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指南
- 張漢慶 張玉青
- 427字
- 2019-11-22 09:47:26
腰椎間盤什么時候開始退變?
椎間盤經常受體重的壓迫,加上腰部又經常進行屈曲、后伸等活動,更易造成腰椎間盤較大的擠壓和磨損,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間盤,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變。加上椎間盤僅有少量血液供應,營養極為有限,從而極易退變。據研究,在接近20歲時,椎間盤中已有退行性變,20~30歲間有的已有明顯的退變,纖維環出現裂隙。人在出生時,纖維環含水約80%,髓核含水約90%;到38歲時則下降10%;而在35歲時則降為65%~78%。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而椎骨與椎間盤的連接部位稱為軟骨終板,它的退變主要表現是纖維化,這也是椎間盤退變的早期表現。
目前,磁共振成像能反映水分變化,含水量高在核磁上表現的是高亮度,隨著水分減少亮度逐漸變暗。在核磁片子上,我們可以看到椎間隙變窄,椎間盤變扁,最重要的是原來高亮度的椎間盤變暗,也就是說椎間盤內的水分減少,提示椎間盤有退行性變。近來的研究表明,在磁共振成像中,15歲青少年已可發生椎間盤退行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