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藥方大全
- 趙國東主編
- 1287字
- 2019-06-21 13:21:26
◆補血填精丸(周壽云方)
【藥物組成】 炒山藥118g,大懷熟地黃240g,炒山茱萸90g,枸杞118g,炒鹿角膠118g,制菟絲子118g,姜汁炒杜仲118g,當歸90g,肉桂60g~118g,制附子60~80g。
【用法用量】 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水送下;或丸大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現代用法: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約16g。早晚各服1丸,溫開水或淡鹽湯送下。或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菟絲
【功效主治】 溫陽補腎,補血填精。適用于精血虛冷,腎陽不足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腰膝軟弱,畏寒肢冷,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少進,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或下肢浮腫,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解方義】 脾腎虧虛型糖尿病是因元陽不足,命門火衰,精血虛冷所致。治宜溫腎補陽,補血填精,以協調陰陽,使陽氣生化有源。
補血填精丸中用肉桂、附子性味辛熱入腎,功擅溫壯元陽,補命門之火;鹿角膠性味甘咸微溫,溫陽補腎,養血益精,三藥相輔相成,以培補腎中元陽,共為君藥。配伍山萸肉、熟地黃、山藥、枸杞等甘潤滋補之品,可滋陰益腎,養肝補脾,填精補髓,與肉桂、附子、鹿角膠相伍,有“陰中求陽”之義,共為臣藥。菟絲子、杜仲補肝益腎,強腰壯膝;當歸養血和血,助鹿角膠養精補血,并使補而不滯,三藥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溫補腎陽,填精補血,使陽得陰助,生化無窮,以培補腎中元陽。即原書所謂“益火之源.以培右腎之元陽”。
【加減應用】 飲食減少或不易消化,加干姜炒黃用。腹痛不止,加吳茱萸;腰膝酸痛,加胡桃肉;陽衰氣虛,加人參、黃芪;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補骨脂、續斷;飧泄腎泄不止,加五味子、芡實、肉豆蔻;腎虛陽痿,加巴戟肉、肉蓯蓉、淫羊藿。
【病例詳解】 張某,男,48歲。1988年10月14日來醫院就診。患者夜尿頻,量多已5個月。診查:口干多飲,夜間尿次頻(4~5次),量多。飯量不增四肢發涼,精神疲憊,腰腿酸困;大便溏,日3次。舌質嫩色淡,苔薄白。脈沉細。經檢查:血糖為11.2mmol/L;尿糖(+)。辨證:氣陰不足,陽虛不布。治法:滋腎補陰,扶陽固氣。
處方:熟地黃18g,山藥16g,山茱萸11g,黑附子6g,澤瀉7g,菟絲子9g,茯苓7g,杜仲9g,懷牛膝6g,上藥用水500ml煎至200ml,濾出藥液,渣再加水400ml,煎至150ml,去渣,2次藥液合1處,分2次溫服,每間5小時服1次。
10月20日第二診:上方藥服5劑后,夜尿3次,量減,精神轉佳。余癥亦減。原方藥繼進2劑。
10月24日第三診:藥后夜尿1次,量不多,四肢溫,腰腿已無酸痛感,脈緩力增,余無所苦。此陰氣復,陽氣振,向愈之象;改用金匱腎氣丸,每日1次(9g),持續服2個月。
【專家按語】 補血填精丸與腎氣丸均具有溫腎補陽之功,均可用治腎陽不足之癥。補血填精丸系將腎氣丸中的干地黃、桂枝改為熟地黃、肉桂、減去“三瀉”(澤瀉、丹皮、茯苓),加鹿角膠、杜仲、菟絲子、枸杞子、當歸而成,變為溫補元陽之峻劑,純補無瀉,益火壯陽力強,兼以滋陰填精補髓,適用于命門火衰,元陽不足,精血虛冷之久病神疲氣怯,或火不生土等證。而腎氣丸則溫腎補陽的代表方,以小量溫陽藥配入滋陰藥中,于水中補火,以微微生火,化生腎氣,適用于腎陽不足諸癥。
【藥方引自】 《景岳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