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善食致智

善食致智就是指給孩子吃什么以及怎樣吃,以達到健腦增智的目的。研究表明,飲食適當有助于提高智商。為了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正常發育,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就必須靠飲食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大腦獲得充足營養。為了“善食致智”,還要將有助于記憶的食品、有助事業成功的食品、能提高學習效率的食品以及有助于激發創造性的食品等適當地搭配著吃。比如胡蘿卜能提高記憶力,有加快大腦的新陳代謝作用,菠蘿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錳,也是提高記憶力的食品;辣椒的味道能刺激人體內的追求成功的激素,草莓能消除緊張情緒,讓人產生舒適感,藍莓富含花青素,多吃有助于提高記憶力;香蕉含有血清素,是人大腦產生成功意識所必需的。因此,適當吃這三種食品有助于人們事業成功。白菜能減少人的緊張情緒,使學習變得輕松(如在考試前);檸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故適當吃這兩種食品,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海蜇、蝦可為大腦提供營養,使人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洋蔥頭可消除過度緊張和心理疲勞,改善大腦的供氧,每天吃半個洋蔥頭便會起到這種作用;核桃是對付需要長時間集中精力的理想食品,所以,適當吃這兩種食品有助于集中精力。生姜能使人思路開闊,可向大腦供應更多的氧;荷蘭芹能激起人的靈感,刺激人的整個神經系統,產生富有創新的思想,所以,吃這兩種食品有助于激發人的創造性。玉米中富含的谷氨酸能促進腦細胞代謝,有一定健腦功能,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亞油酸對智力發育有益,等等。

為使孩子善食致智,應該補充足夠營養和消除飲食傷腦等。

①補充足夠營養

《大腦飲食學》一書的作者瑪麗·布爾證實,大腦需要“吃”某些食物才能盡其能力地運轉。因此,要做到“善食致智”,就必須給孩子的大腦補充足夠的營養。

(1)注意胎兒營養:孕婦的合理飲食結構,對胎兒的腦神經細胞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英國對513名孕婦調查后發現,在妊娠頭3個月,孕婦的膳食比其后6個月更為重要,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孕婦在妊娠頭3個月攝入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鐵、鎂、鋅、碘不足,就會使新生兒體重較輕,頭圍小于23厘米。日本營養學家阪野節夫建議,在孕婦的飲食結構中除有足量的蛋白質、脂肪外,還應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以及海帶、紫菜、發菜等,并吃適量的粗糧等,以促進胎兒腦細胞發育及其整體生長。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宣布了在面包、面粉、玉米面、淀粉、通心粉和面條等中加入適量的葉酸,給孕婦食用可降低產下脊柱裂和無腦畸形嬰兒的危險。

(2)保證足夠養分:人的大腦只有1400多克重,但每天要“消耗”人體吸取總熱量的20%。如果人體發生必需營養素的缺乏,就會很快在智力上引起反應。許多實驗證實,在青春期的長期營養不良與智力測驗的不良結果(如記憶費勁、觀察能力差)之間存在著聯系。因此,父母必須給予孩子營養結構合理的飲食,以保證孩子的大腦生長發育和保持良好狀態,有足夠的營養成分。

(3)要食用慢性糖:糖是構成神經元的碳水化合物。大腦的正常運轉需要葡萄糖。每小時要消耗4~5克葡萄糖,相當于一塊糖、幾個栗子或10克面包的糖量。但是,糖不能多吃!最佳的糖是所謂慢性糖,就是在消化過程中慢慢地釋放出來的糖。其優點是細水長流,能持續不斷地供給大腦細胞。因此,父母不要給孩子吃較多的蔗糖或果糖,而要給孩子食用含淀粉的食物,如面包、面條、土豆、木薯粉和玉米粉等,以保證孩子大腦在生長發育中不斷地補充慢性糖。美國的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是腦能量的重要來源,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雖然可以幫助減肥,但會造成“記憶損失”,因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使為腦細胞提供動力的“燃料”減少了。

(4)供給必需脂肪酸:神經細胞膜主要由飲食提供的脂肪構成。大腦是脂肪集中之處,由脂肪構成的膜保護著神經細胞。研究表明,缺乏亞油酸和α- 亞麻酸,可引起大腦功能紊亂,智力和學習能力明顯減退。雖然,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但是,不能偏食植物油,因為植物油中富含的不飽和多烯酸,很容易自行氧化生成氧化物(自由基的一種)。如果長期偏食植物油,自由基就會在人體內大量積聚。在腦組織內形成自由基,會加速腦細胞萎縮,使智力減退。因此,應將兩份植物油與一份動物油混合食用。以保持體內脂肪營養物質的平衡,利于大腦的良好運轉。給孩子每天吃1~2個雞蛋,適量肝臟或豆制品等以及動植物混合油等以保證大腦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5)足量動物蛋白:動物蛋白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而氨基酸又是用來制造神經傳遞介質的。因此,兒童要吃魚、肉、蛋、雜碎、乳制品、牛腦、豬腦、羊腦等。以提供恰當比例的氨基酸、脂類和脂肪酸。由于豬肉等陸生動物肉、糧食、牛奶、蔬菜、水果和植物油等中幾乎都不含DHA,只有給孩子經常吃魚,才能有效地獲取DHA提高大腦中的DHA值,活化腦細胞,改善大腦功能,增強判斷力,提高學習能力、記憶力,保持旺盛精力和敏捷的思維,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6)補充維生素:沒有維生素,大腦就不能把食物變成能量。兒童大腦的某些畸形是母親在懷孕初期缺乏維生素造成的。人們必須食用含有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只有保證孩子獲得充足的維生素,才能使孩子健康地生長發育,保持良好的智力發育。

(7)適量微量元素:適量的微量元素對維持人體健康很重要,而過量或缺乏都對人體健康不利。缺鋅(鋅在糧食、肉、牡蠣和動物內臟等中含量較多)可使兒童患誦讀困難癥、降低學做某事的能力;缺鐵(哈貝、豬血、香腸、可可和酵母等中含量較多),可使大腦運轉速度減慢;缺銅(牛犢肝、羊肝、干果和蔬菜中含量較多),可使人的智力遲鈍;缺碘(紫菜、海帶和含碘鹽中含量較多)可使孩子智商降低,發生智力殘疾等。因此,應在孩子的膳食構成中,適量補充各種微量元素。

(8)合理補充水分:人體失水可以影響智力。在大腦的理想食譜中,每天應喝1500~2000毫升水。父母要注意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以防失水。英國的研究顯示,考試中喝水的學生考試成績更佳。

②消除飲食傷腦

由于飲食不當可以損害大腦,影響智力。因此,要做到善食致智,就必須消除飲食傷腦。主要的有以下的不當飲食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會損傷大腦,導致智力障礙。

(1)不平衡飲食:英國的研究發現,食品不均衡會導致智力障礙。對大腦發育起關鍵作用的ω-3脂肪酸缺乏與兒童的行為問題和成年人的抑郁癥有關。在人類飲食中有一種是以草為食的牛和禽類的肉中以及花椰菜和卷心菜中含有的ω-3脂肪酸;另一種是谷類和以谷類為食的動物的肉中含有的ω-6脂肪酸。在飲食中這兩種脂肪酸應是平衡的。然而,現在富含ω-6脂肪酸的食品越來越多,結果使飲食出現了嚴重和令人擔憂的不平衡。科學家們發現,飲食中ω-3脂肪酸低,ω-6脂肪酸高的孕婦,患抑郁癥的危險增加。她們的子女更有可能出現協調和行為問題,智商也低于同齡人。如果孕婦飲食中的ω-3脂肪酸低,孩子的脾氣會更加暴躁,會有更多的行為問題。研究表明,ω-6脂肪酸與ω-3脂肪酸的比例應該在1∶1至4∶1之間,這是以新鮮水果和蔬菜、魚、橄欖油和大蒜為主,以肉類為輔的地中海飲食的典型比例。而以谷類為主的飲食,ω-6脂肪酸與ω-3脂肪酸的比例則在11∶1和40∶1之間。應該鼓勵人們多吃魚和以草為食的動物。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到了6個月時仍在吃母乳,并且在15到24個月的時候有規律地進食豆類、奶酪、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物的兒童到8歲時的智商能高出2分。而那些在2歲前常吃餅干、巧克力、軟飲料和薯條的孩子到8歲時的智商則要低2分。可見嬰兒飲食結構不合理可影響智商。

(2)早餐可影響智力:英國的心理學博士戴維·本頓說:“早餐對大腦無異于一劑補藥,它能加深理解力,提高記憶力。”加拿大多倫多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吃過早餐的人能夠在記憶評分測試中獲得更高分數。吃過早餐的孩子在考試中發揮得更出色。研究表明,3歲前早餐喝粥的孩子與同齡孩子相比,在閱讀和解題考試中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可以提高他們上學后在校的考試成績。研究人員發現,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魚,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和拼寫能力。我國研究發現,讓零食變早餐會導致學生低血糖。營養專家認為,高中生早餐攝入量不用太多,但一定要保證營養豐富并可適當加餐,老師和家長應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早餐習慣。早餐,一般可喝一杯牛奶,或一杯含維生素C極豐富的果汁,或一碗小米粥,再加上幾片面包或燒餅,或饅頭、包子、吃點蔬菜等。

(3)拒絕主食: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米飯、面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將會使肌肉出現疲乏而無動力,血糖降低,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出現記憶與認知功能受損,對學習、思考力造成傷害,嚴重者會導致低血糖昏迷。

(4)貪吃影響智力:美國兒科專家研究發現,兒童長期吃得太多,會使性格變得急躁易怒,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長此以往會使大腦功能減弱,造成智力發育遲緩。又由于進食過多會加重大腦消化系統神經的負擔,使這部分神經長期處于興奮狀態,而使控制語言、記憶、思維等智力活動的神經處于抑制狀態,兒童就很難對新事物、新知識產生興趣。故有“傻吃”可致孩子“吃傻”的說法。然而,美國的一項研究卻表明饑餓會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讓人更聰明。

神經性貪食癥是一種嚴重的飲食紊亂現象,它會影響大腦的運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庆元县| 礼泉县| 开封县| 云龙县| 遵化市| 磐石市| 临泉县| 十堰市| 海阳市| 定陶县| 临桂县| 浦县| 衢州市| 北宁市| 盐城市| 正镶白旗| 伽师县| 深圳市| 蒙阴县| 渑池县| 武威市| 闽清县| 正蓝旗| 渝北区| 广德县| 邵武市| 肃南| 孝昌县| 左云县| 礼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皮县| 陆河县| 濮阳市| 阿尔山市| 湄潭县| 阜城县| 衡水市| 宜兰县| 唐海县|