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略論圖書館資源共享

張秀娟

(湖北黃石市圖書館,435000)

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大特征是經濟一體化,它帶來的信息網絡化、自然資源全球化、資源利用綜合化等趨勢,正對整個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由于全世界每年知識總量的急劇增加,任何一所圖書館都沒有能力將人類記錄收集齊全,文獻資源共享是必然趨勢。在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文獻信息已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中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文獻信息量以年8%的速度增加。書刊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單位的文獻情報機構無法實現對文獻的完備收集,于是,合作協調、資源共享成為文獻情報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息社會化的必然選擇。

一、文獻資源共享是未來圖書館開發和利用文獻資源的必由之路

1.文獻資源共享是解決知識信息劇增與館藏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徑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信息的與日激增,書刊數量的急劇增長對于信息容量相對較大的圖書館來說,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其收藏力相對低下,對業已產生的知識信息根本不可能盡包盡容,各圖書館孤立地為各類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愈顯力不從心。況且各圖書館各自為政,固定用戶對現有館藏的利用率不高,對信息資源的浪費極為痛心。例如我館自1997年以來購置的數十萬元的學術期刊光盤,極少有人問津,但是,相對迫切需要此類信息資源的其他用戶,只能望而興嘆。還有就是用戶普遍需求的同類信息資源,各圖書館競相購置,以滿足當地用戶的需要,造成這種對文獻信息資源的低水平重復購置的局面。因此,統一籌劃、多方位、多渠道、立體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資源正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

2.文獻資源共享是用戶的迫切需求

用戶不再滿足于單一的館藏信息服務,迫切需要的是內容新穎全面、類型完整、形式多樣、來源廣泛的信息。用戶的這種全方位、綜合化的信息需求,顯然不是一個圖書館所能夠滿足的,多個信息單位協作進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己成為信息服務界急需解決的問題。用戶對知識信息的需求還反映在要求所需信息的電子化、網絡化,這就需要圖書館加強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電子化組織和迅速實現網絡化的工作,通過對知識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整序,以新的、序列化的知識單元提供給用戶。如果每個圖書館單獨進行這些工作,是遠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我國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著體制、經費、協調、技術支持等各方面的難題,限制了圖書館事業的快速發展。

二、文獻資源共享的作用

1.文獻資源共享可以有效地避免收藏,節省經費

文獻是重要的信息資源,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收藏。當前,國內外書刊價格大幅度上漲,若圖書館在采購文獻上沒有總體規劃,分散采集,書刊重復的現象就會極為嚴重。例如,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科技情報所相距不遠,而兩單位訂購外文期刊1萬種,重復就有5000種之多,會議文獻重復率達100%。這樣就嚴重削弱了圖書館的購買能力,一些應該訂購的文獻無法訂購。文獻資源共享一旦實現,就可以通過館際協調工作,確立各館的藏書體系,各有分工,聯合采購文獻,避免重復。這樣,既節省經費,增強了圖書館的購買力,又保證了學科品種的穩定性和應有的覆蓋面。如華東地區高校外文期刊通過協調采購和網絡化共享服務后,這幾年已節省經費達200多萬元。因此,文獻資源共享的程度越高,文獻采集上的浪費現象就越少。

2.文獻資源共享可以最大的范圍滿足讀者的需求

文獻數據庫為資源共享提供了處理和傳輸的情報內容,可實行全國性的乃至世界性的情報檢索。讀者可以通過他所在的圖書館、辦公室或家中的計算機終端,以電子信息的形式,利用這所虛擬圖書館迅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既方便又快捷,而且讀者利用文獻往往不拘泥一館所藏,可通過館際互借方式享用。只有文獻資源共享才能滿足讀者對文獻需要的無限性,才能提高書刊的借閱率和利用率,圖書館才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實行文獻資源共享需要克服的障礙

1.思想觀念上的障礙

部分業內人士沒有從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文獻資源共享的深刻意義,沒有把參與和支持資源共享當作自己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共享意識薄弱,缺乏全局觀念,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封閉自守的本位主義,因循守舊的傳統心態,求穩怕亂的惰性思想都嚴重阻礙了資源共享計劃的實施。

2.體制上的障礙

我國圖書館系統從屬于行政管理系統,長期條(行政管理)塊(行政區域)分割,各自為政,條塊之間自立門戶,即使在同一條或塊內的圖書館亦實行保護主義。缺少一個全國性的權威機構來組織協調全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盡管目前組建了一些協調組織,由于大都屬于非實體的民間機構,缺乏權威性,難以實行統一規劃,協調分工。也就是說,我國的各類型圖書館處于一種縱橫聯系都十分松散的狀態,辦館方針、藏書原則、服務對象、服務措施等都是根據一時一地的情況所制定的,缺乏統籌性,處于一種大家都在管,誰也沒有力量管的狀態。反映在資源共享上,就是合作不易,協調艱難,造成我國圖書館界長期存在一種“怪圈”:一方面高喊資金短缺,另一方面還在大量重復建設,造成國家財產、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一方面文獻信息資源匾乏,滑波,另一方面文獻采集大量重復與遺漏長期共存。

3.我國圖書館界標準化的水平較低

圖書分類編目既不規范,統計數據也不標準,缺乏全國統一的分類、著錄、標引、檢索標準和計算機網絡規劃。各館不按標準行事,各行其是,各搞一套,給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造成了重重困難。

四、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的對策

1.加強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宏觀調控

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是一項需要統籌管理的系統工程,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很多。如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資金、觀念、網絡環境等。但在眾多的因素中,宏觀調控機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具有行政和技術權威的協調機構,那么即使沒有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資金再充足,網絡環境再好,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也將無法取得應有的成效。因此建立一個具有行政和技術權威的全國和地方性資源共建共享協調機構是非常必要的。這一機構首先應該有足夠的強制力和約束力,以保證對全局的有效規范。如制定相應的共建共享法規,以便為此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制定一些經費保障規則及違規處罰機制等來達到調控的目的。其次要制定出合理的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整體發展計劃,各成員館都必須遵循此計劃,以避免共建共享過程中出現的資源分布不合理,或重復、遺漏現象,提高整體藏書質量,使網絡對用戶文獻需求的保障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該計劃還應包括圖書資料的采購協調,編制中文藏書目錄體系,網絡平臺建設,人才培訓計劃等。第三,制定圖書情報部門文獻資源建設、利用評估新標準,以適應并推進資源共建共享的發展。

2.確立真正合作的思想

實現文獻資源共享要確立真正的合作思想,要求所涉及的各文獻情報部門之間精誠合作,各圖書館不僅要著眼于本身的館藏建設,而且要提高思想認識,從根本上扭轉資源共建中的保守主義、本位主義,放棄“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網絡化建設、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來認識其深刻意義,充分認識協作協調、資源共享是現代圖書情報的根本標志,盡快實現文獻資源共享。

3.建立科學合理的文獻資源收藏體系

在文獻資源的建設方面,首先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調機構的統一領導下,開展館藏文獻調查,對各成員館收藏的文獻資源的總體情況進行詳細摸底,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各館文獻資源的合理布局方案和組織實施方案。其次,根據調查結果,統籌規劃,適當分工,減少重復和遺漏現象,力求使文獻資源建設在品種、類型、學科、數量等方面合理化,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第一,建立一個集中型的中央藏書目錄體系。它要求各成員館在編制本館的藏書目錄時,同時也把書目記錄輸送到中央圖書館目錄中,這樣就可以減少網絡藏書的重復遺漏,提高網絡整體藏書質量。第二,對于國內文獻來說,核心期刊在收藏中可以重復,這種重復是基于核心期刊的高利用率而產生的,但要把握重復程度和范圍;至于非核心期刊則可根據各館的性質、任務、服務對象等進行分工協作收藏,突出館藏特色,建立各自不同的文獻資源收藏中心和開發中心;第三,對于外文期刊的收藏,由于其價格高而應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協調,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增加文獻品種,減少復本,提高外文文獻收藏的總體質量,同時要通過聯合目錄,共享外文圖書資源。

4.建立文獻工作標準化體系

文獻工作標準化是文獻資源共享的基礎。要實現共建共享,就要建立一個強制的、全面的文獻工作標準化體系,它包括目錄格式、檢索技術、文獻傳遞方式、方法及硬件設備等方面的標準化,以求信息和系統能夠良好地相互兼容、相互識別和相互傳遞。

總之,知識作為社會的產物,是全社會的寶貴對富,應為全社會所共享。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實現資源共享是圖書情報事業發展的目標,各有關單位和有關部門只有打破行業、部門、地區的界限,合作采購、合作加工、合作存貯和合作傳播,從而加強橫向聯合,建立協作協調機構,統籌管理全國的文獻資源,才能資源共享,才能適應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趙美娣.資源共享存在障礙的實證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2(2)

[2]朱莉榮.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化[J].圖書館論壇,2000(5)

[3]劉彩虹,楊玉紅.論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的創新[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三原县| 麻阳| 福泉市| 湖州市| 尼木县| 高密市| 枞阳县| 肥乡县| 响水县| 遂溪县| 万盛区| 新泰市| 娄底市| 大冶市| 德化县| 新河县| 罗源县| 安平县| 盐亭县| 永吉县| 墨竹工卡县| 龙井市| 太仆寺旗| 旅游| 双柏县| 偃师市| 尼勒克县| 德兴市| 汽车| 宁南县| 集贤县| 宜宾市| 稷山县| 贵港市| 天津市| 莱阳市| 汕尾市| 越西县| 广西|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