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層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向文玲

(湖北省興山縣圖書館,443700)

一、新時代基層圖書館地位和作用的新變化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與觀念也隨之改變。讀者不再只是圖書館信息的需求者,獲取者,同時也能通過網絡成為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提供者與傳播者,這樣以來,就使得讀者與圖書館共同使用、梳理信息。兩者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不斷深化與拓寬,傳統圖書館的某些功能受到沖擊。

1.基層圖書館某些傳統功能的取代或消失

圖書館正在逐步將其工作重心由向讀者提供書刊資料為主題轉向了解他們的信息需求為主。因此,信息參考咨詢工作在圖書館變得愈來愈重要。數字化、網絡化的是圖書館發展必然趨勢。要求圖書館具有查詢各種信息的網關功能,也就是說,無論信息存放在全球的哪個地方,圖書館員都有職責去盡力而為地幫助用戶檢索、梳理并提供所需的信息。如今,在圖書館中,熒屏與鼠標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

2.圖書館工作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國網絡文化的加速發展,為傳播信息、學習知識、宣傳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給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

圖書館是情報信息的重要基地,是人們從事科研活動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統,在知識經濟時代,它將發揮更重要作用。作為人類知識庫的圖書館,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等先進技術手段,對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進行加工、存儲和使用,并不斷獲取新的信息,以促進科技、教育、文化的進步,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其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3.基層圖書館工作新生長的功能與作用

基層圖書館工作新生長的功能集中表現在整合資源,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必須要以大眾對文化的需求出發,整合直接服務于民的各類文化資源。

圖書館不僅要為“陽春白雪”服好務,更要為“下里巴人”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圖書館工作做好了,有利于黨群關系,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弱勢群體,有利于文化扶貧,有利于知識扶貧,有利于保障公民選擇的權利、文化消費的權利。

二、基層圖書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剖析

據我們掌握的數字分析,到2006年底,全國仍有144個縣無圖書館,108個縣圖書館館舍低于300m2,有287個館無讀者座席。可想而知,鄉鎮圖書館或村級圖書室的建設就更不樂觀了。存在的問題:

1.基層圖書館建設領導重視不夠

一些地方黨政領導不重視基層圖書館的建設,認為基層圖書館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圖書館的好與壞與他們沒什么關系。他們對精神與物質的辯證關系,對科學技術可轉化為生產力缺乏應有的認識,致使某些基層圖書館的館舍、設施、經費無法落實,一些基層圖書館完全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

2.基層圖書館建設發展極不平衡

我國的基層圖書館建設缺乏科學預測、科學規劃,發展極不平衡。由于各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高低不平,參差不齊,文化教育事業基礎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基層圖書館的建設、發展、速度也大不一樣,存在著不平衡。經濟發展好的江蘇、浙江、上海、湖南等省、市辦起了大量的圖書館,我國東部地區的蘇州6個市縣152個鄉鎮已全部建成萬冊圖書館。相反,西部經濟落后地區,在溫飽問題還沒得到根本解決前,鄉鎮圖書館建設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以廣西為例,全省668個鄉鎮到2006年底建有鄉鎮圖書館的還不足300個。

3.基層圖書館建設體制不穩定

長期以來,從上到下,總認為圖書館建設是“民辦”事業,鄉鎮圖書館大都是由各鄉鎮文化站負責,其人員也是文化站的同志兼任。正因為鄉鎮圖書館體制不落實,定位不明確,人員、經費、場地等一系列的問題不能得到徹底解決,致使鄉鎮圖書館屢建屢散,時興時衰的現象普遍存在。我縣也如此,早在20世紀90年代,13個鄉鎮都已建鄉鎮圖書館,其中有3個館達到省一級標準。2006年,由于鄉鎮文化站的體制不穩定,文化站撤并后,改為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其體制不屬于事業單位。導致已建好的基層圖書館無人管理,實屬名存實亡,嚴重的阻礙和影響了基層圖書館發展。

4.基層圖書館建設隊伍建設滯后

由于鄉鎮圖書館沒有獨立建制,無明確的人員編制,無法解決圖書館管理員的后顧之憂,更主要的是流動性、隨意性大,也無法保障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中青年人來基層圖書館,更談不上有志于基層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這是全國帶普遍性的問題。基層圖書館建設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應迅速走上法制軌道。

三、對基層圖書館建設的四方面思考

為了加快基層圖書館的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步伐,針對目前基層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應加強以下幾方面建設: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中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樹立普及農村圖書館的意識,把圖書館事業發展重心向農村轉移,應充分認識到圖書館在國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基層圖書館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首先要提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高度重視基層圖書館事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將圖書館工作作為一項指標納入縣鄉領導的年終考核范圍,將其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方面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增加對基層圖書館建設經費的投入,增加購書經費,并將納入當地政府的財政預算,從制度上給予保障,加快基層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步伐。

2.制定規劃,合理布局

以對未來圖書館的科學預測為基礎,圍繞“科技興國”、“科教興農”戰略,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近、中、長期規劃,并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對圖書館的分布和數量、質量、規模等應加以分項細化,以有利檢查其實施情況,使之達到預期目的,爭取在10~15年內在全國縣、鄉鎮普遍建立不同規模的圖書館,力爭達到2~3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的目標,使我國形成與國情相適應的合理的“金字塔式圖書館”。

3.多方集資,聯合辦館

基層圖書館建設量大面廣,耗資較大,國家很難完全承擔這項巨額費用,必須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必須走多方籌措、聯合辦館的道路。既由縣、鄉鎮政府、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集體、個人主辦,也可由廠、校、個體與集體聯辦,機關和團體合辦。同時,各級政府應大力提倡,鼓勵一些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家獨資開辦私立圖書館。以興山縣為例,我們以創建文化科技中心戶為抓手,興辦農村圖書室達60多個,僅黃糧鎮金家壩村就辦農家書屋5個。

4.提高素質、強化隊伍

一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作為圖書館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創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作為領導人,用人要堅持以人為本、人才為重,有護才之能,愛才之心,容才之量,舉才之德。盡量為每個館員提供發展良機,讓他們有所作為,尤其是對作出貢獻的專業人才和學科帶頭人給試驗場所,給經費扶持,讓這部分人留得住、心甘情愿地為圖書館事業作貢獻。

二是加強館員崗位培訓,加強內外交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館內館員要互相學習,交流心得體會,不但總結經驗,從而達到內部環境的和諧統一;還要組織館員走向社會,了解社會對圖書館的要求,以改進服務。加強館際交流,取長補短,鼓勵全館人員自覺地進行知識充電,更新知識,尤其是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益,鼓勵館員自學和業務培訓,組織他們參加業務技能競賽和學術研討活動。

三是積極引進競爭機制。通過人才合理流動和人才公開招聘,逐步形成需要的人進得來,編余人員流得出,讓他們在比較中找到合適的位置。積極鼓勵合理競爭,公平競爭,能者為上的價值取向。正常開展人才之間比干勁、比成效、比貢獻的競爭,看誰工作熱情高、干勁大、貢獻大。逐步形成一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有效競爭機制,以激發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四是加大人力資源培養。增加在職教育力度,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辦學思路,讓在職人員可以進行再教育、再學習,適應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求,提高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圖書館的現代化首先是全體館員的現代化,現代化的館員必須用不斷更新的現代知識來武裝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圖書館人力資本的潛能,增強圖書館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筆者作為從事基層圖書館工作多年的管理者和實踐者,切身體會是,基層圖書館建設的根本問題是一個體制問題,要切實理順體制關系,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要重視,要明確圖書館屬于社會純服務性的公益性事業,應納入當地政府社會公益性發展計劃中去,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的關鍵所在。要妥善解決,最根本的辦法是要納入法制軌道,希望中國圖書館法早日問世,也只有這樣,基層圖書館建設才能穩步前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宗知.論21世紀圖書館人才的培養[J].三峽圖書館人,2001(4)

[2]劉麗.新農村建設中鄉鎮圖書館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圖書館,200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苏尼特左旗| 冀州市| 蓝田县| 太湖县| 尉犁县| 东城区| 长子县| 沛县| 乌兰察布市| 长泰县| 社旗县| 白玉县| 贵阳市| 道孚县| 大丰市| 万全县| 金阳县| 驻马店市| 南皮县| 江陵县| 花莲市| 衡阳市| 柳林县| 原阳县| 东海县| 神木县| 长汀县| 四会市| 大渡口区| 邯郸县| 湖州市| 旺苍县| 山东| 文昌市| 时尚| 库尔勒市| 汤原县| 翁源县| 天峨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