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服務均等化與資源共享(下冊)
- 萬群華 胡銀仿
- 3797字
- 2019-11-28 12:29:37
全民共享:圖書館服務的新走向
(福建省泉州市圖書館,362000)
豐富的圖書館服務是社會發展的成果,圖書館事業的繁榮又是社會科學發展的標志。為社會進步和科學文化繁榮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支撐和圖書館服務,是實現和保障全體人民基本權益的途徑之一,是各級各類圖書館承擔的崇高使命和歷史職責。各級各類圖書館有自身的性質、特點和主要服務人群,各級各類圖書館的分工與合作,從整體上保障全民共享圖書館服務目標的實現。筆者認為圖書館服務要做到全民共享,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四點:
一、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體系
構建完整的圖書館服務體系,應當著眼于完善圖書館網,圖書館網由全國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規模的圖書館組成,包括國家圖書館系統、公共圖書館系統、專業圖書館系統、高等院校圖書館系統、學校圖書館系統、兒童圖書館系統、軍事圖書館系統、工會圖書館系統等等。由這些各類型各層次的圖書館組成了縱橫交織、脈絡貫通的圖書館網。各級各類圖書館有自身的性質、特點和主要服務人群,人們從這個圖書館網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紙質資源或數字資源,各級各類圖書館的分工與合作,從整體上保障全民共享圖書館服務目標的實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網絡會建設得更細,更全面。
據報道,廣東省中山圖書館首例開通“生態環保圖書館”。據李昭淳館長介紹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圖書館在生態環保方面建立系統的、全面的相關數據庫或設立專題圖書館。為此,他們館決定借助館藏資源及互聯網上的各類相關數字資源,建立“生態環保圖書館”,為建設生態文明,宣傳生態環保發揮公共圖書館信息收集、傳播與服務的作用。“生態環保圖書館”在類型上設有新聞資訊及圖片、專題數據庫、圖書期刊、網絡咨詢等,并與383個國內外權威網站作了鏈接,力求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向讀者提供有關生態及環保方面的各類信息。
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體系,重點和難點都在基層圖書館建設,基層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繼續受到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廣東流動圖書館各分館已在基層建立了119個流動圖書室,取得了初步的成績,其中羅定市圖書館近年來已建立基層流動圖書室24個,成果驕人。據報道,惠州市博羅縣圖書館寨頭新村流動圖書室開展得有聲有色。圖書擺放整齊,閱覽環境寬敞舒適,農民群眾安靜讀書,使得前去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非常高興。他對流動圖書室為農民開展送書下鄉的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當地文化部門要繼續加強管理,激發農民讀書熱情,引導農民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全面提升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要知道,農民占我國人口相當份量,只有把農民也服務好了,我們圖書館的全民共享服務才算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建設基于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共享平臺
這幾年國家對圖書館的發展越來越重視,而社會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實現全民共享這個服務目標,圖書館怎樣開展服務很重要。周和平副部長在重慶“中南、西南會議”上的講話就指出:我們有一個有利條件,那就是身處信息時代,各館在建設新館時都充分考慮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這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非常大。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國家投入12億,其中4億除了用于硬件設備和軟件外,其余的用于數字資源建設。真正搭建全國性的數字圖書館平臺,將來國家數字圖書館的資源都可以到省,到地市,到縣,甚至到鄉鎮。第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從2002年開始實施,它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二號工程,特別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設施。屆時每個縣都要建立起一個像樣的電子閱覽室,搭建一個比較好的局域網。此外,每個鄉拿出幾萬塊錢搭建這個平臺,每個村也要給幾千塊錢的經費搭建這個平臺。它對圖書館的影響是最大的,數字資源要通過這個網絡來提供服務,它在傳統紙質文獻服務之外,開辟了另外一個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為圖書館全民共享服務提供了現實基礎。
圖書館作為公民的終身學校,就是要為全社會提供更多服務。我們搭建這個平臺,使圖書館多了一個重要的推手。圖書館借助計算機網絡為全社會提供服務,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使圖書館真正成為一個地區的文化中心和公民最龐大的學校。
這些年圖書館在數字化建設上有長足發展,在服務上也有很多創新,比如各地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時與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這兩個平臺緊密結合起來,有的還與數字電視結合,有的與廣電服務相結合。積極探索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途徑,依托文獻和網絡資源優勢,聯合社會力量,開展“數字閱讀,共享文化”網上公益閱讀系列活動,使讀者足不出戶可免費瀏覽和查閱由圖書館和文化共享工程整合的海量文獻信息,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打破時間地域界限,資源共享,方便快捷,內容豐富的“網上圖書館”,有一個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圖書館。不管是什么樣的服務,很重要的一點是使信息資源源源不斷地向公眾提供,這對圖書館來說是一個革命。使得圖書館全民共享服務內容更為豐富。
三、讓弱勢群體充分享受到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要做到全民共享,筆者認為重要一點要做到關心弱勢群體。假若不能讓這個特殊群體享受到圖書館服務,我們談何全民共享?要讓讀者公平、自由的獲取信息,就要做好讀者服務工作,關心弱勢群體,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方便,采取一些具體方法來幫助他們:①了解他們的知識需要,建立弱勢群體檔案,以便在他們需要時提供有效、正確的援助。②補充適合他們的知識資源。比如可購買實用的求職、電腦操作、服裝、養殖、家政、法律等書刊,對有生理困難的人群,還應適當采購大字書、盲文書等。也可自行編印相關資料或創建專題數據庫,從館藏文獻及網絡信息中采集為當地弱勢群體所需的社會、經濟、科技資料,向弱勢群體傳播。③加強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完備的設施有助于消除弱勢群體自由利用館藏文獻的生理和經濟障礙。如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通道,為盲人提供文字、讀書裝置,為老年人提供放大鏡、老花鏡和視聽設備,為兒童提供畫筆、畫板等等。④以人為本,服務到家。對于由于地理或生理等原因不能來圖書館的弱勢群體,可考慮送書上門等服務,還可針對不同類型的弱勢群體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開展免費咨詢服務及定向服務等等。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紛紛采取各項措施,關愛弱勢群體,熱心為他們服務。據悉2004年10月15日(第21個國際盲人節),由湖南省圖書館和湖南頤而康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籌建的全省第一家盲人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它標志著湖南省的盲人讀者從此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圖書館。湖南盲人圖書館對外開放后,盲人讀者只需辦個手續就能全天免費閱讀。目前,圖書館共有盲人書籍2000多冊,包括醫學、文學、藝術、政治以及經濟等多種圖書。此外,圖書館還配有盲人專用電腦和語音軟件,為廣大盲人讀者提供方便周全同時又具人性化的閱讀和學習服務。
四、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尋求服務創新,降低服務門檻
圖書館服務要實現全民共享,還必須在服務上尋求突破,即服務創新?,F代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與服務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從紙質資源到數字資源,從館內借閱到遠程獲取,從陣地服務到服務網絡,從單一服務到多樣化服務,從提供文獻到提供活動,從以書為本到以人為本,為實現全民共享圖書館發展成果的目標,圖書館服務必須創新,圖書館的資源采購、組織、揭示、流通等環節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圖書館服務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1.服務管理創新
圖書館服務實現全民共享,必須從人本思想出發改革原有一些服務項目。在專家看來近年來我國各大圖書館的藏書越來越多,服務的功能越來越全,知識、信息、技術全面提升,但卻忽略了以人為本,比如收費不太合理、服務態度較差等,圖書館的門檻被人為加高?!叭缃褚咽蔷W絡化社會,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逐漸多樣化,圖書館并不是唯一的來源。”于今說,“圖書館應該直面這種沖擊,改進各種服務,吸引更多的人回到書桌前,為全民閱讀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可以想見,圖書館工作的改善會引發大規模的閱讀熱潮?!眹覉D書館自2008年2月7日(大年初一)起,全面減免收費項目,取消讀者工本費、自習室使用費,復印費下調30%等,廣大讀者從中受益?!肮矆D書館免費服務快速推進,降低了圖書館服務的門檻,讓所有人能夠平等、無障礙地走進圖書館?!?/p>
2.服務觀念創新,適時引入市場機制,樹立網絡化服務觀念
在我國,引入市場機制,就是既要理解合作機制如何使信息資源共享,還要分析競爭機制在信息資源共享中的作用。面對市場競爭,圖書館應利用多年的信息資源積累和技術手段在與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數據庫服務商和信息內容服務商的交互過程中,采取更為貼近市場化的經營和動作方式,來提高經營效率和競爭能力。
3.服務方式創新
在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共存的環境下,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應積極地利用網絡技術,提供主動方式的服務。圖書館要調整自身的館藏結構,主動選擇最好的檢索數據庫,選擇最方便的,價格最合理的服務形式,讓讀者不受時空限制,通過網絡隨時查閱資料。充分發揮圖書館網頁的作用,通過網絡傳遞到讀者的桌面上,并提供網頁上的預約借書,文獻掃描傳遞或復印傳真服務,讓文本服務最大限度地網絡化積極使用電子郵件。通過電子郵件向讀者多渠道提供信息資源,與讀者保持交流,了解讀者的需求,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
參考文獻
[1]郭盈.淺談圖書館管理與創新[J].中國圖書情報科學.2004(5)
[2]陳能華,周永紅,陳書華.美國信息資源共享市場的發展及啟示[J].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2007(1)
- 圖書館發展中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 國內圖書情報知識圖譜實證研究
- 中國城市遺址類博物館開發模式研究
- 檔案社會控制功能研究
- Learning Robotics using Python
- 山東圖書館學史研究
- 地方政府數字檔案集中管理模式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 信息系統工程(第2版)
- Practical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
- 邂逅法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師生原創文集
- 中國古典文獻學(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學術史文庫)
- 云環境下我國綜合數字檔案館建設模式研究
- 基于價值全面實現的檔案信息資源配置
- 基于知識治理的競爭情報協同模型研究
- 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谷臻小簡·AI導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