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部分 實(shí)驗(yàn)內(nèi)容

實(shí)驗(yàn)一 茯苓多糖、豬苓多糖和淀粉的水解和鑒定

(一)茯苓多糖和豬苓多糖的水解和鑒定

【原理】

茯苓多糖、豬苓多糖,分別是中藥茯苓和豬苓的主要成分。茯苓多糖是含有β-1,3糖苷和β-1,6糖苷鍵的葡聚糖。豬苓多糖是水溶性多聚糖。它們經(jīng)濃硫酸脫水產(chǎn)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它們?cè)跐鉄o機(jī)酸作用下,能與α-萘酚生成紫紅色縮合物(Molish反應(yīng))。

茯苓多糖和豬苓多糖都是無還原性多糖,當(dāng)它們用酸水解后,則生成還原性單糖。利用班氏試劑與其作用,可分別生成氧化亞銅磚紅色沉淀,以反映其水解。

【操作】

(1)分別取2%茯苓懸濁液和2%豬苓懸濁液1mL置于小試管中,加莫氏(Molish)試劑3滴,混勻,將試管傾斜,沿管壁逐滴加入濃硫酸15滴,慢慢直立試管,觀察兩層處有否紫紅色環(huán)出現(xiàn)。

(2)分別取2%茯苓懸濁液2mL置試管內(nèi),加濃鹽酸10滴,置沸水浴中10分鐘,然后加20%NaOH中和之(用pH試紙檢測(cè)),此即為兩種不同的水解液。

(3)取試管4支,編號(hào),按表2-1-1加入試劑。

表2-1-1

混勻,置沸水浴中3~5分鐘,觀察其變化并解釋之。

【試劑】

(1)2%茯苓懸濁液:稱取1g茯苓粉,加水調(diào)勻,傾入沸水,邊加邊攪,總水量為100mL,煎煮至50mL。

(2)2%豬苓懸濁液:制備方法同茯苓懸濁液。

(3)莫氏(Molish)試劑:稱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并稀釋到100mL,需新鮮配制。

(4)濃硫酸。

(5)濃鹽酸。

(6)20%NaOH溶液。

(7)pH試紙。

(8)班氏試劑:取硫酸銅(CuSO4·5H2O)17.3g溶于100mL水中,另以檸檬酸鈉173g,無水碳酸鈉100g溶于700mL水中。將上述兩溶液合并,用水稀釋至1000mL。

(二)淀粉的水解和鑒定

【原理】

淀粉是多糖,由多個(gè)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它遇碘呈藍(lán)色(在中性或酸性環(huán)境中)。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不同程度的寡糖,最終水解為葡萄糖(或麥芽糖)。后者具有還原性,可使堿性硫酸銅還原生成磚紅色或棕黃色的氧化亞銅沉淀。通過單糖的還原作用可判斷多糖的水解。其反應(yīng)過程如下:

淀粉 →糊精 →麥芽糖 →葡萄糖

【操作】

取1%淀粉液10mL置于小燒杯內(nèi),加入濃鹽酸8滴,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每隔2分鐘,用滴管取出1小滴放在白瓷板上,加碘液1滴,觀察其顏色,直到無藍(lán)色為止。然后取下燒杯,加入20%NaOH中和,加入鹽酸(用pH試紙檢測(cè))。再取試管2支,編號(hào),按表2-1-2加入試劑。

表2-1-2

置沸水浴中3分鐘,觀察顏色變化并解釋之。

【附注】

氧化亞銅沉淀由于其沉淀速度、顆粒大小不同而有顏色的差別,顆粒大的為紅色,顆粒小的為黃色。

【試劑】

(1)1%淀粉液:稱取淀粉(AR)1g置于燒杯內(nèi),加水100mL,邊加熱邊攪拌,呈透明溶液為止。

(2)碘試劑:稱取碘化鉀20g及碘10g溶于100mL水中。使用時(shí)再稀釋10倍。

(3)班氏試劑:同前。

(4)濃鹽酸。

(5)20%NaOH溶液。

(6)pH試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沈丘县| 平乡县| 广西| 灯塔市| 郑州市| 溧阳市| 宝清县| 瑞昌市| 丹阳市| 偏关县| 永宁县| 鄂州市| 安达市| 高雄市| 天等县| 青浦区| 青河县| 元阳县| 罗田县| 河北区| 荔波县| 原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兴业县| 无锡市| 中方县| 永嘉县| 都匀市| 陕西省| 泸溪县| 大港区| 尖扎县| 砀山县| 绥江县| 陵川县| 临安市| 林甸县| 林西县| 潞城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