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病房用藥管理

一、病房藥品管理制度

1.病房內所有基數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內基數藥品應指定專人管理,負責領藥、退藥和保管工作。每半月清點檢查藥品1次,防止積壓、變質,如發現有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時,立即停止使用按規定處理,對近期即將過期藥品應進行標識。每次檢查情況均應記錄在《藥品檢查記錄本》上并簽全名。護士長每月檢查1次并記錄。

3.注射藥、內服藥、外用藥、消毒劑分開放置,并有醒目標識。

4.搶救藥品必須放置在搶救車內,定量、定位放置,標簽清楚,(口服藥藍色標簽,外用藥紅色標簽),每天檢查,保證隨時急用。

5.特殊及貴重藥品應注明床號、姓名,單獨存放并加鎖。

6.高濃度電解質制劑(氯化鉀、10%氯化鈉等)、肌肉松弛劑、細胞毒性等高危藥品應單獨存放,有醒目標識。

7.需要冷藏的藥品(如:冰干血漿、白蛋白、胰島素等)要放在冰箱內,以免影響藥效。

8.患者的藥物專藥專用,停藥后及時退藥。

9.病房毒、麻藥品管理要求:詳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制度》。

二、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保證正常醫療工作需要,根據《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2號),特制訂本規定。

1.病區應建立由護士長負責的麻醉、精神藥品管理小組,并指定專職人員負責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日常管理工作。

2.定期組織檢查麻醉、第一類精神藥品使用管理情況,每周1次,并有記錄。

3.病房麻醉藥品及第一類精神藥品應設專柜、專鎖存放。

4.建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使用登記本,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數,每班交接班,交接雙方用正楷字簽全名,對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實行批號管理和追蹤。

5.患者需使用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時,必須由醫師開醫囑及專用處方(包括PRN醫囑),方可給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再次領藥時,將空安瓿與處方一起交藥房實行一對一的發放。

6.發現下列情況,應立即向醫務科、護理部、藥學部、保衛科報告。

(1)在儲存、保管過程中發現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丟失或者被盜、被搶的。

(2)發現騙取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的。病房毒、麻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三、藥物不良反應防范措施

1.在給藥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要掌握常用藥物的療效及副反應、配伍禁忌,還要觀察新藥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個體差異、過敏反應、藥物外觀質量、有效期等。

2.組織臨床護理人員進行用藥相關知識培訓。開展用藥咨詢、建立護理用藥管理制度。

3.規范臨床用藥操作流程,加強質量監控,患者用藥一旦發生不良反應,由當班護士和醫師立即組織救治,并報告護士長及科主任,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立即上報相關部門。

四、輸注藥物安全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執行醫囑發現疑問應主動與醫師核查。

2.執行注射劑醫囑時,根據配伍禁忌認真核對,確保藥物安全注射,輸注藥物應現配現用。

3.根據患者病情及藥物作用,科學調節靜脈輸液速度,加強巡視,預防輸液反應。

4.嚴格執行藥物觀察制度,發現藥物不良反應及時按規定上報和處理。

五、輸注藥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

1.在新藥使用前,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全面了解新藥的特性,避免盲目配伍。

2.在不了解其他藥液對某藥的影響時,可將該藥單獨使用。

3.兩種濃度不同的藥物配伍時,應先加濃度高的藥物至輸液瓶中后加濃度低的藥物以減少發生反應的速度。兩種藥物混合時,1次只加一種藥物到輸液瓶,待混合均勻后液體外觀無異常變化再加另一種藥物。

4.有色藥液應最后加入輸液瓶中,以避免瓶中有細小沉淀不易被發現。

5.嚴格執行注射器單用制度,以避免注射器內殘留藥液與所配制藥物之間產生配伍反應。

6.根據藥物性質選擇溶媒,避免發生理化反應。

7.要根據藥物的藥理性質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對存在配伍禁忌的兩組藥液,在使用時應間隔給藥,如需連續給藥,則在兩組藥液之間,應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過渡。

8.在更換液體時如發現輸液管內出現配伍反應時,應立即夾管,重新更換輸液器,再次檢查輸液瓶及輸液管內有無異常,在輸入液體時勤加巡視,觀察病人的反應,有無不適表現。

六、高危、重點藥物存儲、使用觀察及監測管理制度

為加強用藥監督管理,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根據《CHA患者安全目標》考核要求,經藥事管理委員會討論,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1.本規定所指高危、重點觀察藥品系高濃度電解質、肌肉松弛劑、細胞毒性藥品、心血管系統部分藥物等。具體品種見附件。

2.高危、重點觀察藥品在藥房存儲時標簽必須以紅色標記,注明“高危、重點觀察藥品”字樣,單獨存放。病房則應做到單獨存放,重點保管。

3.根據醫囑正確使用重點觀察的藥物。使用藥物前須反復核對無誤方可執行。

4.藥物使用期間認真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使用后的療效,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進行相關處理,并做好記錄。

5.做好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屬介紹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

6.醫務處將定期組織藥學部、門診部、護理部對高危、重點觀察藥品進行監察督導,并納入全面質量管理。

附:高危、重點觀察藥品目錄

續表

續表

七、重點藥物的觀察程序

八、藥物過敏試驗管理制度

1.為病人進行藥物治療前,應詳細詢問是否有該藥物過敏史,凡有過敏史者,禁忌做該藥物的過敏試驗。

2.做藥物過敏試驗前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為了防止發生過敏反應,治療盤內常規準備過敏試驗藥液外,還應準備藥物過敏急救盒:腎上腺素1支、2ml注射器1支、砂輪子1個。

3.過敏試驗藥液的配制、皮內注入劑量及試驗結果判斷均應按要求規范操作,皮試液必須應用原液進行配制,過敏試驗結果陽性者禁用,在該病人醫囑單、病歷夾及床頭卡上,注明過敏藥物名稱和過敏試驗陽性標志,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屬。

4.藥物過敏試驗陰性,第1次注射后觀察20~30分鐘,注意觀察病人有無過敏反應,以防發生遲發過敏反應。

5.抗生素類藥物應現配現用,以免使藥物效價降低,引起過敏反應,以影響治療效果。

6.凡經藥物過敏試驗后接受該藥物治療的病人,停藥3天以上、更換藥物或批號者,均需重做過敏試驗,方可再用藥。

九、輸血安全管理制度

1.輸血治療前,經管醫生必須與病人或家屬談話并簽訂輸血治療同意書。

2.嚴格執行《輸血查對制度》即“三查八對”(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和輸血裝置是否完好;核對床號、姓名、住院號、血瓶(袋)號、血型、血交叉結果、血液種類和血量)。對于第1次輸血的病人,應認真查對血型,輸血核對必須雙人核對。

3.血液取回后在室溫下放置20~30分鐘后及時輸入。

4.輸血中要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注意有無輸血反應。如發現不良反應立即停止輸血,報告醫生及時配合處理,并做好搶救準備;同時查明發生輸血反應的原因,將原袋余血妥善保管以便備查。

5.護士還應將與輸血有關的化驗單存入病歷,尤其是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輸血同意書放入病歷做永久保存。同時詳細記錄有無輸血反應等情況。

十、急救藥品、物品管理制度

1.急救藥品、物品由專人請領、保養及保管。

2.搶救車清潔、規范、整齊,一次性物品無過期現象。

3.搶救儀器專人管理,定期保養,每周清潔、檢查并有記錄。

4.急救物品齊全,保證處于良好狀態,每天清點有記錄。

5.搶救藥品保證基數,標簽清晰,無過期,用后及時補充,每天清點有記錄。

6.搶救物品如:舌鉗、開口器等用后需高壓滅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花垣县| 威宁| 女性| 洪雅县| 乌兰浩特市| 定兴县| 荔波县| 东阿县| 峨边| 汝城县| 佛教| 临沭县| 裕民县| 濉溪县| 夏邑县| 天镇县| 泸定县| 阜城县| 兴宁市| 延边| 通州市| 禹州市| 古丈县| 日喀则市| 巴彦县| 常宁市| 东兴市| 万州区| 哈尔滨市| 宜川县| 昌都县| 都匀市| 瑞昌市| 马鞍山市| 伊川县| 仙居县| 普兰店市| 石楼县| 全椒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