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膽囊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本病有時為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癥,但多數病例以往并無急性發作史。其病因主要是細菌感染和膽固醇代謝失常。大多數慢性膽囊炎都有膽道梗阻或膽汁流通不暢等病因存在。
◎癥狀表現
輕者可無癥狀,一般患者有輕重不同的腹脹,上腹部或右上腹不適感,持續性疼痛或右肩胛區放射性疼痛,胃中有灼熱感,噯氣,泛酸,特別是在飽餐后或食油煎及高脂肪食物后加劇。
主要病因
感染
膽囊病變較輕者,僅有膽囊壁增厚現象,重者可以顯著肥厚,萎縮,囊腔縮小以至功能喪失。
病變
當膽囊管阻塞(結石等)時,膽汁潴留,膽色素被吸收,引起膽汁成分改變,刺激膽囊發生炎癥。
代謝
由于膽固醇的代謝發生紊亂,而致膽固醇沉積于膽囊的內壁上,引起慢性炎癥。
◎偏方秘方
※方一
〔藥方組成〕柴胡、川楝、香附各1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功能主治〕治慢性膽囊炎。

※方二
〔藥方組成〕白芍20克,柴胡、黃芩、丹參、元胡、連翹各15克,甘草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能主治〕治慢性膽囊炎。
※方三
〔藥方組成〕白術12克,白芍、陳皮各10克,防風6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2劑。
〔功能主治〕治慢性膽囊炎。
※方四
〔藥方組成〕大黃30克,冰片1.5克。
〔制用方法〕研成細末,用適量醋調成糊狀,敷于膽囊區(右乳直下肋緣邊左右),每日數次。
〔功能主治〕治慢性膽囊炎。
※方五
〔藥方組成〕鮮牛膽2枚,黑豆100克,郁金、半夏、枳殼、木香、白術各30克。
〔制用方法〕將藥物裝入牛膽,待膽汁滲完,焙干,為末。每次沖服5克,每日3~4次。
〔功能主治〕治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飲食應注意什么?

1.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宜過飽。
2.平日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應盡量多飲水。嚴格控制脂肪多和含膽固醇食物。
3.宜多吃蘿卜、青菜、豆類、豆漿等食物,還應補充一些水果、果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