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二十八禁”
東晉張湛撰寫的養生專著《養生要集》提出了養生二十八禁,其不僅對養生有一定意義,還充分反映了《黃帝內經》所告誡的“生病起于過用”。

東晉張湛撰寫的養生專著《養生要集》提出了養生二十八禁,大意是規勸人們:勿隨意泄精,不然會短命;勿吃得過飽,不然百脈將閉塞;勿長久嘆息,不然會漏出精氣;勿久站,不然會感覺精神倦怠;勿穿得過暖,不然會骨髓枯竭;勿過量飲水,不然會尿頻尿急;勿貪睡,不然會精氣消散、無精打采;勿穿太少,不然會受凍,身體因而受損;勿長時間注視一樣東西,不然眼睛會受不了;勿說話太久了,不然會口干舌燥;勿久坐,不然會氣逆;勿食用過熱的食物,不然會損傷五臟六腑;勿隨意吐口水,不然會損失珍貴的津液;勿喜怒無常,不然會損傷精神;勿吃得過涼,不然容易得病;勿流眼淚,不然眼睛會干澀;勿過于喜悅,不然會溢出神氣;勿遠視,不然會勞傷神氣,勿長時間聽一種聲音,不然易造成耳聾;勿生吃食物,不然會損傷腸胃;勿大呼小叫,不然會驚擾魂魄;勿長途跋涉,不然會勞筋傷骨;勿長時間思考事情,不然會神志恍惚;勿酗酒,不然會損傷精氣;勿痛哭,不然會神情悲切;勿過食五味,不然會傷害腸胃;勿長時間騎馬,不然會損傷筋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