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產業化低成本經營管理
- 胡德春
- 2222字
- 2019-11-22 09:48:58
第三節 農業產業化經營低成本的實現途徑
農業產業化經營低成本,應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和基地生產、龍頭企業生產以及市場交易等各個環節來考慮。假設要使一個區域農業產業化經營低成本的實現,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途徑:
一、低成本建設
1.原料基地建設
受資源比較優勢戰略的影響,當前許多地方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向的選擇上,主要考慮的不是市場需求,而是(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一些地方對于資源比較優勢的評判,不是依據資源的開發利用成本,而是資源的相對擁有量,甚至是資源的絕對數量或某種資源的有無。因而,農業產業化低成本建設,必須考慮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考慮競爭者的行為和農產品加工、營銷方面的市場需求。只有市場有需求、開發利用成本低的農產品,我們才能夠將其作為主導產業發展。
2.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優劣對農業產業化建設成本高低的影響很大。因而,我們要多渠道籌資解決農產業發展水、電、路和排灌等“瓶頸”制約,提高抗御災害能力。根據WTO有關協議規定,我國今后對農業的支持水平不能超過1986—1988年市場農業總值的10%,目前,我國各地對農業支持水平還未達到這一比例,支持空間還比較大。因此,必須要積極做好準備,及早規劃制定措施,建立和完善農業公共物品投入支持體系。
3.龍頭企業和市場建設
龍頭企業是把分散的小生產聯合成為面向市場的規模化生產、基地生產,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的載體和媒介,同樣是低成本建設的重點。龍頭企業低成本建設的關鍵是要考慮以現有農字型企業為依托,盤活存量,搞好技改,節省成本,擴大規模。市場建設的重點主要是考慮交通區位優勢,對現有的市場進行改組、改造、改制,整合市場資源,形成特色化、規模化、便捷化的經營模式。
二、低成本對接
農業自從進入商品社會,就產生了大生產對小生產的優越性問題。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農業產業化,更是要把握好社會化大生產與分散小生產間的相互關系。低成本建設農業產業化,必須以農業產業一體化為方向,搞好龍頭企業(市場)與基地(農戶)的對接,使農產品生產銷售朝著集中化、組織化、網絡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減少中間環節,節省交易成本,提高運銷效率,實現加工增值,取得最大的規模優勢,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
三、低成本生產
通過生產要素最佳組合,以達到提高生產力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一定適度規模的專業化生產、工廠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以及設施農業園、生態農業園、良種繁育園、科技農業園(土、肥、水、種、密、保、工、機電等)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只有達到專業化、工廠化、機械化、社會化、技術現代化的目標,才可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四、低成本交易
農業產業化低成本交易,主要涉及農產品生產基地與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企業,在采購、儲備、運銷等方面需承擔的費用。由于農村市場體系發育不健全,現階段農戶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比較突出,眾多分散的農戶,難以及時有效地得到市場信息、技術、購銷、出售等全方位的服務,因而,交易成本偏高。為了進一步縮短農戶與市場的距離,節約交易成本,就買(公司及龍頭企業)賣(產地或農戶)雙方而言,達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必須滿足以下一些基本的條件。
對買方而言須滿足:
(1)原料價格低廉(即用最低成本收購);
(2)產品易保鮮儲存;
(3)運輸距離較短;
(4)品種品質符合標準要求;
(5)交割時間按規定執行。
對賣方而言須滿足:
(1)原料(或初產品)價格定價合理;
(2)獲取大量的產品或價格市場信息;
(3)交易手續簡便;
(4)提供必要的前期投入資金或擔保。
雙方一定要通過契約方式(主要是以合同為基礎,最好是閉口合同,其次,期貨交易方式)實現公平交易,并遵循誠信原則、公平競爭原則、雙贏互利原則、標準化生產和符合國際慣例的原則。
五、低成本管理
管理的實質在于通過執行管理職能來實現管理系統的功效。當經營方針目標確定以后,管理工作就得為實現這個方針和確定的目標服務,因此管理是經營活動單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管理出精品、出質量、出市場、出效益。
根據科學管理和人本管理理論,農業產業化低成本經營管理必須重視抓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系統
首先,解決向誰負責的問題,抓好人力資源的管理。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人生目標及個人偏好、情緒及感情,不同于土地或設備等資源可以任意被安排使用。通過科學分工和有效管理,使每一個人的優點盡量發揮,把人力能量轉變為社會財富。其次,以提高農民素質為目標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切實做好人力配置、激勵措施制定、教育培訓等工作,發揮最大的人力資源效益和科技智力的勞動創造性。最后,建立培養、選拔、考評機制,造就一批農民企業家隊伍。
2.精簡機構,轉變政府職能
過去由于管理機構臃腫,職能重疊交叉,管理模式是倒金字塔式的(如圖1-2所示),導致政企不分、尋租盛行、收費養人、效率低下,從而使政府和社會(包括農民)支付了巨額的管理成本。因而,必須改變這種倒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實現小政府大服務,減少管理成本。

圖1-2
3.低成本管理的目標選擇
根據低成本管理要求,在工作目標上,要從減少機構、減少人員著眼,建立一支高效、廉潔、精干的管理人員隊伍,實現金字塔式的管理(如圖1-3所示);在措施上,要從為農民減負增收入手,確保各項措施到位,讓農民休養生息;在管理方式上,要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抓改革、作規劃、搞協調、辦示范、訂法規;工作方法上由行政命令轉向做好信息、科技、政策保障等服務工作。

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