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子西瓜栽培實用技術
- 曾凡雄 黃紹先編著
- 5505字
- 2019-06-21 13:14:35
(四)田間管理
無子西瓜從定植到采收結束的生長期只有75~80天,由于在田時間短,所以栽培管理措施要及時跟上。無子西瓜的大田栽培管理技術與普通西瓜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苗期生長緩慢,要早管促早發,為早熟高產打好基礎;倒蔓后生長加快、旺盛,要控制徒長,為坐果創造條件;花粉無受精能力,要借助普通西瓜的雄花進行人工授粉;為穩產,長大瓜要選擇坐果節位。
1.分次追肥
這是根據無子西瓜前期生長緩慢、中后期生長旺盛的特性采取的技術措施??偟脑瓌t是: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以速效肥為主。
(1)提苗肥。苗期雖然生長慢,需肥量少,但是根系分布的范圍小,對于深層的遲效肥難以吸收利用,需要追施2~3次提苗肥以促進生長。每次追肥應視瓜苗長勢、土壤墑情來決定施用量。追肥方法是用15%左右清人糞尿加0.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畝用量150千克左右,灌施入定植孔處,灌施后要隨即用土封口。
(2)倒蔓肥。倒蔓后,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的需要量增加,此次追肥既可促進莖葉的生長,又解決了花期和坐果期對營養的需要。南方地區在前作收割后,在離瓜苗50厘米遠處開一20厘米左右深溝,每畝施入腐熟畜禽糞500千克、復合肥10千克與尿素10千克;或餅肥50~75千克、復合肥5千克;或腐熟的堆廄肥1000千克、復合肥5千克。施肥后全面翻地整畦,將畦面整平。有耕作條件的,可以根據蔓的生長分段炕地整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減少雜草。
(3)膨瓜肥。選留坐果節位的幼果雞蛋大時,開始迅速膨大,是重施追肥的關鍵時期。此時,根系幾乎布滿全瓜畦土壤中,任何地方追肥根系都能吸收到,但西瓜主根群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1.5米的范圍內,膨瓜肥只能施入此范圍中。施肥方法是用窄鋤頭在距西瓜根部1~1.5米莖葉的空隙處挖小穴,小穴均勻分布,平均每株挖1穴,每穴施入60克左右的硫酸鉀復合肥,然后用20%左右的腐熟人糞尿液,澆入穴中溶化復合肥,下滲后用手覆土蓋穴,防止肥料揮發或下雨流失。每畝追肥量為30~50千克。
膨瓜期間,藤葉旺盛而且鋪滿瓜廂,不便多次進行地下追肥,可采用根外葉面噴肥來作補充,用0.2%~0.3%磷酸二氫鉀混合同劑量的尿素進行葉面噴施,以下午3~4時噴施效果最好。也可在噴藥時按上述配方混合于農藥液中噴施,但不要與堿性農藥混合。
2.地面鋪草
在壓蔓之前、翻耕整畦之后,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麥草或稻草鋪蓋地面。鋪草厚度6厘米左右,每畝約需麥草或稻草200~300千克,要求厚薄一致。鋪草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1)改善土壤結構。鋪草后,雨水或灌溉水不直接沖刷地面,使土壤保持疏松,又能使地表不受日曬風吹,地面水分蒸發量顯著減少,土壤結構、水氣條件都得到改善,有利于根系生長。
(2)減少肥料流失和增加肥效。由于鋪草阻擋了雨水的沖刷和太陽的直射,使土壤中的肥料不易隨雨水流失,減少了高溫時大量氮素隨水分蒸發。同時,土壤結構的改善,有利于好氣性細菌的繁殖與活動,促進了土壤養分的分解,使一些原來不能利用的養分變成了可以利用的有效養分。
(3)穩固瓜蔓,減少用工。壓蔓是田間管理中用工量最多,勞動強度最大的工作之一。鋪草后只需將草用土塊壓住,防止風吹動,將瓜蔓引直,瓜蔓卷須自然地將蔓穩固在草稈上,不需用土塊壓蔓,相應地減少了用工。
(4)提高坐果率。鋪草后土壤能避免雨水的直接沖刷,因此地面的泥土由于草的隔阻濺不到幼果上,幼果不因泥土封閉呼吸氣孔而導致死亡,從而提高了坐果率。
(5)減輕病蟲害。西瓜的病菌一般都潛伏于土壤中,鋪草后土壤與西瓜的莖葉被草阻隔,病菌不易隨雨水的沖擊濺到莖葉或果實上,減輕了病害的發生。另外,鋪草下的土溫較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鋪草后,黃守瓜、瓜種蠅等害蟲無法在土壤縫隙中產卵,因而也減少了蟲害。
(6)減輕雜草危害。在麥、稻草下的雜草,因得不到光照而難以生長,鋪草后的瓜田雜草明顯減少。
3.灌水排水
長江中下游地區,西瓜的整個生長階段基本上都處于斷續雨季之中,所以以挖溝排水為主,但也不能排除干旱的影響。幼苗至伸蔓前后需水量小,可根據天氣和土壤墑情,結合追肥加大灌水量,每株500~700克。瓜果坐穩膨大時需水量最大,此期缺水對西瓜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有極大的影響。若梅雨過早結束出現干旱時,一般要進行溝灌。西瓜根系不耐水漬,果實又不耐高溫高濕,莖葉在高溫高濕情況下極易感病,因此在灌水中應注意,切不能用大水漫灌,灌水量只能占溝深的2/ 3,絕不能超過畦面。灌水時間的長短應根據土壤性質決定,沙壤土滲透力強,時間可短些;粘土滲透性差,灌水時間稍長些,并可用溝中的水潑澆根部,灌后要排除溝內積水,不能讓水在溝內停留過長。灌溉時間最好選擇在夜間地涼、水涼時進行,切不可在高溫時灌水。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在大雨暴雨期間能否做到漬水不上畦面,雨住溝干,是栽培無子西瓜成敗的關鍵之一。為此,在整地時做到三溝配套,在逐級加深基礎上,一要及時清溝排漬,二要在田埂上適當多開挖缺口,防止因流水口少而將水關在地里淹。稻田種瓜尤其要注意。
4.整枝壓蔓
(1)整枝。無子西瓜長勢旺盛,分枝力強,放任生長,蔓葉重疊,不但消耗大量養分,而且還會導致坐果困難,影響果實膨大,降低品質。通過整枝可以使莖蔓分布合理,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促進坐果,改善葉層的通風透光,增強光合效率與抗病能力,從而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整枝的方式很多,采用最為普遍的有雙蔓和三蔓整枝兩種方式。雙蔓整枝通常是留主蔓,在主蔓基部選留一條健壯側蔓,其余側蔓全部摘除。這種方式適宜于早熟栽培和土壤肥力與施肥水平中等、但管理水平較高的田塊。三蔓整枝通常留主蔓,在主蔓基部選留兩條健壯側蔓,其余側蔓全部摘除。這種方式應用最為廣泛。單蔓和多蔓整枝方式極少被采用。除選留主、側蔓外,摘除孫蔓(俗稱打杈)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打杈工作要及時,若拖延過久,孫蔓和主側蔓之間相互纏繞,增加整枝的困難,同時也消耗了養分,這項工作一直要進行到瓜坐穩為止。瓜坐穩后若肥水充足主蔓繼續生長,可以采取摘頂的方式,使養分集中向果實輸送。
(2)壓蔓。是瓜田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壓蔓的主要作用:①可以固蔓防風,避免風吹蔓滾而難以坐果;②可使莖葉均勻地分布于行間,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間,提高光合效率;③可以調節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使莖葉與果實協調生長,莖蔓變粗,頂端生長減慢,有利于促進坐果和果實的膨大;④壓入土中或土塊下的莖節上可以產生不定根,增加根的吸收面積;⑤整枝壓蔓配合密植,對光能和土地的利用更充分,獲得更高產量。
西瓜的壓蔓方法分明壓和暗壓兩種。明壓一般適合于雨水多、土壤濕度大或土質較粘的田塊。通常在主蔓長50厘米左右時,在20~30厘米處壓一土塊,以后每隔4~5節再壓1次,一般壓蔓3~4次。沙壤土和河灘地無土塊可采取暗壓,壓蔓的方式和節間長度大體上同明壓,只是要用瓜鏟在順蔓處開一小溝,將瓜蔓拉直,再把瓜蔓放入溝內,將溝土擠緊壓實。壓蔓不能在早晨進行,此時蔓葉水多質脆,操作時易裂蔓斷葉,宜在下午莖蔓變軟時進行。壓蔓的輕重可以調節莖葉的生長。壓蔓土塊重,生長慢,節間較短,莖蔓較粗;壓蔓土塊輕,生長快,節間較長,莖蔓較細;在距生長點較近的地方重壓土塊,瓜蔓生長較慢,但較粗壯。有生產經驗的瓜農有“頭刀緊,二刀狠”的壓蔓說法。坐果部位的前后莖蔓通常要壓得重一些,瓜坐穩后一般停止壓蔓,并可將重壓的土塊拿掉一部分,以利營養的輸送。
5.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是無子西瓜大田管理中的關鍵措施之一。授粉技術高低、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無子西瓜的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按一定比例種植有子西瓜,任其自然授粉,雖然減輕勞動負擔,但是由于有效授粉時間短,授粉期間雨水較多,加上早晨田間昆蟲活動較少,很難達到充分授粉的目的,造成畸形瓜多、品質差而且產量低。
(1)選擇適宜授粉節位。坐果節位對無子西瓜的產量、品質的影響比普通西瓜更明顯。低節位坐果,養分過早向果實轉移,藤葉生長緩慢,同化面積小,同化物質也相應減少,因此不僅果實小,果形容易畸形,果皮厚,而且出現著色秕子,空心,品質也差。16~26節之間較高節位的果實果形大,圓正,皮薄,不空心,秕子小。其中以主蔓上第3雌花、側蔓上第2雌花品質最好,產量最高(見表9)。26節以后高節位坐果,植株生長的旺盛期已過,果實的大小、品質和果形隨著長勢的衰弱而下降。
表9 無子西瓜坐果節位與果實產量、品質的關系

(2)授粉時間。雌雄花開放的時間與溫度、光照密切相關。晴天通常在早上6時左右雄花花藥開裂散粉,雌花此時花瓣也開始展開,但雌花上午9時以后柱頭分泌粘液,此時就喪失了授粉作用;陰雨天溫度低,開花時間延至早上7時以后,中午12時雌花還有授粉能力。早上7~9時是雄花花粉和雌花柱頭生理活動最旺盛的時期,所以,這時也是人工授粉最適宜時間。
(3)授粉方法。清晨,采摘間栽普通有子西瓜即將開放的雄花于盛花的器皿中,待雄花花藥開裂散粉時,兩手配合將花瓣向后翻轉,露出雄蕊,用右手拿著,然后輕輕地將雄蕊的花粉涂抹在無子瓜雌花柱頭上(見圖13)。授粉時注意動作要輕,不要擦傷柱頭;西瓜雌花柱頭頂端多為三裂,各自通向子房,而雄蕊四周的花粉比中央多,要分邊轉圈輕輕地將花粉沾在雌蕊的頂端3個裂瓣上,一般1朵雄花可給1~3朵雌花授粉。授粉要均勻充足,如果授粉量不足,容易形成三角形的畸形瓜。雌花子房上有很多茸毛,授粉時不要用手接觸子房,以免碰掉茸毛封閉氣孔而影響坐果。

圖13 人工授粉方法
(4)雨天戴帽授粉。南方露地春茬西瓜的開花結果期正值雨季,花粉遇水破裂,喪失授粉能力,使雌花無法正常發育,這是產量極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武漢市著名瓜鄉天興洲農業科學所自7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堅持陰雨天套袋授粉和授粉后換袋護果的方法,使雨天授粉的坐果率較高,效果較好。方法是:①制備套花蕾小紙帽和授粉后套雌花的大紙帽。紙帽做法是用學生的廢書或舊報紙裁剪成9厘米×6厘米的長方形紙片,然后用略粗于雌雄花花蕾的圓木棍卷成一半的圓紙筒,上面一半用漿糊隨手搓捏成尖帽(見圖14)。套雌花的大紙帽的紙片相應要裁剪大些,圓木棒也相應地粗些,因為授粉后,雌花的花瓣已張開,用原來的小紙帽套不進雌花。②雨天授粉要提前1天套花,應于下午4時左右到瓜田里進行檢查,此時,翌日開放的雌雄花的花冠顏色已由綠色開始轉呈綠中帶黃,花瓣有松動,發現后將雌花和雄花分別套上小紙帽,以待次日授粉。雄花的數量應該根據套袋的雌花數來確定,同時還應將雌花插上明顯標記,以免第2天授粉費時尋找或漏授。③如果第2天是雨天,可在上午8時以后到田間打傘授粉。授粉方法同前,但需先取下雌花防雨小紙帽,授完粉后再重新換上大紙帽套在雌花上,注意不要損傷柱頭。雨后,紙帽也不需摘除,幼果膨大時自然將其脹破。

圖14 防雨紙帽制作及雨天授粉后戴帽防雨
1.裁成小紙片 2.卷筒 3.成型紙帽 4.授粉后戴帽防雨
6.選果留果
(1)選留果的方法。當幼果長到雞蛋大小后,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此時一般情況不再落果,要及時地選留果,以免造成營養的消耗浪費。如果1株只留1果,應以留主蔓的果實為主,如主蔓坐果較遠、果形不正,可以選留側蔓發育正常、坐果部位適合的果實。若1株選留2果,要選擇開花時間和所處節位相同、而不在同一條瓜蔓上的果實,其余果實全部摘除。同一條瓜蔓上生長2個果實,因受養分供應的影響而難以長成大瓜。
(2)留果的數量。無子西瓜生長旺盛,枝繁葉茂,同化作用強,單株結果能力強,在地力條件、肥水條件較好的田塊,可以一株多果。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種植密度通常較大,每畝密度達到550~650株,若一株多果,同化面積并未增加,光合物質有限,不可能形成大果,而果實偏小又不適應南方西瓜消費市場的習慣。所以平均每株留果數量以1個為宜,最多不超過1.5個。有的田塊如果每畝密度300株左右,土壤、肥水條件也好,在四蔓五蔓整枝情況下,每株可留果2~3個。
7.病蟲防治
防治病蟲危害是無子西瓜栽培田間管理一項經常性工作,是豐產的重要環節,具體操作見第七部分。
8.控制徒長促坐果
伸蔓期間肥水過量,密度過大,管理不善或未坐住果引起徒長時,可用激素調控坐果。據荊州市農業局的經驗:用助壯素20毫升,兌水40~50千克,在坐果前后每隔10天各噴1次,一般可控制徒長。如仍控制不住,可連續噴施多次,直至控制徒長,坐穩果為止。武漢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表明,無子西瓜坐果前后噴施2次助壯素,加湖北省化學所研制的催熟增甜劑(現已定名為達豐素),不僅控制徒長、提高坐果率,而且還達到增產和增加含糖量的效果。使用方法是每次用6毫升助壯素兌水20千克,加2支(計8毫升)催熟增甜劑兌水20千克混合液噴莖葉。
除了激素調控徒長外,還可以在人工授粉后摘除雌花的前幾節蔓尖生長點,使養分集中到雌花上。也可在授粉雌花前2~3節處,用手指捏破瓜蔓,聽到莖破的響聲即可,此法可以減緩向生長點輸送養分的速度。還可以用兩根比火柴略粗的尖竹簽插入瓜蔓基部第2與第3分枝節間成“八”字形,減少部分養分輸向蔓尖。雨水過多形成徒長除用上述方法外,坐果措施見人工授粉部分。
9.翻瓜和豎瓜
翻瓜和豎瓜能進一步提高果實的商品價值。西瓜面向陽光的一面稱為陽面,而果皮緊貼土壤的一面稱為陰面。陰面一直接受不到陽光,無論什么花紋或其他顏色的瓜皮,陰面都呈黃白色,影響整個西瓜外形美觀和商品價值,而且陰面的果皮偏厚,含糖量低,品質差。為了促進果皮顏色、厚薄和含糖的均勻一致,應在膨瓜后期,即坐果后25天左右開始翻瓜,每隔3~4天再翻1次,共翻2~3次。翻瓜應午后4時左右果柄稍軟時進行,并且每次都順一個方向翻動,每次只能適度翻轉,不能一次到位,以免扭破、扭斷瓜柄。豎瓜一般是在采收前7~8天進行(瓜八成熟),可使瓜形更加圓正,著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