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服務均等化與資源共享(下冊)
- 萬群華 胡銀仿
- 15字
- 2019-11-28 12:29:26
第一部分 圖書館服務均等理論研究
北京“一卡通”服務探索與實踐
(北京市西城區圖書館、東城區圖書館、海淀區圖書館,100030)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提出“鼓勵具備條件的城市圖書館采用通借通還服務方式”的戰略。北京“一卡通”建設的實踐證明,通借通還的服務方式促使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為公共圖書館發展帶來了活力,是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一卡通”的產生
2002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在區縣級圖書館全部建成電子閱覽室,實現網絡服務;建設近郊區公共圖書館信息網絡,實現聯合檢索、網上閱讀、館際互借、資源共享,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的要求,并將公共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建設列入2002年市政府為市民擬辦的60件實事之一。由此,拉開了北京市信息網絡服務體系的序幕,即北京“一卡通”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實施階段。
所謂“一卡通”,即在一定地域內的公共圖書館建立起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實現網上信息資源共享和通借通還的一項現代化服務方式。“一卡通”服務的實施極大地推進了北京市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方便了讀者。讀者只要在任何一個成員館辦理一張聯合讀者卡,就擁有所有成員館的服務承諾,可以對所有成員館的書目信息、館藏信息、流通信息、讀者借閱信息,以及全市共享的數字化資源進行檢索閱讀,通借通還、館際互借。
“一卡通”的實施,促使了公共圖書館從傳統服務向現代服務的轉變;改變了單館服務、館內服務、封閉服務、資源自享和服務管理及業務建設不統一狀況;開創了“分開合作、資源共享、聯合服務、整體發展”的新局面;服務領域和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實現了一卡在手,全市借閱的服務格局;公民公平享有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基本權利得到了切實保證,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再是空談與奢望。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效能得到極大發揮。
“一卡通”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截至2007年底,“一卡通”服務以首都圖書館為中心,加入網絡服務的成員館已經覆蓋全市10個區及街道(鄉鎮)124家圖書館,全市持“卡”讀者達23萬人,平均每月借閱達11萬人次、45萬冊次?!耙豢ㄍā狈盏膶嵤a生了全國“一卡通”參與館最多、通借通還規模最大、服務功能最全、運行最平穩的規模效益。2004年“一卡通”服務被推薦為文化部創新項目。北京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一卡通”帶來的變化
1.服務方式轉變
公共圖書館各自為政的封閉服務造成了文獻信息資源的浪費,是實現共享資源的障礙。由于各個圖書館的服務項目、內容、標準等各不相同,各個圖書館所藏文獻也各不一樣,讀者要查找所需文獻,只能長途跋涉、大費周折地辦理眾多圖書館的借閱卡,否則就只能利用附近圖書館的有限資源?!耙豢ㄍā狈諏嵤┖螅o讀者查找文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讀者可以足不出戶,便可檢索到全市所有成員館的書目文獻、網上資源、辦理網上續借手續等;讀者可以足不出區,就可以在區域內通借通還圖書?!耙豢ㄍā狈盏膶嵤┦棺x者感到了切實的實惠與便利。
“一卡通”服務是對現代化信息網絡的充分利用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使服務方式得到了歷史性的飛躍。隨著“一卡通”服務的深入開展,“一卡通”服務的優勢將日益被人們所認知,將逐步被廣大讀者所利用。
2.實現區域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是圖書館理論者永恒話題,是圖書館實踐者永久追求。應當看到,傳統圖書館各自為政的局面無可避免地造成文獻資源的重復購置,文獻資源不能互通交流,造成文獻資源的極大浪費。長期以來,圖書館資源共享停留在聯合編目的原始階段,“一卡通”的實現、互聯網在圖書館的應用,使資源共享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耙豢ㄍā睂Τ蓡T館書目數據、讀者數據的要求是統一存儲,以便讀者查詢,實現了書目數據資源的共享。讀者時實登陸“北京市公共圖書館計算機信息服務網”就可以檢索到全市所有成員館的藏書書目和所需圖書的借閱狀態。另外,“一卡通”實施以來,首都圖書館統一購置的5000種電子期刊,50萬冊電子圖書數字資源,供所有成員館的讀者免費共享。這為街道(鄉鎮)圖書館實現了小館舍、小館藏、大資源、大服務的夙愿,解決了長期制約街道(鄉鎮)圖書館發展的文獻資源匱乏的問題。
3.街道(鄉鎮)圖書館建設增添活力
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和“一卡通”服務,使讀者在街道(鄉鎮)圖書館就可以享有市、區圖書館的服務,圖書館擴大了服務范圍,但為街道(鄉鎮)圖書館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2001年7月,北京市東城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五家街道圖書館,當時并未引起大的反響。但在“一卡通”強力推動下,北京市街道(鄉鎮)圖書館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四個城區的全部街道、近郊區的大部分街道(鄉鎮)先后建起了圖書館,從而使北京市街道(鄉鎮)圖書館(室)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街道(鄉鎮)圖書館總數達到497個,面積達25萬m2,館藏1165萬冊,閱覽座位1.2萬個,參加“一卡通”的街道(鄉鎮)館達到了113個。
“一卡通”促進了街道(鄉鎮)圖書館的標準化建設。東城區在街道圖書館的建設上曾提出“五個一”的建設標準,即:建筑面積100m2以上,藏書1萬冊以上,年購書費一萬元以上,設有一名專兼職圖書管理員,要有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西城區政府于2002年11月下發了《關于加強街道圖書館建設實施意見》,對全區街道圖書館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運行機制、規劃建設、服務標準等提出了明確要求,首家成立了全市社區圖書配送中心。2002年北京市頒發了《北京市圖書館條例》,條例規定了街道(鄉鎮)圖書館的建筑面積,應達到100m2以上,閱覽座位應達到30席以上,年入藏信息資料不得少于1000冊(件),至此,北京市街道(鄉鎮)圖書館建設有了法律依據。
“一卡通”促進了街道(鄉鎮)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實施“一卡通”之前,北京市街道(鄉鎮)圖書館幾乎全部是手工分編圖書,手工借閱圖書,目前113家聯網街道(鄉鎮)圖書館全部使用了北京市自主研發的“智慧2000”圖書管理系統,北京市街道(鄉鎮)圖書館一躍邁上了現代化圖書館的行列。
在“一卡通”的推動下,北京市各區政府對街道(鄉鎮)圖書館的建設引起了高度重視,如東城區政府決定,每年為街道圖書館固定撥購書款10萬元、西城區每年撥款40萬元、崇文區撥款21萬元、朝陽區每年甚至撥款上百萬元,街道圖書館在得到資金的保證下,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基礎業務建設全面提升
服務方式的轉變推動了公共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全面擴展與提升。為適應“一卡通”的需要,原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建設必須加以改變。統一化、標準化、規范化則是基礎業務建設的根本發展方向。圖書需要更加嚴格地按中圖法分類、著錄;辦證辦法、工本費、押金、借閱數量、借閱期限、續借期限、滯納金的標準都需要統一;網絡管理、系統維護、業務條碼使用、讀者卡參數設置、館際互借以及圖書分揀、物流配送、財務結算等都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為此首都圖書館先后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10多項,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館員培訓。一卡通全面提高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建設得到本質上的全面提升。
在“一卡通”的推動下,公共圖書館的業務活動領域向館外擴展,與其他圖書館協作成為信息服務網絡的一員,聯合編目、聯合檢索、聯合咨詢、館際互借、通借通還、網上閱讀,每個圖書館在進行本館業務建設時,都把自己的業務活動與整個網絡體系的整體服務聯系起來,使公共圖書館的業務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5.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
北京“一卡通”的實施推進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北京市開創了一條以首都圖書館為中心,以區(縣)館為依托,以街道(鄉鎮)館為基石的“中心館—分館制”模式,特別是發揮區級圖書館的分中心作用,成為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
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內,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圖書館,不應是分散的獨立進行服務的點,而應當是一個服務整體,每個圖書館都應是整個服務體系中的一員。正是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和“一卡通”服務把市級、區級、街道(鄉鎮)圖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拉近了館與館,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圖書館的協調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中心、分中心圖書館的凝聚力增強,其作用得以真正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效能得到發揮。
在“一卡通”的推動下,北京市西城區、東城區率先在本區成立了圖書配送中心,轄區街道館的圖書統一由區館采購、編目、配送,由此克服了街道館人員少、業務能力低的缺欠,區館名副其實地成為本區的采購中心、編目中心、數據中心。除此之外區館還擔負起系統維護、人員培訓以及網上信息服務指導、業務工作推動、街道社區圖書館規劃建設等工作,區圖書館不再停留在分類排架的初始化輔導工作上,區圖書館的分中心作用日顯突出和重要。
北京市在“一卡通”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體系、通借通還借閱體系、圖書統采統編配送體系以及網上檢索、閱覽、咨詢服務體系無疑是對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實現。這種統一規劃、統一運作、統一管理、統一服務、合作協調共同進步的發展模式不失為一種創新。
三、全面實行“一卡通”服務時機已到
從2004年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情況分析,省級、副省級一級圖書館比例達到48%和53%,地級一級館比例達到33%。按照評估標準,這些館的館舍面積、經費保障、業務建設、服務能力、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特別是現代化技術裝備、數據庫建設、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已經達到相當水平,完全有條件建設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實施“一卡通”服務,有些二級館也具有這個條件。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經進行了“一卡通”的探索,積累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因此,已經具備條件的城市,特別是達到一級館的城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以及縣區公共圖書館,應當不失時機地把建設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實施“一卡通”服務提到日程上來,把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北京“一卡通”建設的基本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主導
北京“一卡通”建設自始至終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卡通”建設不但被列入2002年市政府為市民辦的60件實事,還得到市財政的資金保障,從軟件的開發到市、區館硬件的配置,以及網線的鋪設都得到了市財政的資金支持,就連每個街道(鄉鎮)聯網館都得到2萬元的資金補助。市文化局統一規劃,具體領導,保證了“一卡通”建設的順利進行,市領導經常聽取匯報,促進了“一卡通”工作的開展。應當說政府主導是北京“一卡通”建設得以實現的根本保障。
2.思想先行
公共圖書館發展史上的每次變革無不需要思想先行、理念轉變,當今的圖書館正處在知識經濟、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圖書館必須樹立現代化開放式圖書館的理念。所謂現代圖書館就是要樹立起網絡信息化服務的理念、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開放式圖書館就是要走館際合作、聯合協作、資源共建共享、整體發展的道路。應當說思想理念的轉變與確立是北京“一卡通”建設的先導和基礎?!耙豢ㄍā笔菆D書館發展史上的一次變革,也是圖書館新時期的發展方向,圖書館工作者在此項工作中一定會大有作為。
3.通力合作
“一卡通”不是單純的圖書館所能為,更不是一家圖書館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各方的團結一致,通力合作才能實現。作為政府主管部門的北京市文化局領導了“一卡通”建設的全面工作,市文化局馮守仁局長親臨一線具體指揮,使北京“一卡通”工作穩步推進。首都圖書館作為全市中心館承擔起“一卡通”的整體規劃、運作;擔負起智慧2000“一卡通”系統的開發;并建立起聯合編目中心、通借通還中心、預約中心和配送中心?!耙豢ㄍā惫ぷ鞯玫搅烁鲄^(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東城為例,東城區政府為“一卡通”撥補助款30萬元,全面更新了該館的硬件設施?!耙豢ㄍā惫ぷ鞯玫搅烁鹘值擂k事處的大力支持,許多街道在“一卡通”建設中擴大了圖書館的面積,增加了專兼職工作人員,改善了圖書館的環境,增添了新的設備。北京“一卡通”建設可以說是通力合作、整體發展的范例。
4.循序漸進
“一卡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卡通”的實施采取分步分批建設的辦法。所謂分步,就是分三步實現通借通還。首先建設“北京市公共圖書館計算機信息服務網絡”,實現聯合檢索、網上閱覽;第二步實現“一卡通”異地借閱;第三步實現通借通還。所謂分批,就是將區縣、街鄉圖書館分批納入“一卡通”體系。首先在一個區試點,再在四個城區范圍進行推廣,再在全市全面推開,其規模逐漸擴大。這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規模由小到大的運作辦法,切實保證了北京“一卡通”建設的順利進行,到目前為止北京“一卡通”狀態良好,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R],2006(9)
[2]余子牛.弘揚人文精神,打造圖書館之城[J].圖書館雜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