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學習化社會與現代圖書館建設

夏穎娜 王清 石磊

(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430070.山東建筑大學,250101)

黨的十六大進一步強調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明確了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中的重大任務。作為社會教育主體的圖書館,要為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性任務做出應有的貢獻,就必須真正成為傳播知識、交流思想、宣傳先進文化的教育中心,為開放教育和社會化學習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一、社會化學習驅動中的圖書館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明確指出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著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將我國建成一個學習型的社會。終身教育以其富有彈性及活力的開放教育體制,在更加延伸的時間向度和空間向度上為人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人們在民主、和諧的社會教育氛圍中,通過個人不同形式、不同途徑的努力,不斷完善自我。從縱向看,教育不僅要在學習階段展開,更要在人的一生中進行,是一個需要終身進行的過程;從橫向看,教育不僅要在學校中進行,更要在學校以外的更加廣闊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因此說,教育只有在全社會中展開,才能充分體現出社會化學習的要求,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

現代化社會已經改變了過去的“教育——勞動——退休”模式,但傳統的學校教育一般在一個較為封閉的系統內運行,它保證了部分人受教育的連續性,卻也由于受經濟制度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同時,學校教育與校外的各種非正規教育完全隔離開來,局限于真空式的文化氛圍之中,失去了社會生活的氣息和活力。終身教育理念從其開放的教育體系取代了傳統封閉型的教育系統,從此打破了原來只局限于人生某一階段的教育。圖書館作為一座沒有圍墻的大學恰恰適應了學習化社會的基礎要求,從特征上具備了全社會的學習條件和環境,為人們知識更新、思想升華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無限發展空間。

二、學習化社會背景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

當今時代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知識社會正在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給所有人提供相應的合適教育,作為他們有效參與社會的手段,就變得尤為重要。迫于知識經濟給社會和其中的每一個成員的生存與發展,一個以終身教育為特征的“學習化社會”便適應了人們發展的需要。這種學習的挑戰,也必然要使個人及整個社會形成一個必需的學習型社會。“學習社會如能實現,教育就不一定需要采取上課的形式進行,至少可以回避那種無限延長學校年限的值得憂慮的做法。而且,社會領域的教育效果相輔相成,從而可以消滅相互抵消教育效果的因素。這樣,學習社會的實現和終身教育政策的展開,在教育的效率化和節減經費的雙重意義上,都是醫治教育經濟破綻的有效處方。”學習也就不再局限于圍墻內的學校教育,越來越多的開放型大學、遠程教育型大學和虛擬大學如雨后春筍般地崛起,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地便充當了不可缺少的角色。長期以來圖書館資源并沒有得到更為理想的利用,學習社會需要圖書館設計合理的激勵結構,使其資源真正能夠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人們終生學習的欲求。

1.資源共享

社會正由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在人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梢哉f,信息比任何時候都更影響人類的生存方式。而圖書館作為信息的儲存地,一種信息資源形式,必然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驛站。人們多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此時充分滿足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就理應成為圖書館的首要職責之一。伴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到來,人類的交往與學習空間也會不斷擴大。而我們現在正在轉向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注重學習的創造型社會。圖書館要適應這種變化的形勢,“走出原先受限制的傳統的信息提供方式,而轉向提供檢索服務,為在家里、在學校、在工作時或在任何地方的人們提供全球信息資源?!眻D書館的使命不在于如何教育人,而在于如何讓讀者分享它所配備的知識和信息資源。隨著現代高新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圖書館工作將朝著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以真正實現資源共享而成為社會信息網的重要樞紐。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促進繁榮的關鍵在于工作者對信息的有效利用。學習必須擴展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學習化社會強調的不是過去曾經學過什么,而是現在正在學習什么,以及怎樣學習。圖書館應順應這種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其資源豐富的優勢,為人們提供學習和工作的便利條件,達到資源的共享。人類需要的信息將千百倍于從前,這便要求圖書館選擇新的出發點,選擇自己的正確位置。圖書館如能將大門向整個社會開放,向國際開放,真正實現資源共享,讓每個人吸取需要的營養,那么對人類的素質提高、文化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2.關照不同利益群體的需要

學習化社會,其目的是要在這個社會里,不存在出身、性別、種族、收入、區域等方面的障礙,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享受學習的權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漢堡成人學習宣言》指出只有以人為中心的發展和充分尊重人權的參與型社會,才能帶來可持續的和公正的發展。人類要生存和迎接未來的挑戰,就必須讓所有人自覺和有效參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關注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少數人群的同時,學習化社會不會忽視有一定教育機會但其需要未得到充分滿足的大多數人。對于那些在傳統教育中處于不利社會地位的特殊群體而言,學習化社會這一理念特別有希望滿足他們的教育需求。這類特殊群體中既有社會經濟地位低下者、移民或臨時工,也有殘疾人、農村人口和女性。這些人常常難以在學校進行有效的學習其原因有許多,例如他們看不出學習有何用處,對教學語言不熟悉,路途遙遠上學困難,或者由于維持家庭生計所需被迫過早退學參加工作等?!秾W會生存》中指出,“教育某些部門的人享有高度特權,其他則是貧苦的‘農村兄弟’,這種差別是根據他們所依附的階級的社會地位決定的。窮人的子女或那些遭受民族歧視或社會歧視的集團的兒童們,從一開始就處于困難的地位……他們同那些比較富裕階級的兒童相比,或者同那些生長在較為有利于正常成長與發展的背景中的兒童相比,都是處于不利地位的,這種不利的程度有時達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確保公眾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豐富其職業生活和個人生活,這是圖書館的責任,也是圖書館的義務。因此圖書館在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能力時,應努力縮小信息富有者和信息匱乏者之間的差距,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需求。如果圖書館能夠對這些不同層次的人群需求給予特殊的關照,這類群體就可以從中獲益。例如,2001年5月,上海圖書館克服了空間的困難,在綜合閱覽區開辟了盲文閱覽區。為可更好地提高為視障殘疾人服務的質量,2002年初,上海圖書館又與上海市殘聯和市郵電管理局合作,為盲人推出了盲文讀物和視聽讀物的免費寄送。圖書館為人的發展提供了許多“補償性”的機會,使社會上處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獲得最大的利益。

3.服務方式的新拓展

學習化社會必然是以注重人的發展為根本宗旨的,因而在面對各種不同層面的讀者的不同需求時,圖書館服務活動將日益圍繞著以人為本、注重個性化服務原則展開,針對具體用戶個人的問題、環境、心里知識等特征來實施。圖書館作為服務性的社會文化機構,它為公眾提供的服務將遠遠超出書的范圍。個性化服務的性質,決定了服務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術和能力,甚至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學習化社會也必然要求圖書館員進一步接受繼續教育,充實、完善自己。他們都應是信息向導和網絡交換手,從龐大的信息流中篩選信息,幫助用戶打開信息資源之門,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信息用戶的需求。只有具備了專業化服務水準,才能真正滿足各類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圖書館建立專業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機制,可以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和對用戶的貢獻程度。雖然人的興趣、愛好的不同,決定了人的需求具有異向性的特征,但人的意向又受到社會現實要求的影響,無論是社會責任感,還是自身的價值體現,都需要隨時調整個人的心里傾向和行為,以求與社會現實要求之間有著和諧完美的統一。圖書館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個性差異,適時提供適宜的服務。既要面向公眾又要面向個人;既要面向社會,又要面向市場。圖書館面向社會就是要提供學習服務和教育服務,以體現圖書館的人文情感關懷。

一個學習化社會的逐漸形成是我們大家的責任,如果我們打算找出一條優化人類資源開發的道路,我們必須不斷努力,檢查我們的社會機構的性質,并決定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培育終生學習和培育應付改革的能力。現代圖書館理應摒棄傳統圖書館封閉自守、各自為陣的管理模式,樹立整個社會大環境背景下的分式協作、資源共享和信息提供的網絡化圖書館群體的新形象。作為信息交流和服務的中介機構,它應為社會和讀者提供各種迫切需要的信息服務,使其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遵民.現代國際終身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持田榮一等.終身教育大全[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

[3]吳建中.21世紀圖書館新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4]趙中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發展的研究熱點[G].1999

[5]王世偉.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理由[J].圖書館論壇,200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鸡泽县| 永昌县| 玉溪市| 陈巴尔虎旗| 忻城县| 昌乐县| 陇南市| 宁安市| 竹山县| 宁南县| 舟曲县| 望都县| 金山区| 平邑县| 喜德县| 赤水市| 新兴县| 仁化县| 沁源县| 图们市| 绍兴市| 开封县| 杭锦旗| 陵川县| 汽车| 兴义市| 桓台县| 托克托县| 鄯善县| 噶尔县| 闽侯县| 衢州市| 昭平县| 南和县| 平度市| 徐水县| 张家界市| 原平市| 临邑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