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桑品種與桑苗繁殖

第一節 桑品種

一、桑樹品種主要評價指標

桑樹品種的主要評價指標有桑葉產量、品質和抗性。優良桑品種應具有葉質好,產葉量高,抗病性較強,農藝性狀好,適合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環境等特點。桑樹和其他農作物一樣,有地區適應性和時間的變遷性,其優良特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一地區種植桑品種時,應選定幾個主栽品種,并配合若干輔栽品種。

(1)產量。豐產桑品種一般具有長勢旺、發條數多、枝條長,發芽率高、生長芽多、節間密,葉片大而厚、花果少等優良性狀。

(2)葉質。桑葉品質,直接影響到家蠶的體質。優良桑葉是指桑葉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高,適合蠶體生長發育的需要,能獲得高產、優質的蠶繭,即等量的桑葉飼養同品種數量的蠶,萬頭蠶產繭量、萬頭蠶產繭層量和50kg桑葉的產繭量要高。葉質的優劣可通過養蠶鑒定及桑葉的營養成分分析來判斷。

(3)農藝性狀。優良桑品種要求枝條直立,田間管理方便,桑葉采摘容易等。

(4)抗逆性。桑樹的抗逆性,主要是指抗病性和對不良環境的適應性。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同,病害發生情況也不同,對桑品種抗逆性的要求應有所側重。優良桑品種須適合當地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對當地的主要病害有較強的抗性,有的桑樹優良品種對一些蟲害也有一定的抗性。

二、適應湖北地區栽植的桑樹品種

不同的桑樹品種有各自的生長特性和對土壤質地、氣候條件等不同的適應性,因此,要根據當地條件選栽適合的桑品種。我國已選育出了眾多優良的桑品種,現介紹適應湖北地區推廣的主要優良桑品種。

1.湖桑32號

本品種又名荷葉白、尖頭荷葉白、蹺腳荷葉白,分布于全國各大蠶區,是推廣面積最大的桑樹品種。

特征特性:樹型開展,發條數多,枝條粗而彎曲,臥伏枝、側枝較多。皮黃褐色,節形微曲。冬芽正三角形,黃褐色,貼生,副芽小而少。葉長心臟形,呈漩渦形扭轉,翠綠色。葉片較厚,葉面光滑稍皺,光澤較強。雌雄同株,雌花無花柱,葚少,紫黑色。長江中下游地區發芽期3月底至4月初,開葉期4月中旬,發芽率75%左右,是晚熟品種,畝產葉量在2000kg左右(1畝=667m2)。秋葉硬化遲,葉質較優,抗黃化型萎縮病弱,抗細菌病中等。耐寒、耐旱、耐鹽堿,適應性廣。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距離宜稍稀,宜養成低、中干樹形。發芽與葉片成熟遲,宜于早熟品種搭配栽植。夏伐后及時疏去止芯芽,減少臥伏枝,便于桑園管理。適應性廣,各地均可種植,不宜在桑黃化型萎縮病疫區栽植。

2.湖桑35號

本品種又名桐鄉青、白皮湖桑、青皮湖桑、葉眼青、牛舌頭桑等。全國各蠶區均有栽植,面積略少于湖桑32號。

特征特性:樹形挺直,發條數中等,枝條粗直而長,上下端粗細開差較少,皮色青灰帶黃,節形直,節距稍長。冬芽長三角形,黃褐色,貼生,副芽大而多。葉卵圓形,稍呈漩渦扭轉,墨綠色。葉片厚,葉面光滑,光澤強。開雌雄花,葚紫黑色。發芽期與開葉期較湖桑32號早1~2天,發芽率65%左右,是中熟品種,畝產葉量在2000kg左右。秋葉硬化稍早,葉質優,抗萎縮病強,抗細菌病弱。

栽培技術要點:由于春葉成熟快,可作春期稚蠶用桑。樹形直,枝條直立,適于密植和養成低、中干樹形,多留拳和條。秋葉硬化較快,要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采摘利用。不宜在細菌病疫區種植。

3.湖桑197號

在全國多數省份栽培,栽培面積與湖桑35號相當。

特征特性:樹形開展,發條數中等,枝條較直,側枝較少。皮色淡紫褐色,節形微曲。冬芽長三角形,紫褐色,貼生,副芽小而少。葉片長心臟形,深綠色,葉片前部稍向一側扭轉。葉片厚,葉片光滑,光澤較強。開雌花,葚小而少,紫黑色。長江中下游地區發芽期和開葉期較湖桑32號早,發芽率高,是中熟品種,畝產葉量1700kg以上。秋葉硬化較遲,葉質較優。抗旱、耐瘠性強,抗萎縮病較強,抗細菌病弱。

栽培技術要點:抗旱、耐瘠適應性強,不論平原、溪灘、海涂、丘陵均可種植。葉質優,養蠶成績好,適于蠶種場種植。不宜在細菌病疫區種植。

4.農桑12號

浙江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育成,在浙江、江西、安徽、山東、湖北、云南等省種植較多。

特征特性:樹形直立,樹冠緊湊。發條數多,枝條長而直,無側枝。皮色黃褐。冬芽長三角形,緊貼枝條,紫褐色,副芽大而多。葉心臟形,深綠色,葉面平而光滑,光澤較強,葉片向上斜生。開雌雄花,花穗均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發芽期3月20日左右,開葉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芽率在78%左右,是中熟品種,畝產葉量2600kg以上。秋葉封頂遲,硬化遲,葉質優。抗細菌病和黃化型萎縮病強,抗桑薊馬、紅蜘蛛、桑粉虱較強。

栽培技術要點:種植密度可適當密植,養成低、中干樹形,施肥要足,以充分發揮其高產性能。葉質優,養蠶制種成績好,適于蠶種場種植。發芽較早,剪取穗條宜于春節前完成。發根力強,可用扦插繁殖。抗病力較強,適應性廣,各地均可種植。注意防治小粒型菌核病,在斷枝病流行地區,第二年起就實行夏伐。

5.農桑14號

浙江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育成,在浙江、江西、安徽、山東、湖北、云南等省種植較多,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推品種之一。

特征特性:樹形直立稍開展,發條數多,枝條粗長而直,無側枝。皮色灰褐,枝條基部根源體突出明顯,節距3.7cm。冬芽正三角形,棕褐色,葉面平而光滑,光澤強,向上斜生。開雄花,花穗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發芽期3月20日前后,開葉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芽率近80%,是中熟品種,畝產葉量2700kg以上。秋葉封頂和硬化均較遲,葉質較優。抗細菌病和黃化型萎縮病較強,抗桑薊馬、桑粉虱、桑紅蜘蛛強。扦插成活率高,農藝性狀優良。

栽培技術要點:栽植距離宜稍密,養成低、中干樹形。施足肥料,以充分發揮其高產性能。發芽較早,剪取穗條宜于春節前進行。抗性較強,適應性廣,農藝性狀好,適合條桑收獲。發根力強,可用扦插繁殖。

6.育711

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育成。1995年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枝條粗長,直立,稍開展,節距3.2cm。皮色青灰,側枝少。冬芽三角形,較大,黃褐色,尖離,副芽小而少。成葉心臟形,稍波扭,葉色深綠,有光澤,葉尖銳頭,葉基心形,葉肉較厚,葉形較大,葉面光滑。開雌花,葚少而小。發芽較早,發芽率80%,中生中熟品種。生長較齊,產量較高,成林桑畝產2000kg,對細菌病抗性與荷葉白相仿,葉質較好。

栽培技術要點:畝栽800株左右,養成中、低干樹形。適于長江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種植。

7.鄂桑1號

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育成。三倍體桑品種。2003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樹形直立,樹冠較緊湊,枝葉生長快而旺盛,發條數較多,枝條長而直,上部易發側枝。節間3.5~5cm,葉序2/5或3/8。皮色紫灰,皮孔橢圓或圓形,灰白色,分布均勻。冬芽長三角形,紫紅色,貼生;副芽少而顯。成葉橢圓形,葉長20~25cm,葉幅18~22cm,葉色綠色,葉尖短尾狀,葉緣鋸齒狀,葉基淺心形,脈腋茸毛較密。開雌雄花,同株、同穗,雄花多、雌花少。武漢栽培,3月上中旬發芽,開葉期在3月下旬,桑葉成熟期在5月上旬,是早生早熟品種。畝產葉量達2300kg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可適當密植,每畝栽植800~1000株較宜,低中干養成。該品種發芽較早,冬季管理工作宜在12月底前完成;早春發芽前應及時重剪梢,夏伐桑園應適時疏芽;秋季養蠶時要注意分批采葉及利用側枝葉養蠶,以提高桑葉利用率和桑園通風透光性。

8.鄂桑2號

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育成。四倍體桑品種。2003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樹形開展,枝條粗長且直,節間3.1~4.2cm,葉序3/8,皮色淡紫褐色,皮孔大而少,橢圓形,灰白色。冬芽正三角形,紫褐色,芽尖稍離枝條,副芽多而明顯。成葉長心臟形,葉長28~31cm,葉幅24~27cm,葉色深綠,葉面較粗糙,光澤較弱,葉肉厚,葉尖短尾狀,葉緣鋸齒狀,葉基淺心形,脈腋茸毛較密。開雄花為主、極少雌花,花多。武漢栽培,發芽期在2月底至3月初,開葉期在3月15日左右,桑葉成熟期在5月初,秋葉硬化期在10月中旬,屬早生早熟品種。畝產葉量達3000kg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可適當密植,每畝栽植800~1000株較宜,低中干養成,養成期要適當多留支干。因葉片過大,枝條生長迅速,木栓化低,易下彎或被風折斷,為此,應適當延緩疏芽、增施磷鉀肥;該品種春季開花較多,枝條中下部三眼葉較多,每年9月份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生長,增強枝條充實度和春季重剪梢等。

9.湘7920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育成。1988年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6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樹形高大,枝條直立緊湊,皮色紫褐,皮孔粗大突出,側枝少,冬芽長三角形,鱗片呈淡褐色,成葉卵圓形,葉色翠綠,葉尖尾狀、葉基截形,開雌花,葚少。發芽比湖桑32號早5~7天,發芽率高,生長芽多,發芽率80%以上,生長芽30%以上,發條數多,枝條粗,生長勢旺,產葉量高,平均米條長春葉產量達200克,秋葉達150克,抗逆性強。

栽培技術要點:樹形高大,適宜養成高、中、低干多種樹型;屬早熟豐產型品種,適宜在肥水充足的洞庭湖地區及長江流域栽培;發條數多,芽葉生產茂密,應注意防治病蟲害;生長芽多,春季注意摘心,促進葉質成熟。

10.湘桑6號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育成。三倍體桑品種。

特征特性:樹形稍開展,枝條直立粗長,木質較疏松,上部有少量分枝,皮褐色;節間直,節距5.0cm,葉序2/5,皮孔粗大突出,橢圓形或線形;冬芽長三角形,褐色,貼生,副芽少;葉長心臟形,墨綠色,葉緣銳鋸齒,葉基截型,葉尖長尾狀,葉片大,葉長30.4cm,葉幅24.8cm,葉片厚,葉面微粗糙,光澤度較弱,上斜著生,葉背密被柔毛,葉柄粗短;開雄花。湖南省澧縣栽培,發芽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葉期3月中旬,發芽率80%,生長芽率30%,葉片成熟期4月底至5月上旬,葉片硬化期10月上中旬。屬早生早熟品種。中抗桑黃化型萎縮病,對桑薊馬、桑螟蟲的抗性強于湖桑32號,抗旱性中等,適應性強。

栽培技術要點:適應性強,在長江流域平湖區和山丘均適宜栽植;發條數中等,應適當密植,畝栽800~1000株為宜;生長勢旺,應確保充足肥水供應,注意氮、磷、鉀等配比施肥,木質疏松,適當增施P、K肥;生長快,枝條長,冬季宜留枝條1.2m水平剪梢。

11.大10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育成的果桑品種。

特征特性:樹形直立開展,枝條細長多側枝,發條數中等。皮淡褐色,節間直,節距較大,冬芽三角形,棕色,尖離,副芽大而多,成葉心臟形,較大,翠綠色,光澤暗。開雌花,無花柱,葚大而多,紫色,甜而無籽。發芽早,為早生早熟品種。果葉兩用,桑葉和桑果產量高,成林桑葚果產量可達1500kg,畝產桑葉1000kg以上。桑葚易感染菌核病,須加強防治。嫁接繁殖注意提早剪接穗。

栽培技術要點:以果用為主宜稀栽,畝栽500~600株,中干或中高干養成。長江中游4月底至5月上中旬收果后進行夏伐,促進多長橫枝,八、九月份要重施肥,氮、磷、鉀配合使用,提高桑果產量,秋季少采葉,否則影響次年產果量,冬季輕剪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长葛市| 平遥县| 改则县| 苏尼特右旗| 南郑县| 玉田县| 曲阜市| 五河县| 云梦县| 肇庆市| 泸水县| 汉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突泉县| 南京市| 龙井市| 大丰市| 山阴县| 疏勒县| 武穴市| 东兰县| 鄂尔多斯市| 海林市| 台江县| 临汾市| 从化市| 彭阳县| 淮滨县| 满城县| 阳谷县| 慈溪市| 兴义市| 精河县| 博野县| 石首市| 龙游县| 徐闻县| 达孜县| 苗栗县|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