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高產栽培與加工技術:新農村書屋叢書
- 姚明華等
- 1390字
- 2019-01-10 18:52:59
(二)選擇品種的原則
我國南北各地栽培辣椒比較普遍。近些年,在生產上推廣使用的幾乎都是雜交品種,它們的抗病性、豐產性、商品性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各有所長。作為商品生產,選擇一個適宜的品種對生產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把選擇品種的一些原則簡單介紹如下:
1.要充分考慮到消費群體的食用習慣
由于各地的消費習慣不同,人們對辣椒的果形、辣味程度、果實色澤、果肉厚度等都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湖北、江西、江蘇等地多數人喜歡大果型的微辣椒,形狀是粗長馬嘴,皮薄;東北、華北等地的人,喜歡大果型的甜味椒;但是,近些年,稍帶微辣的尖椒越來越受到北方人的喜愛。但是同是微辣型的尖椒,在一些地方大羊角椒就比粗大牛角椒更受歡迎。而在東南沿海和港、澳地區,消費者更喜歡果肉厚、果個中等、光亮翠綠的甜味椒。所以生產者在選用品種時,必須注意到消費地大多數人的食用習慣。
2.要正確對待品種的豐產性
辣椒的豐產性直接關系到生產者的收入,在農產品短缺的年代,生產者往往特別看重品種的豐產性。但當農產品基本滿足之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辣椒商品質量,因此,生產者在選用品種時,首先必須注意到它的質量,然后再看它的產量表現,即要順應潮流把辣椒生產從“產量效益型”轉變為“質量效益型”。
選用品種還需要注意品種對栽培季節和栽培設施條件的適應性。有些品種在溫室大棚里可能是個豐產的好品種,但是在露地栽培時產量可能就很低。同樣,適于露地栽培的豐產品種,可能在保護地里由于植株長勢過于旺盛,造成嚴重落花落果而大面積減產。同是在保護地里栽培辣椒時,比如早春茬、延秋茬,它們對品種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必須因茬次而選用。另外,北方露地栽培的豐產品種,有的在南方地區可能因為不適應炎熱多雨的條件而減產。所以,選用品種時這些方面都應該考慮周全。
在栽培辣椒時,有經驗的農民往往使用上一年經過自己試種過的種子,同時把當年新買的種子進行小面積的試驗,并妥善保存,這樣可以避免大的失誤。
3.特別注意品種的抗病性
由于辣椒連作,辣椒的病害日趨嚴重。選用抗病性好的品種,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也是進行無公害生產所要求的。辣椒的病害比較多,比如枯萎病、病毒病、青枯病、疫病、軟腐病、瘡痂病、日灼病等,到目前還沒有1個品種兼抗這多種病害。應該說,不同的品種對上述病害的抗性是有明顯差異的,必須根據不同栽培茬次發生的主導病害,選用對路品種。比如,塑料大中棚延秋栽培,其育苗時間正在炎熱多雨的7月份,病毒病往往會導致栽培失敗,因此必須選用抗病毒病能力強的品種。
4.注意品種的耐熱性和耐寒能力
在湖北各地,大棚和露地早春辣椒栽培,要選擇耐冷性強和耐弱光的早熟品種;越夏和秋季栽培,要選擇耐熱性和抗病毒能力強的品種。由于湖北夏季炎熱多雨,夏季來得快,往往造成葉片脫落,落花、落果,植株早衰。
5.果實的耐貯和耐運輸性
目前建立辣椒生產基地,實行專業化生產,有的炎夏南運,有的隆冬北運,都對品種的耐運輸和耐貯藏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塑料大中棚的延秋辣椒,通常需要掛秧保鮮2個月以上,必須選用特別耐貯藏的品種;還有如湖北高山辣椒,采收后要裝箱運輸到全國各地,所選擇品種的耐貯和耐運輸性要強。
6.栽培設施及栽培季節
保護地設施栽培要求早熟、耐低溫、抗病、豐產的品種,宜選擇與之相應的品種,如洛椒98A 、楚椒808、福椒4號、湘早秀等品種;延秋后栽培及反季節栽培,宜選擇耐熱、抗病毒病、豐產性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