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辨證論治方

1.啟膈散加減

【方劑組成】 丹參15g,郁金15g,砂仁10g,沙參15g,貝母10g,茯苓10g,陳皮10g,栝樓20g,法半夏10g,壁虎1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

【加減應用】 津傷便秘者,加生地、玄參、麥冬、火麻仁;納差者,加麥芽、焦山楂。

【功能主治】 開郁化痰,清熱潤燥。主治痰氣互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2.加味香砂六君子湯

【方劑組成】 由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貝母、白芍、延胡索、丹參、木香、砂仁、防風、蘇葉、枳殼、百合、黃連組成。

【加減應用】 若胃脘脹滿加炒內金、麥芽、谷麥、神曲;四肢乏力加山藥、黃芪;便秘加大黃、杏仁、枇杷葉;嘔吐清涎加干姜、吳芋;嘔酸加海螵蛸;寒熱加柴胡;頭痛加川芎;目赤加甘菊;衄血加白茅根;便血加地榆。

【功能主治】 健脾化痰,活血化瘀,開郁潤燥。主治痰氣互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3.旋覆代赭石湯合四逆散加減

【方劑組成】 柴胡10g,枳殼10g,白芍10g,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先煎)15g,法半夏10g,郁金10g,陳皮10g,山豆根10g,蚤休15g。

【加減應用】 疼痛明顯者,加延胡索、白屈菜;口干,津傷明顯者,加玄參、石斛;吞咽困難較嚴重者,加威靈仙、赤芍。

【功能主治】 開郁降氣,化痰散結。主治痰氣互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4.血府逐瘀湯加減

【方劑組成】 當歸10g,生地10g,桃仁10g,紅花10g,枳殼10g,赤芍10g,川芎10g,桔梗6g,柴胡10g,急性子15g,姜半夏10g,栝樓30g。

【加減應用】 胸背痛甚加延胡索、白屈菜、八月札;便干加郁李仁、火麻仁;口干舌紅加黃連、麥冬、知母;合并出血加三七、白芨、血余炭。

【功能主治】 祛瘀散結,化痰解毒。主治血瘀痰滯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5.栝樓薤白半夏湯去白酒合失笑散加減

【方劑組成】 栝樓12g,薤白12g,制半夏9g,五靈脂9g,生蒲黃9g,丹參15g,白花蛇舌草15g,蚤休9g,昆布9g,威靈仙9g,地龍干9g,生大黃(后下)9g,苦杏仁9g,竹瀝汁(沖湯飲)20mL。

【功能主治】 逐痰化瘀,散結通經。主治血瘀痰滯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6.逍遙散加減

【方劑組成】 醋炒柴胡10g,當歸10g,赤芍12g,白芍12g,茯苓12g,炒白術12g,法半夏10g,威靈仙15g,急性子15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

【加減應用】 上腹部脹悶者,加厚樸、枳殼;胸背疼痛者,加香附、郁金、八月札。

【功能主治】 舒肝和胃,散結止痛。主治肝胃不和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7.舒肝和胃湯

【方劑組成】 柴胡10g,杭白芍10g,栝樓15g,清半夏15g,白術15g,茯苓15g,當歸10g,郁金15g,川楝子10g,威靈仙15g,半枝蓮30g,山豆根10g,壁虎10g。

【功能主治】 舒肝理氣,和胃降逆。主治肝胃不和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8.麥門冬湯加減

【方劑組成】 白參(蒸兌)10g,麥冬30g,法半夏10g,桃仁10g,丹參15g,沙參15g,石斛12g,梨汁20g,藕汁12g,陳皮10g,茯苓12g,紅棗10g,蚤休30g,半枝蓮30g,甘草5g。

【加減應用】 潮熱盜汗者,加地骨皮、五味子、煅牡蠣(先煎);胸背痛者,加香附、郁金。

【功能主治】 生津益胃,降逆解毒。主治津虧熱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9.養陰清熱湯

【方劑組成】 生地30g,玄參10g,麥冬15g,石斛30g,天花粉30g,夏枯草15g,白花蛇舌草30g,銀柴胡12g,知母10g,炮山甲10g,鱉甲15g,山豆根15g,冬凌草15g,地骨皮15g。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祛邪抗癌。主治津虧熱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0.一貫煎合養胃湯加減。

【方劑組成】 沙參30g,麥冬15g,生地20g,石斛15g,玉竹15g,當歸10g,川楝子10g。

【加減應用】 噯氣明顯者加陳皮、半夏、旋覆花、茯苓;潮熱盜汗明顯者加地骨皮、知母、鱉甲;腸中燥結、大便不通者加大黃、全栝樓。

【功能主治】 滋陰潤燥,清熱生津。主治津虧熱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1.加味化肝煎合左金丸

【方劑組成】 白芍、柴胡、陳皮、青皮、丹皮、梔子、黃連、吳芋、澤瀉、貝母、白術、茯苓、甘草、半夏、延胡索、丹參、百合。

【功能主治】 疏肝泄熱,散郁瀉火。主治肝火郁結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2.清熱活血散結湯

【方劑組成】 桃仁10g,紅花10g,當歸尾15g,赤芍15g,蘇木10g,郁金15g,丹參15g,紫草15g,金銀花15g,夏枯草15g,土貝母30g,延胡索15g,急性子10g,半枝蓮30g,干蟾皮5g。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散結。主治血瘀熱毒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3.補脾化痰散結方

【方劑組成】 太子參20g,炒白術30g,姜半夏15g,陳皮10g,茯苓15g,旋覆花10g,代赭石15g,雞內金30g,生麥芽30g,全栝樓30g,生薏苡仁30g,浙貝母12g,山豆根10g,蚤休15g,白花蛇舌草30g。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化痰散結。主治脾虛痰濕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4.保元湯合開關利膈丸加減

【方劑組成】 生、炙黃芪各30g,人參或黨參10g,甘草10g,酒大黃10g,當歸15g,枳殼10g,檳榔10g,半枝蓮30g,降香10g,硇砂0.1g,半夏15g,白芥子10g,干蟾皮8g。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氣,滌痰解毒。主治脾虛痰濕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5.八珍湯加減

【方劑組成】 人參10g,生黃芪30g,炒白術10g,茯苓10g,陳皮10g,當歸10g,白芍12g,川芎10g,生地12g,廣木香12g,阿膠15g(烊化),丹參30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5g。

【加減應用】 嘔惡痰涎者,加法半夏、生姜;干嘔者,加砂仁、代赭石;頸部瘰核者,加生牡蠣(先煎);形寒氣短,面浮足腫,腹脹者,加肉桂、制附片、杜仲、鹿角膠(烊化)。

【功能主治】 益氣補血,解毒散結。主治氣血雙虛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6.當歸補血湯加味

【方劑組成】 黃芪30g,當歸10g,干姜10g,黨參20g,白術10g,熟地15g,白芍15g,桂枝10g,急性子10g,半夏10g。

【加減應用】 氣逆呃逆者,加威靈仙、丁香、柿蒂;嘔吐黏痰者,加陳皮、膽南星、青礞石;出血者,加鶴草、露蜂房、白芨、三七(沖服);畏寒肢冷明顯者,加炮附子;嘔吐清水較多者,加吳茱萸、黃連。

【功能主治】 益氣養血,溫陽開結。主治氣血雙虛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7.補氣養血散結湯

【方劑組成】 人參10g,炒白術15g,茯苓15g,廣木香10g,陳皮10g,當歸15g,川芎10g,熟地15g,白芍15g,何首烏15g,雞血藤30g,黃芪30g,黃精15g,山萸肉15g,牡蠣15g,夏枯草15g,白花蛇舌草30g,天龍10g。

【功能主治】 補氣養血,化痰散結。主治氣血雙虛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18.加減丁香透隔散

【方劑組成】 由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木香、丁香、砂仁、白蔻、神曲、麥芽組成。

【功能主治】 溫中健脾,降氣和胃。主治脾胃虛寒型食管癌。

【應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石泉县| 普洱| 浦江县| 专栏| 报价| 无为县| 安宁市| 丹棱县| 姚安县| 尼玛县| 申扎县| 崇文区| 南皮县| 闻喜县| 南开区| 北票市| 报价| 盐亭县| 鹤壁市| 宣化县| 西和县| 衡山县| 泰顺县| 玉树县| 团风县| 精河县| 仙游县| 剑川县| 神池县| 文成县| 长宁县| 临海市| 合作市| 界首市| 海口市| 旬阳县| 梨树县| 拜泉县| 大丰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