制度分為三個層次:根本制度、體制制度和具體制度。根本制度屬宏觀層次,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如封建宗法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等;體制制度屬中觀層次,可以是某些社會分系統方面的制度,如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等,也可以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整體意義上的組織制度,如領導體制、學校體制等;具體制度屬微觀層次,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如財務制度、工作制度等。而體制,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則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組織制度,或是政治、經濟的構成形式”,屬于制度的中觀層次。因此,概括來說體育體制就是國家體育事業的管理體系與制度的總稱,它對體育事業的發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與作用。

二、競技體育管理體制概念

競技體育體制是指國家組織、管理競技體育的各種機構、各項制度和準則的總稱。主要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各種行政組成機構,即各級體育行政、事業機構;二是各級機構的職責、權利、利益的劃分,以及處理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準則;三是各項具體的管理制度。競技體育屬于國家上層建筑之一,它代表著一國或是一個地區某些社會集團或是所有社會集團的利益,因此其管理體制也實際上是社會集團在競技體育領域中權利和利益分配的結果。當政府享有主要的權利時,傾向于強調體育的政治和福利性質,體育管理體制具有集團化趨勢;當社會享有主要權利時,則傾向與強調體育的商業性質和消費性質,相應體育管理體制具有權利分化的趨勢。當今世界,由于各國政體的不同,因此體育管理體制的性質、結構也不盡相同。按照管理權利的歸屬,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政府管理型

政府管理型體育管理體制的主要特點是由政府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管理體育。政府的權利高度集中,依照計劃機制原則,采用行政的方式進行管理,從宏觀到微觀各個層面制定總體發展規劃。這種類型的管理體制主要存在于社會主義國家,如前蘇聯、東歐各國以及古巴、朝鮮等國家。在體制改革以前,我國也采用這種類型的體育管理體制。

(二)社會管理型

社會管理型體育管理體制的主要特點是由各種社會體育組織管理,政府一般不設立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對體育的介入和干預很少。即使在進行政府干預時,也是運用市場機制,采用法律、經濟手段間接實施。其代表類型是英國、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

(三)結合型

這是介于政府管理型和社會管理型之間的一種類型。結合型體育管理體制的主要特點是,由政府和社會共同管理體育事業。政府設立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或是指定相關部門負責管理,但是政府只是在宏觀層面制定方針、政策和規劃,發揮領導、監督、協調作用。社會體育組織在國家宏觀調控下負責具體體育事務與微觀操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用這種體育管理方式。

三、競技體育體制的組成部分

我國競技體育體制是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的舉國體制,主要內容包括:管理體制、運動訓練體制、運動競賽體制、人才培養體制、科技管理體制等,它是指導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發展的綱領,決定著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方向和道路。因此,體育體制在現代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管理體制

競技體育管理體制是指國家管理競技體育的各種機構設置、權限劃分、運行機制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的總稱,它是實現國家競技體育總目標的組織保證。它是競技體育管理的組織體系和與之相匹配的管理規范的有機統一體。我國現行競技體育管理機構主要為兩大體系,即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機構。

政府機構主要有兩種:一是隸屬于國務院和各級政府的體育機構,如各級體委(后改為體育總局),它對體育運行與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干預。二是各政府專門機構中設立的體育管理機構,如教育、衛生、國防等系統內設立的體育管理機構,它們在貫徹、執行有關方針、政策的同時,結合本系統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系統內的體育工作。

管理體育的組織有三種:一種是社會組織,如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一種是社會群團組織,如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青團和全國學生聯合會等機構中設置的分管體育工作的機構,還有一種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民間體育組織。

(二)競賽體制

體育競賽體制是指運動競賽管理的機構設置、責任、權利和利益劃分及有關制度。完善的運動競賽管理體制,是運動競賽順利開展的前提,它對于加強運動競賽的管理,提高運動競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體育競賽作為競技體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國家規范競賽、提高競賽水平的組織保證。只有充分發揮競賽杠桿作用,才能實現競技體育的發展戰略目標。同時合理的競賽體制又是保證競賽工作正常進行,充分發揮其多元功能的前提。體育競賽體制的主要內容包括:各層次體育競賽的級別定位、競賽參賽辦法、競賽承辦制度以及競賽管理等。它是發展競技體育事業的重要條件,是競技體育賴以生存、發展的土壤,是檢驗競技體育發展水平的標尺,對競技體育起著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

(三)訓練體制

運動訓練是競技體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指運動員在教練員的指導下,為創造或保持專項運動最高成績所做準備的全過程。運動訓練體制則是運動訓練管理系統的機構設置、權限劃分、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的總稱。訓練體制是一個國家為培養優秀運動人才而專門建立的組織系統與制度體系,是將綜合國力轉化為高水平競技力量的轉化器,一個健全的訓練體制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功能:吸納與凝聚、傳遞與過濾、開發與培養和釋放與回歸功能。體育運動訓練體制是體育管理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必須服從于和統一于體育管理體制,是訓練過程得以順利實施的組織保證,后勤保證和制度支持,是提高運動競技水平,取得優異競技體育成績的基礎。

(四)人才培養體制

人才培養體制是指體育人才培養系統的機構設置、權限劃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總稱。體育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包括當前國家各個級別的運動員,還包括為這些運動項目培養的所需要的大批后備人才,以及各級別的教練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群眾體育骨干和學校體育師資等。從全世界體育狀況來看,體育人才的淘汰率和人才的新陳代謝是最快的,因此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就成為制約一個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體育人才培養體制提出了專門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法,以制度的形式為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提供組織保證,從而為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五)體育產業體制

產業化是體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是體育主動適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是體育走向市場,參與國民經濟建設,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從“寄生于”社會發展到“服務于”社會,從“花錢”向“掙錢”的轉變。體育產業是體育事業在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F代體育的發展表明:體育不僅是健全人的身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手段,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一項蘊含著巨大商機和光明發展前途的新興產業,覆蓋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門類和部門。

(六)科技體制

體育科技體制是指有關體育科技活動的機構設立及其權限的劃分制度。體育發展史表明,科學技術對于體育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現代社會體育和科技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科學技術的每一次發展都會反映到體育中來。現代信息學、決策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發展,對于體育事業的計劃、調控、組織、實施、提供了智力支持;現代材料學、營養學、醫藥學、計算機技術、多媒體等學科發展對于體育的場地設施、體育器材、體育訓練方法、人體身體素質、機能改善等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因此,科學技術和體育的有機結合是現代體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提高體育事業科學、健康、順利發展的必由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平阴县| 长宁县| 正蓝旗| 隆尧县| 榆树市| 轮台县| 兴义市| 健康| 治县。| 永清县| 依兰县| 岗巴县| 太康县| 高台县| 桓仁| 秭归县| 固安县| 昌图县| 阳西县| 澄江县| 安泽县| 冀州市| 屯门区| 琼海市| 婺源县| 陇西县| 平江县| 尚志市| 抚顺市| 马山县| 温宿县| 府谷县| 博乐市| 德安县| 蚌埠市| 南乐县| 肥乡县| 鄯善县| 井研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