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辨病論證方

1.腦瘤丸

【方劑組成】 紅粉240g,郁金240g,血竭120g,蛤粉120g,雄黃120g,硇砂30g,芥穗30g,急性子30g,川芎30g,乳香30g,沒藥30g,朱砂30g,杜仲30g,山甲30g,蝸牛30g,槐米30g,全蝎30g,丁香30g,黑芝麻30g,天麻15g,白芨15g,煅金礞石15g,炒巴豆仁150g,蒼術60g,銀朱60g,琥珀60g,炮姜60g,白芷90g,川軍90g,蟬蛻9g,麝香9g,蜈蚣10條,斑蝥30個。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散結抗癌。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以上各藥共研細末,棗肉為丸,每丸重約3g,每次24丸,每日1次。

2.化痰熄風湯

【方劑組成】 生半夏15g,生南星15g,夏枯草20g,石菖蒲9g,生牡蠣30g,地龍15g,蜈蚣2條,豬苓15g,蟾蜍9g,?蟲9g。

【加減應用】 頭痛劇烈,加川芎12g,全蝎粉3g(分吞);視物模糊,加枸杞10g,杭菊9g,決明子15g,青葙子9g;偏癱,加黃芪30g,赤芍15g,當歸9g;畏寒怕冷,加附子9g,肉桂3g,炮姜6g,小茴香6g,吳茱萸6g;陽痿不舉,加菟絲子15g,仙靈脾15g,仙茅15g;月經閉結,加當歸9g,川芎9g,王不留行15g,穿山甲12g;惡心嘔吐,加木香9g,姜竹茹9g,陳皮9g,九香蟲9g,旋覆花12g(包);陰虛內熱,加北沙參15g,石斛15g,龜板9g,鱉甲12g,生地15g;脘悶納呆,加陳皮9g,焦楂曲(各)12g,雞內金12g;形羸體虛,加黃芪15g,太子參12g,當歸9g,生地12g,麥冬12g。

【功能主治】 理氣化痰,熄風通絡。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3.軟堅化瘀湯

【方劑組成】 夏枯草30g,海藻30g,昆布15g,桃仁9g,白芷9g,石見穿30g,王不留行12g,赤芍15g,生南星15g,蜂房12g,野菊花30g,生牡蠣30g,全蝎6g,蜈蚣9g,地龍2條。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熄風通絡,祛痰散結。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4.丹芷云霧湯

【方劑組成】 丹參15g,白芷、云霧草、葶藶子、鉤藤、姜半夏、竹茹、天蟲各9g,蟬衣、膽星、藁本、甘草各6g。

【加減應用】 隨癥選用全蝎、蜈蚣、蔓荊子、地龍、蕤仁、杞子、黃精、玉竹、當歸、茯苓、潼白蒺藜、天葵子、密蒙花、石決明、分心木等。

【功能主治】 化痰祛瘀散結。主治腦室脈絡叢乳頭狀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5.腦瘤湯

【方劑組成】 夏枯草、海藻、石見穿、野菊花、生牡蠣各30g,昆布、赤芍各15g,桃仁、白芷、生南星、蜈蚣各9g,王不留行子、蜂房各12g,全蝎6g、天龍片15g。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主治顱內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6.益氣聰明湯加味

【方劑組成】 生黃芪、炒黨參各15g,鉤藤(后下)、蔓荊子、夏枯草、黃柏各10g,白芍12g,升麻、防風、炙甘草各3g,柴胡、葛根各6g,制川烏、制草烏、蒼耳子、辛夷花各9g。

【功能主治】 益氣祛風解毒。主治腦干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7.消瘤丸

【方劑組成】 丹參50g,當歸、川芎、乳香、沒藥、五靈脂、昆布、海藻、藁本各30g,白芥子、蔓荊子各25g,牙皂20g,僵蠶15g,蜈蚣10條,硇砂10g。

【加減應用】 肝腎陰虛者,加女貞子20g,白芍、玄參各25g;脾腎陽虛者,加熟地25g,菟絲子、益智仁各20g;痰濕陰絡者,加半夏、陳皮、云苓各25g;熱郁毒結者,加龍膽草、黃芩、野菊花各25g。

【功能主治】 逐瘀活血,化濕祛痰。主治腦干腫瘤。

【應用方法】 共研細末,以蜜為丸。每次10g,15天為1療程。

8.丁金芳經驗方

【方劑組成】 生地黃、熟地黃各24g,女貞子12g,白蒺藜12g,墨旱蓮30g,石見穿30g,蛇六谷30g,夏枯草15g,海藻15g,生牡蠣30g,天葵子30g,制天南星15g,僵蠶12g,水紅花子30g,王不留行12g,山藥15g,栝樓仁15g,淫羊藿12g,肉蓯蓉12g,雞內金12g。

【加減應用】 時感頭脹痛,加川芎6g,炙蜈蚣1條。

【功能主治】 滋陰養肝,散結解毒。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9.桃紅四物湯加味

【方劑組成】 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三棱、莪術、豬苓、?蟲、白術各10g,生地黃、澤瀉、石菖蒲各15g、茯苓20g,蜈蚣2條。

【功能主治】 養血活血,祛瘀散結。主治顱內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0.僵莪化瘀解毒湯

【方劑組成】 僵蠶、莪術、三七(研末,沖服)、雞內金各10g,全蝎3g,石決明(打爛先煎)、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30g,谷精草20g,夏枯花、半夏、天麻、蚤休、白術、枸杞各15g。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解毒散結。主治顱內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11.平肝熄風湯

【方劑組成】 生赭石30g,珍珠母20g(均先煎),首烏、生地、丹參、白芍、女貞、旱蓮草各15g,竹茹、天葵子、牛膝、紫草各10g,陳皮5g,蛇蛻、黃連各3g,蜈蚣1條。

【加減應用】 若痛緩,嘔吐輕,大便潤者,去赭石、黃連、竹茹,加龜板、鱉甲、石決明、充蔚子。

【功能主治】 平肝養肝,熄風和胃。主治腦部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2.蟲蝎搜瘤煎

【方劑組成】 僵蠶、膽南星各9g,全蝎、白芷各6g,蜈蚣3條,黃精、石決明(先煎)、大薊各30g,夏枯草15g,車前子(包煎)60g,天麻、蔓荊子各12g。

【加減應用】 如出現嘔吐者,酌加姜竹茹、姜半夏;頭痛劇烈者加川芎、藁本;乏力者加黨參、黃芪;視物障礙嚴重者加珍珠粉、枸杞、杭菊;便秘者合增液湯;寐差重者加合歡皮、酸棗仁;嗜睡者加枳殼(重用)、蒼術、白術;顱內壓增高則酌加臭梧桐葉、茯苓、桑寄生;抽搐偏癱病人再加補陽還五湯。

【功能主治】 搜瘤開竅。主治顱內腫瘤。

【應用方法】 采用中藥內服與外貼結合的方法。內服中藥,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聯合外敷自擬照應膏:密陀僧、明礬各30g,細辛6g,蜘蛛10g,冰片3g。研成細粉以醋或麻油調成糊狀,敷于涌泉、神闕2穴,外以紗布覆蓋,膠帶固定,每天1換。

13.通竅搜瘤湯

【方劑組成】 天龍、地龍、僵蠶、膽南星、桃仁、紅花、甘草、川芎各10g,全蝎、歸尾各6g,赤芍、白芍、生黃芪、金蕎麥各15g,雞內金、豬苓各30g,蜈蚣2條。

【加減應用】 痰毒凝聚型加菖蒲、法半夏;氣血郁結型加丹參;肝腎陰虛型加天麻、鉤藤、生地;肝膽實熱型加生山梔、車前子、澤瀉、山慈姑;脾腎陽虛型加仙靈脾、山萸肉、女貞子、枸杞、白術、云苓。

【功能主治】 扶正熄風鎮痙,利水化痰通竅,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解毒消腫抗瘤。主治腦膠質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早晚各1次,水煎飯后服。聯合服用金龍膠囊。

14.補腎益精湯

【方劑組成】 山茱萸、石斛、麥冬、五味子、巴戟天、山藥、當歸各10g,生地、熟地、桑寄生、杭白芍各20g,石菖蒲、仙靈脾各15g,女貞子、肉蓯蓉、枸杞、生黃芪、生薏苡仁各30g,肉桂6g。

【加減應用】 兼血瘀者加丹皮、川芎、水蛭、紅花、穿山甲、王不留行;兼痰濕者加荷葉、藿香、佩蘭、白蔻仁、遠志;兼風邪上擾者加白芷、細辛、羌活、蔓荊子、藁本;兼熱閉清竅者加生地、黃連、連翹、金銀花、玄參。

【功能主治】 補腎益精,扶正消瘤。主治腦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空腹服。

15.腦瘤消方

【方劑組成】 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夏枯草、瓦楞子、水蛭、牡蠣各15g,三棱、莪術、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12g,礞石、栝樓各20g,蜈蚣3條,豬苓40g。

【功能主治】 祛痰軟堅,活血通經,輔以清熱解毒。主治顱內腫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1次。

16.化膠消瘤合劑

【方劑組成】 山慈姑、雷公藤、莪術、紫杉、栝樓、牡蠣、海藻、僵蠶、地龍、杭菊、青皮、穿山甲、骨碎補、砂仁、麝香。

【加減應用】 氣滯血瘀加桃仁、紅花、陳皮;痰濁壅肺,脾失健運加天南星、半夏、蒼術、萆薢;肝腎陰虛加地黃飲子,脾腎陽虛加金匱腎氣湯。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主治腦膠質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7.益氣化痰散

【方劑組成】 黃芪、白術各20g,僵蠶、制半夏、白附子各10g,膽星、全蝎、石菖蒲各6g,蜈蚣3條。

【加減應用】 氣陰兩虛者,加生曬參、麥冬各10g,五味子6g;血瘀內停者,加桃仁、紅花、川芎各10g;痰濕痹阻者,加白芥子10g,海藻、昆布各20g;熱毒火盛者,加夏枯草20g,黃芩、梔子各10g,龍膽草6g。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氣,祛風化痰,解痙抗癌。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分2次煎服。

18.腦瘤康平煎

【方劑組成】 葛根45g,炒棗仁45g,百合30g,土貝母12g,白花蛇舌草15g,丹參18g,延胡索15g,川芎12g,細辛4.5g,蔓荊子12g,琥珀(沖)1g,水蛭(研沖)6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澤瀉20g,甘草6g。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養心醒腦。主治腦膠質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分2次煎服。10日為1療程,連用2~5個療程。

19.加味菊明湯

【方劑組成】 野菊花、草決明、連翹、生牡蠣、生黃芪、茯苓、白茅根各30g,木賊、瓦楞子、白芍各15g,山豆根、蜂房、全蝎各10g。

【加減應用】 頭痛甚者加白芷、水蛭各10g;惡心、嘔吐甚者加竹茹、半夏各12g;半身不遂者加烏蛇、牛膝各12g。

【功能主治】 解毒散結,活血利水,鎮靜止痛。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每日1劑,分2次煎服。20天為1療程,連服1~3個療程。

20.白附子湯

【方劑組成】 白附子(開水先煎1小時)100g,地龍15g,姜黃15g,天竹黃15g,皂角刺10g,白芥子10g,川芎15g,龜甲(先煎30分鐘)20g,鹿角霜(先煎30分鐘)20g,仙茅15g,淫羊藿15g,三棱10g,薏苡仁15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6g。

【加減應用】 頭痛明顯者加葛根30g,延胡索10g;嘔吐者加法半夏10g,代赭石15g,生姜15g;偏癱加烏梢蛇15g,露蜂房10g,伸筋草10g;失語者僵蠶10g,木蝴蝶8g;視力障礙者加青葙子10g,茺蔚子10g,枸杞10g,菟絲子10g。

【功能主治】 補精填髓,解毒散結,祛痰通絡,豁痰開竅。主治腦膠質瘤。

【應用方法】 水煎取汁500mL,分3次溫服,每2日1劑,3個月為1療程。

21.通絡散結湯及祛風化瘀散

【方劑組成】 ①通絡散結湯:黨參15g,白術15g,當歸10g,川芎10g,天南星10g,半夏10g,煅牡蠣15g,夏枯草15g,僵蠶10g,地龍10g,地鱉蟲10g,蒼耳子10g,蛇六谷10g,蒼術10g,三棱10g,栝樓10g,豬苓15g,紅花10g,蚤休10g,桃仁10g,杭菊10g,女貞子10g,貓爪草15g,天花粉10g,甘草6g,紅棗7枚、干姜3片為引。

②祛風化瘀散:全蝎60g,守宮90g,三七60g,蜈蚣60g,天麻60g,人工牛黃60g,白花蛇舌草60g。

【加減應用】 通絡散結湯:頭痛、頭暈加防風10g,石決明10g,延胡索10g;視力模糊加遠志6g,石菖蒲6g;低熱煩躁加蒲公英30g,半枝蓮30g,柴胡15g;胸悶氣急惡心加栝樓15g,葶藶子10g,旋覆花10g。

【功能主治】 通絡散結,祛風祛瘀。主治腦瘤。

【應用方法】 通絡散結湯: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祛風化瘀散:炮制后碾細粉,每次5g,每天3次,黃酒沖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丹凤县| 海口市| 连平县| 东台市| 宜都市| 驻马店市| 长春市| 林周县| 双流县| 凌海市| 金溪县| 砚山县| 云安县| 朝阳区| 南丰县| 商洛市| 溧阳市| 金川县| 大厂| 灵台县| 平安县| 平昌县| 洛浦县| 大庆市| 丹棱县| 邹城市| 贵阳市| 延吉市| 岳阳县| 泽普县| 中江县| 苏州市| 获嘉县| 荥阳市| 阳西县| 乃东县| 繁昌县| 蓬莱市| 洪湖市|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